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航海家股票软件和航海家炒股软件安卓版

2024-03-21 10:00分类:牛市操作 阅读:

前言:股票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股票解决了企业成立、壮大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推动着社会资本市场的繁荣。如今,A股总市值超过80万亿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二。美股总市值近60万亿美元,此外如香港、英国、日本、印度等市场也均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股票的起源则要追溯到17世纪的荷兰。

一、股票的起源在哪?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用以证明其在公司的股东权利和投资入股份额、并据以获得股利收入的有价证券。股票存在最大意义在于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也推动着社会资本市场的繁荣。如在A股市场,2023上半年,主板募资490.33亿元,创业板募资676.06亿元,科创板募资876.79亿元,北交所募资82.66亿元,合计募资超过2100亿元。

各上市板IPO募资情况(亿元)

截至目前,A股市场有5200多只股票,总市值超过80万亿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美股市场则超过5800只股票,总市值近60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股票市场。其他如香港、英国、日本、印度、加拿大等市场也均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若追溯股票的起源,则要说到荷兰。

A股市场概览

美国股票市场

1.1

股票因何诞生?

股票因何诞生?股票起源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首先得说一说始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1)大航海催生股票需求

15世纪是大航海时代(也称:地理大发现)最兴盛的时候,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人物是哥伦布(1452-1506年)和麦哲伦(1480—1521年),这两个人一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个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如果把大航海时代比喻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么哥伦布和麦哲伦就像马云、马化腾、乔布斯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风口”上的著名企业家,也是风险资本追逐的对象。

大航海时代

在那个年代,不仅仅只有哥伦布和麦哲伦这些大航海“企业家”,还有无数类似的普通航海家。这些人带着欧洲投资人的财富,经过大西洋到美洲,绕过印度洋到亚洲,一路上的很多国家都是落后于欧洲大陆,见到这些“西洋玩意儿”都愿意出高价买。

那个年代没有世界统一纸币美元,只有白银、黄金或者当地特产,比如:中国的瓷器、茶叶,在中国不值钱,所以卖给他们也是很便宜。这样一来随船带着的“西洋玩意儿”,比如:手表、钟、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可以高价卖出,再廉价买入类似中国的瓷器、茶叶,拿到欧洲又可以高价卖出,一次航海都是满船双向贸易,两头暴利,利润高达几百倍。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毫无疑问,航海的暴利足以让人疯狂,无数欧洲人争相远洋航海。但是无边无际的大洋非常凶险,出去的一部分船肯定船毁人亡,如麦哲伦出航时有270人,共5条船,但最后回来的仅有一条船18个人。但这阻止不了人类追求高额利润的欲望。著名小说《鲁宾逊漂流记》里面的鲁滨逊就是航海出事漂到了一个孤岛。可以说,航海这个生意,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

在当时,为了筹集远航资本和分摊风险,就出现了股份筹资,即在每次出航之前,寻找资金源,并形成按份入股的形态。航行结束后,将资本退给出资人,并将所获利润,按所出股金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是股票的最初形态,源自远洋航海筹资方式。但投资于单一的船只,容易出现血本无归的风险。后来更有聪明的人就想出了“妙招”,由一帮人共同投资很多“船队”,这样只要能回来一半船队,他们就能收回成本且还有利可图。而整个船队全军覆没的概率极小,这样一来就让脆弱的生意变得反脆弱了。共同投资很多“船队”这样的“妙招”,一下子让很多欧洲人都开始投资船队远洋航海的生意,但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了。

(2)现代股票起源——荷兰东印度公司

在荷兰,政府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整合了国内的航海贸易公司,1602年,荷兰在原有14家贸易商的基础上批准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1606年,东印度公司便发行股票,通过股票的发行,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将资产长期储存在公司中,循环使用,并不针对某次航海进行募资。因此,东印度公司始终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应对频繁的远航,滚动的资金为股东们带来巨额收益,形成良性循环。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成为现代股票的起源。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从组织结构来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配置与现代公司相同,董事会是最高领导层,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人董事会。标志着公司制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

1.2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

在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后,由于股东甚多,中途有急用钱的人肯定不少,所以出现了二级交易的需求,为股票提供交易的平台也应运而生。1609年,荷兰建立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股票开始可以任意转让,购买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公司的股东资格,享有股东权。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随后,阿姆斯特丹银行在荷兰诞生,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银行券成为全欧流行的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成为最受商人欢迎的支付方式,欧洲第一次出现纸币;1640年,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重金属贸易中心,此后,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国际汇率中心,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金融实力有效支持了17世纪荷兰的对外扩张,资金优势也迅速转化成为控制力,整个17世纪,荷兰商人可以通过银行改变贸易政策。在原始商业链条中,英、法、西班牙都被压制在荷兰的仓储位置,当时最大的利润环节几乎全部被荷兰商人控制。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于2000年9月和巴黎证券交易所、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合并,形成世界上第一个跨国境的泛欧交易所。

1.3为什么是荷兰?

荷兰的国土面积仅仅只有4.1万平方公里,但是这个国家在欧洲的能量曾经一度无人能及,曾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不可忽视的存在。

荷兰这片土地上一直有人定居,但是此前一直没有正式建立国家。哪怕最后在15世纪中期建立了国家,也没能逃离被殖民的命运,成为被西班牙压迫和统治的国家。不过就算低下了头颅,荷兰人也没有躲掉西班牙人的高压统治,甚至就连影响统治的新派也遭到铁血镇压。

而这样的针对,也让荷兰奋起反抗。就这样荷兰人搞起了持续80年的民族解放战争,直到17世纪中期,才将自己的国家主权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来。而这场独立战争的定义也非常有历史意义,它不同于其他的独立战争,还被赋予了资本主义革命取代封建统治的使命。

而且在独立战争期间,荷兰就成为欧洲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赋予了商人阶层此前未有的地位,甚至还为商人提供了政治地位。而荷兰的这种革命,也给荷兰的贸易和资本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西班牙人手中独立后,荷兰就像“开了挂”一样,迅速走上了经济发展的超快车道,甚至成为一独立就是强国的国家。依靠着繁荣的商业活动,独立后的荷兰迅速将贸易扩张到全球各地,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拥有的商船加起来也没有荷兰一个国家多。

而蓬勃发展的海上贸易,也让荷兰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海上马车夫”。不过不要以为荷兰只会贸易,在那个年代,没有军事实力想要进行正常的海上贸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荷兰贸易的背后,是荷兰无所不在的海上舰队。当时全世界各国拥有的船只大约只有两万艘左右,而荷兰作为一个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拥有了1.5万艘船只,占据了全球总和的75%。而这些船只可不仅仅只是商船,还有很多船只是战船,兼具防御和进攻,也使荷兰成为当时最大殖民国的资本之一。繁荣的商业,强大的军事实力,是现代股票诞生在荷兰的基础。

荷兰知名企业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来自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合并业务,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从此问世。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作为荷兰最大的工业公司,其在2012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位。

阿斯麦公司(ASML):公司于1984年在荷兰埃因霍温成立,1995年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半导体生产商,提供最先进的光刻机及相关服务。是目前全球最大市值的光刻机企业。

光刻机

二、有多少东印度公司?

2.1东印度“风”

我们之前说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发行现代股票的公司,可能有人要问,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历史书中提及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什么关系?其实,在当时,东印度公司并不止荷兰和英国有,法国、丹麦、葡萄牙、瑞典等国也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东印度公司?这还得从哥伦布说起,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以为自己到的是传说中的印度,就把美洲称为印度,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欧洲殖民者为了区分,就将南北美大陆间的群岛称为西印度群岛。同时将真正的印度和马来群岛称为东印度群岛。

而在17、18世纪时,西半球已被葡萄牙、西班牙掌控,荷兰、英国、法国等后起国家将争夺重心放在了东半球,东半球成为欧洲各国争夺对象,既然大家目标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将公司名也起的一样,于是乎就刮起了东印度风。

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1874年,共274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1799年,共197年)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年—1729年,共113年)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年—1633年,共5年,与西班牙合作)

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年—1794年,共130年)

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年—1813年,共82年)

奥地利东印度公司(1775年—1785年,共10年)

在众多东印度公司中,最强的两家莫过于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2.2英国东印度公司——富可成国

对历史上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用“富可敌国”的评价非但不是夸张,反而尤显不足。因为这家公司曾是一个大国的正式政府,掌握铸币权、谈判权、拥兵权、宣战权、税收权和殖民权等种种权力。极盛时,这家公司管辖的人口达数亿,掌握规模数以十万计的军队,主宰东方大国的命运长达百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

(1)公司源于强盗

16世纪中期英国崛起,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深知唯有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定的“教皇子午线”,才能在海上突飞猛进。于是,伊丽莎白一世一面派航海家探索新航路,一面签发著名的“私掠许可证”。

教皇子午线示意图

以弗朗西斯·德雷克为代表的英格兰海盗游弋在大洋之上,四处奉旨打劫西班牙等国的商船,所得赃物按比例由女王和海盗瓜分。据统计,在伊丽莎白一世的“黄金时代”,英国海盗劫掠所得高达1200万英镑,而17世纪末,英国的国民总收入才4300万英镑。1588,年西班牙出动庞大的“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以失败告终。英国人总算为自己扫清了障碍,开始以殖民征服者的身份踏上征途。

私掠许可证

17世纪第一年的最后一天,1600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女王正式批准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成立之初的公司名为“伦敦商人对东印度贸易公司”,伊丽莎白女王授予的东方贸易特许状为期15年,规定公司在非洲好望角以东享有贸易独占权,并赋予公司在好望角以东制定法律、受理行政和建立贸易据点的特权。

1601年,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从泰晤士河口首航东方。而公司开张的第一笔买卖,却是出航7个月后在非洲西海岸抢劫了一艘葡萄牙商船。1603年,船队历经两年半成功返回英国,完成了东印度公司第一次对东方贸易。从这时到161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共派出16支船队远航东方。除第4次遭遇风暴沉没,每次都给股东带来3倍以上利润。

(2)立足印度→主宰印度

161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模仿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单一航行的投资改为数次航行的合股投资。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近代性质的股份公司。1615年,东印度公司从莫卧儿帝国手里获取印度的贸易特许权。此后17世纪大部分时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专注于在印度东西沿海建立桥头堡,向周边扩展势力。1634年公司贸易扩展到印度次大陆东南部的孟加拉地区,1639年在孟加拉湾畔的马德拉斯建立了贸易据点。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的贸易据点已达数十处,并建立了一系列防御坚固的城堡要塞。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据领地、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及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东印度公司逐渐开启了对印度财富的“榨干性掠夺”。1680年,公司开始在印度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士兵从印度当地招募,由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这支公司的雇佣军名义上是为保护公司在印度的商业利益和雇员的人身安全,并为与公司合作的印度地方领主王公提供保护,实际成为后来英国统治印度的重要工具。

1687年,东印度公司将总部从苏拉特搬到孟买,今天印度大城市孟买的繁荣即由此而起。到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了一个“国家”的特质:它实际统治着孟加拉、马德拉斯和孟买,掌握着可怕的军事力量,殖民本性完全暴露。进入18世纪,此时荷兰已因三次“英荷战争”后陷入衰落,但法国的势力却到达了印度。从1746年到1763年,英法两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卡纳蒂克战争,英国东印度公司终于重创法国在印度南部的势力。随着法国人败退,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成为印度唯一的殖民者。彼时印度本国的莫卧儿皇帝已毫无实权,只是印度名义上的统治者。

(3)殖民掠夺和垄断鸦片

成为整个印度的主宰后,曾经以贸易为主业的东印度公司不再局限于城堡据点,而是扩大统治区域。东印度公司不断控制和征服印度各地,安置公司中意的土王领主和纳瓦布,再取得莫卧儿皇帝的敕令,使之合法化。土王领主和纳瓦布表面上掌握地方税务和军政,实际是公司掌握一切。所以,公司每年从印度各地的地租和税收中获得大笔利润。这时的东印度公司已经不再是一个商业公司,而是所谓“双重政府”模式下印度的真正统治者。一如后来的印度代理总督肖尔所言:“东印度公司既是印度的统治者,又是商人。以商人的身份出现时,他们就垄断贸易;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时,他们就攫取赋税。东印度公司用赋税购买印度货物的方式把赋税汇往英国。”

税收总额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公司要不断扩大土地占有,扩大田赋,扩大财政收入。公司统治印度东部不久就将田赋提高近一倍,造成连年饥荒,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据称饿死上千万人,约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公司意识到,如此暴力搜刮乃是竭泽而渔,所以要制度化。1793年公司在印度实行固定赋额制:土地集中在印度地主手中,公司与地主约定地租,双方结成共同压榨印度农民的联盟。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在18世纪,中国对鸦片的需求十分之高,而在1773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由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被禁止运送鸦片到中国,所以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尽管中国政府一直禁止鸦片入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烟,但公司仍从孟加拉透过贸易商和中介走私鸦片到中国广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达900吨。鸦片源源不绝的输入中国,使中英贸易形成了庞大的逆差,尽管中国输出茶叶、丝绸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在1838年,当时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禁烟与日后的销烟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最终使中国租借香港岛予英国。

(4)东印度公司倒塌

时至19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不再是17世纪初的东印度公司。公司早已从皇室眷顾,变为了国会操纵。公司既是商人又是统治者,掌握的军队从1757年的2000人猛增到1857年的20万人,庞大腐败的行政制度和职员的贪污自肥导致公司入不敷出,被迫向英国国会借款。英国国会趁机通过1773年管理法案,由政府任命总督坐镇公司加尔各答总部,管理英国在印度的所有领地。印度开始受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的双重统治。1784年印度法案,管理印度的实权从公司董事会转移到英国政府。紧接着英国国会于1813年和1833年两次颁布法案,强化对印统治,过度压榨却催生了1857年震撼世界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仅仅二十多天就蔓延印度全境。英国政府意识到:要维持和扩大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必须有一个更强力的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必须由英国政府直接领导。1858年英国国会通过《改进印度管理法》,正式规定东印度公司所属领土统归英国王室,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对印度的管理权统归印度事务大臣,全印总督和马德拉斯、孟买总督由英国国王任命,直接听从印度事务大臣的命令,印度事务大臣的任免则由内阁决定。一系列法案连缀,逐步实现了国家统管,印度真正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858年11月1日,在印度阿拉哈巴德举行交割仪式,全印总督坎宁勋爵宣读《告印度人民书》。同月,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王,标志着东印度公司的终结和英国对印度的全面统治。19世纪60年代,公司在印度的所有财产交付英国政府,公司仅协助英国政府从事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正式解散。

2.3荷兰东印度公司——国中之国

相对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商业组织。它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兰政府虽为第一大股东,但公司掌握在“17人董事会”手中。它还是世界上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巅峰时期市值将近8000万荷兰盾,相当于今天的8万亿美元!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BAT,在荷兰东印度公司面前都是浮云!

巅峰时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有五万多名员工,其中包括一万余名雇佣的军队。郑成功收复台湾打的荷兰殖民者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台湾总督揆一,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员工。从某种意义上说,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个真正代表全体荷兰人对外进行贸易和殖民的组织。它不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是属于国王的。

(1)起因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跟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望、以及香料所带来的财富有重要关系。香料主要是指胡椒、丁香、肉豆蔻、肉桂等热带植物,欧洲是不能种植的。香料不仅可以使食物更加美味,还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这尤其重要。

荷兰人航海家、商人霍特曼在1596年左右成功达到了印尼爪哇岛,这一路是艰辛万苦的,200多人的船员队伍只剩下了89人。而且也没有实现出发时预计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是空手而归,但这不妨碍首航的意义重大。荷兰人通过霍特曼的航行,知道了东方航路的可行性,以及东方蕴含的巨大价值。

不久之后,1598年阿姆斯特丹的欧德公司便开启了第二次东方远航,由荷兰贵族范·内克带队。这一路同样是十分凶险的,但结果不错——范·内克登陆爪哇后,便与万丹国苏丹签订了友好贸易的合约。当他们满载8艘船的香料抵达阿姆斯特丹港口时,立刻引起了举国轰动。欧德公司大赚了一笔,荷兰其他的远洋贸易公司都眼红了,个个摩拳擦掌、召集船员,发展东方航路。

(2)公司诞生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权一群英国商人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他们将以英国女王的名义进行对外贸易,或者说对外殖民。但当时的荷兰,远洋贸易公司之间恶性竞争,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恶意并购层出不穷,窝里斗的现象十分严重。

1602年,时任首相奥尔登将共和国七省代表和六大商会首脑齐聚一堂,签署了“联合东印度公司特许令”。这标志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选出17名执行董事,又被称为“十七绅士”,他们在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每年开两次会,以决定接下来半年的公司运作计划。如今这个小小会议室已成为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部分。

荷兰东印度公司开会的“十七绅士”

(3)“国中之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除独占印度洋区域内的航运和贸易外,还享有军事、铸币等国家赋予的种种权力,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但最初,在公司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赚钱。他们从荷兰本土运送黄金、白银到亚洲来做生意,长此以往导致本国金银储备量严重不足。本来是一个赚钱的生意,结果变成了自我消耗性的生意。

荷兰东印度公司1764年铜币

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痛定思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用爪哇和苏门答腊的香料换取印度生产的布料,或者用香料跟中国换取丝绸、茶叶、瓷器等等。接着把这些换来的布料、丝绸、瓷器等,去跟日本人或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换白银。这样一个以物易物的亚洲内循环贸易网络建立起来了,这个亚洲内循环贸易网所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短短数十年里迅速崛起。

亚洲的历史,特别是东南亚的历史,无法忽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存在,背后可能是丑恶的、血腥的掠夺也好,亦或是带给落后地区先进文明也好,荷兰东印度公司总是亚洲人回避的一段历史。那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辉煌的时代。1799年12月31日,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存在的最后一天,纵横200年的商业巨兽倒下了,至此之后世上再无荷兰东印度公司。

总结

为什么需要股票?股票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股票解决了企业成立、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推动着社会资本市场的繁荣。2023年上半年,企业在A股市场的募资额超过2100亿元。如今,A股总市值超过80万亿,位列全球第二。市值第一的美股市场总市值近60万亿美元。此外如香港、英国、日本、印度等市场也均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股票的起源则要追溯到17世纪的荷兰。

股票诞生于怎样的时代背景?15-17世纪是属于大航海的时代,股票的诞生正是来自于大航海时代的催化。在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带着欧洲投资人的财富,经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绕过印度洋到达亚洲,将随船带着的“西洋玩意儿”高价卖出,又廉价买入中国的瓷器、茶叶,印度的香料,拿到欧洲再以高价出售,一次成功的航海,利润可以高达数百倍。然而在当时,无边无际的大洋可以轻易覆没一只船队,让船队投资者血本无归。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开始共同投资很多船队,只要有一半的船能回来就有利可图。在此背景下,1602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1606年,公司发行股票,成为现代股票的起源。1609年,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在荷兰成立。

为什么是在荷兰?荷兰国土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但确曾称霸全球。为从西班牙手中夺回国家主权,1568年荷兰独立战争爆发。在独立战争期间,荷兰成为欧洲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赋予了商人阶层从未有过的政治地位,给荷兰的贸易和资本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16世纪时,荷兰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荷兰的商船吨位一度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几乎垄断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荷兰商船转运,经荷兰商人转手销售,阿姆斯特丹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荷兰也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作为最早开辟远洋航海的国家之一,还为保护和规范股票筹集资金形式,制定了相关法律,为股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什么不同?事实上,除了荷兰和英国,后来还有丹麦、葡萄牙、法国、瑞典等国均曾成立过东印度公司,但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间比荷兰更早,其于1600年末获得皇家特许状成立,这是一家富可成国的公司,曾是一个大国的正式政府,掌握铸币权、谈判权、拥兵权、宣战权、税收权和殖民权等种种权力。极盛时,这家公司管辖的人口达数亿,掌握规模数以十万计的军队,主宰东方大国的命运长达百年。

相较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商业组织,不像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属于国王的。它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巅峰时期市值将近8000万荷兰盾,相当于今天的8万亿美元。巅峰时期,这家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多名员工。从某种意义上说,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个代表全体荷兰人对外进行贸易和殖民的组织。


 

 

说到股市,我们第1个想到的就是美国纳斯达克,那么股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股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股票起源于15世纪荷兰,当时由于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兴起,当时海上贸易是一条致富道路,由此西方国家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远洋航海家,也让善于出海贸易和掠夺的西方国家富裕起来,那么想要组织远航贸易,就必须组建团队,组建团队需要巨额的资金,同时远航经常会遭到海洋飓风,敌对国抢劫,水手暴乱,传染病等风险,当时只有少数人拥有这样庞大的建队资金和这样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为了筹集远航资金和分担风险,就出现了股权投资,就是在每次出海之前众筹资金,也就是有钱都可以入股,等航行结束后再将这个资金退给出资人,并将获得利润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这就是股票最初的形态,它起源于远洋航海。后来政府为了保护和规范这种筹集资金形成,制定了相关法律,为股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所以筹集资金的方式从开始的每次远航回来就返还股东的投资并分配利润,改为了将资本留在公司内长期使用,从而产生了普通股制度,相应的形成了普通股票,那么初期股票的转让是相当不方便的,直到后来17世纪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股票开始可以任意转账购买了,购买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公司的股东资格,享有股东权。

那么股票虽然起源于荷兰,但在英国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原因在于第1次工业革命,1733年机械师凯俊发明了“飞梭”,织布的速度大大提高,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珠纺纱机” ,使纺织沙的效率提高了8倍,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1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以珍妮纺纱机和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揭开了第1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使得商品经济得以更快速的发展,为了解决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股份公司也相应的建立起来,在当时的英国建立股份公司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773年,英国第1家证券交易所在伦敦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成立,这其实是由150名债券交易商自发组成的一个认购俱乐部,在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认,他最初经营政府债券,最后扩展到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到19世纪中期,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证券市场也在英国兴起,虽然这个时候的股票市场还不成熟,也不十分正规,但却丝毫不影响其发挥自己的集资作用。

那么股票最后的完善源于美国,在第1次世界大战之前伦敦交易所是世界上的第一大交易所,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有80%是海外证券,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大企业股票的集中场所和世界性的海外投资中心,但经历了第1次世界大战,伦敦交易所的地位被纽约交易所超越,如果说第1次世界大战可能只是暂时影响伦敦交易所的地位,那么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伦敦交易所就很难再回到当初第一的位置。远离两次世界大战战区的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并主导重建了战后的世界格局,此后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英国移到了它曾经的殖民地——美国。那么美国股票市场起步的比较晚,但是由欧洲多个国家作为参考,所以发展起来很快,因为他不仅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还坐收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渔翁之力,在这一时期,美国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她有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自己的金融制度,也就是说在期间美国成立了证券法,主要规定了股票的发行制度,后来又颁布了证券交易法,用于解决股票交易问题 ,并依法成立了证券委员会,作为股票市场的主管机关。

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又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委员会,对一些小型创新进行政府扶持,这标志着政府对创新传播投资的认可,也是现代风险投资公认的起点,风险投资模式从此兴起。

风险投资简称风投,又译称为创业投资,主要是指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取得该公司股份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是私人股权投资的一种形式 ,之所以叫风险投资,是因为投资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给投资及其回报带来很大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都是投资给拥有高新技术的初创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这些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企业。

风投的基本原理是股生钱(股权融资),产融利益一体化,它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它就像马云和孙正义的逻辑,孙正义投资给了马云换取马云企业的所有权,这让他们两个直接从对立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风险共担,未来利润共享)。如果是孙正义借给马云钱,马云根本还不起,因为借钱是要还本金加利息的,利滚利,谁受得了呢,所以马云不敢借这个钱,创新也很难发生。而且因为互联网是寄生经济,他没有资产做抵押,没有资产抵押银行是不可能给贷款的。因此股权融资(风投)模式更具备优势。

风投模式的进化机制是从天使轮、a轮、b轮、c轮这样一轮一轮的推到股市上(美国纳斯达克)的,那么到了股市上就变成了全社会与其承担风险(全社会和产业资本利益一体化)。

为什么美国创新力强?因为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创新底层逻辑是:中国制造出口优势的产品赚美元,然后和央行兑换成人民币(因为美元在中国是不能花的),央行拿到这个美元以后,去美国买美国的国债,然后拿这个国债去抵押印基础货币,美国政府拿到了卖国债的钱后给老百姓发福利,老百姓拿这个福利(钱)到美国股市上去买创新股票,那么美国股市上不仅有美国的科技公司,同样有中国的科技公司以及其他国家的科技公司,就是各国的创新公司都到美国去上市了,上市干什么去呢?去卖股票(未来所有权)去了,也就是我们说的融资。然后中国科技公司拿到了卖股票的美元,又拿去跟央行兑换成人民币……,如此循环,基础货币就是这样产生的,全球所有国家出口都是这个逻辑,也是说美国政府通过卖国债的方式,把创新的义务分担给了全球,就是全世界都支持在美国上市的创新公司,这其实也是在支持本国的创新公司,因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全球各国都有。那么这种方式就保证了美国科技公司能够有很强的创新力,因为美国人民可以不断地接受美国政府的补贴,来买美国科技公司的创新股,所以保障了美国科技公司创新力很足,因为资金充足,这就是美国主导的创新逻辑,它实际上就是全球用产品去支持美国的创新,所以股权融资是一个好机制,这种机制降低了创新的门槛,提升了创新的自由度,人人都敢去创新,人人都愿意去创新,不怕失败,因为不用负债,而且有人共同承担风险。

原来银行和实体企业之间是有矛盾的,因为银行要吃贷款利息,所以你要有实力银行才会给你贷款,不然银行不给贷,所以银行和企业有矛盾,因为你好我就给你锦上添花,你差我就抽贷。过去尤其最近几年,很多中小型企业就是被银行抽贷搞死掉了,因为贷款就是这样,你经营好的时候,就给你贷款,你经营不好就抽贷,说难听一点的,就落井下石,把你整死,这也不能说是银行坏,他也没有办法,他要保障公众的资金安全,因为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贷款是银行的资产,假如资金收不回来银行就要破产,所以他就是你好的时候就给你锦上添花,你差的时候他就要抽贷,不然万一这个贷款收不回来银行就要亏损,因为他要给存款人利息,如果贷款收不回来了,那他拿什么给存款人利息呢,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如果存款人要银行将钱还给他,那么银行贷款出去收不回来,他就没有办法把这个钱给到存款人,所以为什么会有银行破产?就是因为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赖账坏账太多,银行没有钱给存款人,他只能破产。而风投消除了产业和金融的矛盾,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变成一家(共同体)。就如同马云和孙正义,他们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成一家了,所以马云不用给孙正义付贷款利息,马云就可以放心的去搞创新了。所以市场的选择后生是未来,事实胜于雄辩。全球最值钱的10家企业: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伯克希尔金融,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摩根大通1799年金融,强生1886年医疗,这些严格意义上讲,50%都是股生钱模式孵化出来的,按照非严格意义讲,70%都是股生钱模式孵化出来的。客观事实表明:商业银行已经失去投资未来的能力,或者说未来产业已经抛弃银行的债生钱模式,开始全面拥有股生钱模式。

为什么?因为①传统市场(工业时代),成本都是自己扛,比如厂房,机器,设备,人工等等一些费用都是生产者自己来扛,风险比较高,投资人或者商业银行都不愿意陪生产者一起承担风险。所以他的主流模式是你挣钱我就入伙,不挣钱我就撤资。不管是银行还是投资人都一样,所以它的整个经济循环:储蓄+工资=消费=企业营收=工资+利润,危机不断,但经济基本可以循环。但当城市化和工业化基本建设完成,工资一消费一企业营收一工资开始中断,经济开始出现问题。这就是城市化拐点是现代经济分水岭的根源。也就是实体市场的基本逻辑。

②互联网是寄生经济,比如开始的微软最早是寄生在 IBM(电脑)上 ,后来移动互联网寄生在手机和电脑上。也就是说互联网公司只提供了一个软件,硬件(手机、电脑)、数据和流量(内容以及充流量费用)都是用户提供的,因此刚性成本是用户承担。所以科技公司就像现金黑洞,他像一张大网一样罩住全国及全球各地的每一个角落挣钱。它像太阳一样往全国各地暴晒,晒到哪里哪里就被蒸发走。那么光蒸发不下雨,最后就变成了沙漠。经济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从宏观上看,风投投的是一毛(软件),个人和企业共10以上亿用户投的是九牛(智能手机、电脑和流量),如10亿用户10部手机平均每部手机2000块钱,一共就是20,000亿,而投资人只提供了一个软件,就把九牛变成了投资人跟创业者的所有物。所以从微观上看,我们感觉投资人是投天量的资金九牛(烧钱),傻,而个人和企业(用户)免费使用占便宜了,因为:①用户的硬件及流量是分布式的。②用户的休闲时间是娱乐(无价值)。因此从微观看和从宏观看,两个结果完全不同。因为实际上是用户投了九牛,所以风投愿意跟创新者一起免费去赚用户的九牛,不需要银行贷款,他们愿意去承担风险。这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基本没有风险 ,而且收益率高。因为刚性成本是用户承担,因此他们相当于是空手套白狼。所以大家就一蜂拥而上来抢九牛,开始烧钱,应用商店里的几百万款APP以及过去的百团大战、共享出行大战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给大家的错觉就是,他们投了九牛,烧钱,傻,实际他们就投了一毛。所以实际上最傻的是用户,因为用户每年免费投了20,000亿基础设施(智能手机、休闲时间和流量等)成本。因为用户免费投资,所以互联网公司才抢用户。

股生钱模式具有压倒性优势,为什么?我们就拿京东来讲,京东在2015年之前他可能一直都没有挣钱,而且一直在烧钱,一直在亏损,那为什么他还要继续经营呢?因为京东账上有很多钱,所以他不在乎,原因:①他可以压一些供货商的款,就是平台截留。②他不是靠贷款,而是靠融资(用股权换投资人的钱)。所以他没有债务,没有压力,因为投资人和他成为了一个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未来利润。而且他去上市以后还可以套现,虽然股票流动性不大,不像钱那么方便,但是可以卖掉,也就是钱到了京东手里,股票还在京东的手里。所以他手里管理了两份,一份是实际资产,一份是股票资产。如果缺钱,他就可以卖掉一些或者用股票去抵押融资。它不像传统企业去抵押贷款,直接负债,最后要还本金加利息。所以股生钱,天然有优势。因此京东虽然亏损,但一直在中国首富排行榜上。

为什么,原因是这个新的模式效率更高更有优势。如下图:

他融资第1轮是1,000万,第2轮是2,100万,第3轮是7,500万,第4轮是7,500万,第5轮是15亿美金,直到纳斯塔克又募集了17.8万亿美元。它是靠什么来兑换呢?企业的所有权(股权)来兑换的,所以他没有任何压力,因为是利益一体化了。这种方式传统企业根本就玩不起,因为传统企业要贷款投资,贷款要还本金加利息。而京东是靠股权融资,所以它的自由度更高,他更敢去冒险,所以京东赢了。因此在融资领域谁融到的钱最多谁就赢,如c2c领域,融资最多的是淘宝,开始孙正义给淘宝投了2,000万美元,后来雅虎又给淘宝投了10亿美元,所以淘宝赢了。 B2c领域,京东融到的钱最多,京东赢了。手机电商领域,拼多多融到的钱最多,拼多多赢了。共享出行,滴滴融到的钱最多,滴滴赢了。团购领域,美团融到的钱最多,美团赢了。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出现了一个确定性,谁融到的钱最多谁就赢。这就说明了实际上软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基本上都是烧钱做起来的,所以互联网强大不是靠技术而是靠用户。因此用户只要转变一下思维,用户就可以成为终极赢家。这就是整个市场进化的过程,他提高了创新的自由度,原来的贷款方式创新很难发生,因为失败了就得跳楼。而股权融资方式,让人人敢创新,人人愿意创新,但它的弊端是产生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以及垄断。

如何解决?有没有一种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以及垄断,又可以发挥股权融资的优势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民所(公)有制宪法),按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模式,每个方向只允许进入一个项目,全民(14亿人)自由参与,但每个人只能在每个项目投资一块钱,全民每天投资一块钱,整体每天是14亿元,这会颠覆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为什么?因为全民的智能手机和电脑是科技公司的基础设施,全民的休闲时间是科技公司劳动力(创造内容、启蒙AI、是卖家的管理者),全民的消费赋予科技公司征收分销佣金的权利。因此表面上是全民投资了14亿人民币,实际上则是全民隐形投资了智能化必要的三要素,智能手机、休闲时间和消费,这三者价值之和大于1000万亿,原因①未来20年全民必然会更换20多亿部手机和电脑,免费给移动互联网当做基础设施。②未来20年全民必然会消费800~1000万亿,让线上新零售平台获得约40~50万亿分销佣金。③未来20年,全民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会超过306,600亿小时。因此在全民的智能化三要素之上,全民每人只需追加一块钱投资,就可以建成一个公共市场。①公共市场承接每年40多万亿的消费,按5%的分销佣金计算,每天获利50多亿,每年获利2万亿,平台价值大于200万亿(价值=年利润x企业寿命.100年,甚至更多,因为公共市场稳定长久)。②利润再投资,依然创生消费者所有制企业,消费者所有制企业会给消费和技术装上眼睛(信息对称),精准配置市场资源(科学生产) ,零浪费,零重复,投资最少,收益最高,效率最高。这会碾压一切私有制企业,倒逼私有制企业向消费者投成,请求消费者收编,消费者完成对所有企业整合改造(留下最优企业。落后企业给他补贴关停),消费者控股80%,生产者持股20%。③消费者用股权抵押发行的储值就是钱,可以对冲历史债务,可以纳税,可以支持创新,可以给社会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共同富裕,可以补贴落后企业让他关停,彻底消灭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浪费,还环境绿水青山,投资降至最低,劳动时间也会随之下降至60%以上,收益提升至最高。⑦数据和技术共享,每个地区都可以像硅谷一样创新,各个地区获得平等发展权,效率达到最高,大学生因此获得金饭碗,人才回流农村,农村自然振兴。⑧群体开放式创新,激活社会智力,加速智能化发展普及应用,解放生产者,人类普享经济自由和时间自由(享受不劳而获)。⑨消费者所有制企业全球共享,人类构筑命运共同体,消灭战争。这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公务员炒股七项规定 公务员炒股处罚

下一篇:炒股成交量还有月成交量出现天量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