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炒股机器人教程和盈首ai炒股机器人全自动交易平台

2024-03-24 16:24分类:价值投资 阅读:

以上音频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以往每一轮牛市都会冒出一些号称是散户救星的“神人”。时代在进步,这一轮冒出来的“神人”是机器人。

近期,关于人工智能(AI)选股的神话不断在各种媒介上流传。有的宣称已经选出了东方通信这样的十倍大牛股,有的则号称每天都可以抓到涨停的股票,还有的表示可以准确诊断股票情况,判断K线阴阳。号称要帮投资者摆脱被割韭菜的命运,成为新版“散户救星”。

目前市面上很多标榜AI选股软件的价格基本上都在300-1000元不等。然而,在这种“普渡众生”的标签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利益链条。

有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报料称,所谓机器人选股,其实大多数仍是一种骗术。这些机器人炮制者有不少来自非法证券培训机构。过去几年,监管层面给予了这些机构严重打击,有些知名机构的负责人甚至已身陷囹圄。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机构不得不转向线上。在阿尔法狗虐遍围棋界之后,人工智能火了起来,这些机构也盯住了这块肥肉,并写了一些简单的软件,并将其包装成人工智能,号称机器人智能选股。

其实,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这些软件跟早年的市场的炒股软件并没太多区别,他们可能连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其效果也可想而知。所谓能捕十倍股,能抓每日涨停,还有判断大盘涨跌都是骗人的广告,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何必要靠卖软件为生。

为此,记者亦采访了一些在人工智能炒股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他们表示,人工智能首要的因素是人,其次才是算法和机器。如果开发者没有丰富的投资和赚钱经验,可能根本无法对机器进行有效的训练。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所谓的人工智能要么还处于初级的量化阶段,要么还是原来炒股软件的翻版,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散户救星变成了“机器人”

近期,不断有一些机构运用媒介的力量在推广所谓的人工智能炒股。他们声称运用华尔街最新顶级投资算法,生成具备深度学习和自我优化的量化智能投资系统。经测试,这种系统产生的股票池可以大幅跑赢众多公私募以及大盘。

有一些开发商还表示,他们的软件每天都可以抓到涨停板,也可诊断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判断涨跌。但有投资者告诉记者,在刚开始的接触这些系统的时候,的确偶尔会有一些不错的表现,但随着时间和行情的推进,软件的成功率会越来越低,很多时候还是看天吃饭,如果大盘好,选出来的股票也会相对比较好,反之则同样的差,跟数年之前市场上流行的那些炒股软件并无二致。

那么,这些软件究竟是些什么人打造出来的呢?

其实,这事可能还要从数年之前说起。在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年代,曾经产生了一群这样的人:

他们以炒股培训为生,自称是“散户救星”。他们一手收着培训费,一手卖着炒股软件、炒股教材,赚钱赚到手抽筋。当年有一位所谓的大师吴某,在深圳莲花山散步的过程当中,看着太阳冉冉升起,于是心念一动,发明了名噪一时的“太阳理论”,可见这个行业之荒唐。

这显然也是一种非法的营生,在监管部门的打击之下,这个行业慢慢走向衰落。然而,这个行业的门徒分布甚广,随着技术的发展,慢慢地开始有人由网下转向网上,由人工授课变身为机器人选股。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李先生早年也做过一段时间培训,对这个行当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他向记者透露,从做培训向“人工智能”转向虽然是这个行当的最佳选择,但其实这个行业具备人工智能知识储备的人非常少。他们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基本上跟传统软件差不多,只由原来的PC端转向了移动端而已。而所谓的捕捉十倍、每日抓涨停、股票诊断都是噱头,这一波行情还只有一只10倍股,那就是东方通信,怎么说都可以。而每日抓涨停这种“秀”并不是太难的事,在行情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给软件推送一只股票,然后后台通过各种资讯到处吹,再配合一部分资金拉升,基本上可以做到让意向客户“目送涨停”,诊断股票则跟电视股评差不了太多。

“要是真的效果很好,人家就留着自己用了,而不会花大力气推广,只用几百块就可以卖给你。”的确,目前市面上很多标榜AI选股软件的价格基本上都在300-1000元不等。

若开发者没挣过钱便不要指望机器

很多人都听说过,机器人理财、AI炒股是AI技术与金融结合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炒股就一定可以成功,2017年的时候,华尔街就出过一个炒股的“阿尔法狗”,其结果是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净值杀跌0.32%,而同期美股各大指数都有3%左右的涨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期,在接受券商中国独家专访时,天马资产董事长康晓阳表示,若想要机器替你赚钱,首先你自己要有过丰富的赚钱经历,“很简单的道理,开发一个动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如果没有外科医生的参与,这样的项目你敢投吗?”

康晓阳是一位比较资深的投资人,可以算得上深圳私募圈泰斗级的人物,也极有可能是国内私募圈第一位搞人工智能投资的人。早在10年之前,记者就跟踪过他的投资策略、思想和理念。大约是5年以前,他已经开始琢磨人工智能。

“我已经五年没有挣钱了,一直在鼓捣机器人炒股这事,现在也算有些成就。”据他介绍,针对不同的策略,目前他已开发出五六个机器人,而在这些机器人上面还有一个MASTER级的机器人,MASTER会根据下面机器人的表现调整操盘的资金比例。

康晓阳表示,人工智能的核心不是算法,而是怎样训练机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训练好机器,训练者本身必须有过丰富的赚钱经历,知道给机器喂什么数据,需要读取怎样的策略。训练机器人并让他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是人工智能。就像阿尔法狗,首先得教会他数目,才能有后来的无敌于天下。

康晓阳指出,在最初阶段不能把什么东西都交给机器、交给算法,那样极有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简单的算术平均。训练人工智能也需要大量时间,以事件驱动类型的智能机器为例,至少需要人工在电脑上判断1000万份以上新闻稿重要性与否,机器人才能逐渐掌握、学会判断,并给出相应结论。另外,人工智能的确具备反人性的特征,比如人在85块卖了五粮液,很少有人第二天会在86块买回来,但机器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人工智能不是量化亦非线性

为什么可以断定如今市面上流行的人工智能炒股软件大多数都是骗子呢?除了康晓阳说的开发者必须要有丰富的赚钱经历之外,可能还跟当下人工智能的技术有关。

有专业人士表示,在AI炒股这件事上,可以说人类的技术还在初级阶段,科技巨头和顶级学府研发的炒股机器人,放到模拟环境里基本都失败了。因为机器炒股的根本逻辑是利用增长曲线的马尔可夫性,推测股票未来的波动情况,但这种逻辑的基础是股票一定会有规律的连跌或连涨,但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机器选股在人工智能火热之前就流行很多年,是一种低劣骗术而已。

北京尚水智淘研究总监、人工智能方向的留美博士岳占峰告诉记者,目前,弱人工智能刚刚进入感知智能时代。现阶段的AI选股,实质上还是程序选股,即设置具体条件,用程序选出股票,并不是真正的AI技术,这种最多只能算初级的人工智能,简称“历史匹配”,其缺陷是历史在一定概率上并不会重演。人工智能是一个大的技术方向,每个人利用的方法并不一样,一般公认的AI技术都利用了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特征是数据增强分析,其特点是利用知识库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直接给用户提出策略建议。

弘哲集团投资总监周平是券商中国记者长期跟踪过的一位量化专家,他的五行量化系统有着非常神奇的精准确度,可以说他有扎实的人工智能基础。

近期记者在对他进行采访时,他表示,现在还是以自己敲代码为主,周边到是有一些朋友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发,现在机器还处于学习训练阶段。他认为,可以把量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量化选股和量化策略,第二是量化和程序化交易一体,第三个才是人工智能,也就是机器能够自己学习并自我进化。

他表示,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人工智能选股可能大部分还是处于第一或者第二阶段,也就是主观写好一些程序或者代码,让机器运行,然后美其名曰“人工智能”,但这些机器可能并不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他还表示,现在券商交易系统外部接入都还没有打开,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完全实现人工智能交易还存在一定难度。

人工智能并不等于投资神话,他可能会选出10倍牛股,也可能抓到一些涨停,但是这也只是偶尔事件。现阶段,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多地是用更短的时间实现投资人的投资思想,同时做一些反人性的工作。从具体情况来看,康晓阳也给记者展示了一下效果,机器人走出来的收益率曲线处于市场正常水平,而非神级表现,但这条收益率曲线回撤很小,这可能才是机器优于人类的地方。

百万用户都在看

这家大行要拿券商牌照?传闻又来!从银行、互联网巨头到外资,哪匹"狼"券业最忌惮?哪类券商最受冲击

好到目瞪口呆?3月金融数据沸腾市场,A股周末先行狂欢,机构高喊"股牛、房牛可期",看四大要点

被连夜约谈!开盘封死跌停!视觉中国被责令关闭网站全面整改,自家“黑洞”太深,视觉中国彻底激怒中国

重磅!科创板交易的"保护限价"要来了!通知透露三大关键信息,针对市价交易,是投资风控"保护伞"

银行资产质量最新扫描:2020年银行最"难过",三四线房价大概率下跌,下跌20-30%银行最难受

@33万从业人!券业正进行这样一场人才大战!去年行业流失逾11000人,经纪减员最多,这些条线却大力扩张

98家投行排名正式出炉!头部券商大秀"肌肉",股债承销双赢,马太效应已难逆转,小券商另谋逆袭空间

果然降薪!八成上市券商薪酬缩水,5家降幅超20%!广发4高管年薪超千万,国君一创逆市加薪两成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智能投顾,作为一项颇有噱头、倍显洋气的“黑科技”,从2016年在国内开始被熟知,到现在正像一场狂风,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波浪。智能投顾,是市场需求下的前沿理财工具,还是资本燥热中的投资噱头?我们走访了行业的参与者,试图可以窥见其中的冷静与燥热。

本文共计4209个字,阅读时间6分钟。

文 / 刘景丰

智能投顾正像一场狂风,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波浪。作为一项颇有噱头、倍显洋气的“黑科技”,智能投顾从2016年在国内开始被熟知,到现在正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创业公司争相抢滩的蓝海。就在6月下旬,工行与京东、农行与百度、中行与腾讯的携手拉开了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在金融领域合作的大幕,其中合作的重点就包含智能投顾等方向。

甚至美国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智能投顾市场总规模将达2.2万亿美元。而在中国,到2020年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预计超5万亿人民币。智能投顾,正迎来风口前的加速度。

尽管市场前景被如此看好,但是近日一份由国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ING荷兰国际集团给出的调查报告却给火热的智能投顾泼了一盆冷水:调查访问了15个欧美国家1500人,有91%的人表示不会让智能投顾独立管理自己的钱。

智能投顾,是市场需求下的前沿理财工具,还是资本燥热中的投资噱头?我们走访了行业的参与者,试图可以窥见其中的冷静与燥热。

资本抢滩下的“浑水摸鱼”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投顾(英文名:Robo-Advisor),它可以根据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收益目标以及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智能算法及投资组合的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投资参考和资产配置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智能理财的一种方式。

智能投顾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投顾行业,2014年在国内出现,2016年逐渐火热并受到资本追捧。到了今年,随着人工智能AI的火热,资本更是对智能投顾的热情有增无减。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仅近几个月就有多家智能投顾公司获得较大规模融资:3月15日,弥财获得Pre-A轮融资,数额未公布;同在3月,聚财猫获得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其中部分资金就用于完善智能投顾系统;4月11日,理财魔方完成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5月2日,飞蝉智投宣布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资本正在抢滩,入局者也在不断增加。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已有包括蓝海智投、因果树、宜信、拿铁财经、平安一账通、京东金融等50多家背景各异的公司推出智能投顾服务。除此之外,传统金融机构也带着资金和实力来到这片热土:招商银行推出摩羯智投,广发证券推出贝塔牛,兴业银行推出兴业智投。

参与者的增加,也让这个领域的水逐渐变浑。2017年3月,智能投顾平台望财被爆靠数据造假拉融资,投资方小村资本中枪。消息一出引起业内一片躁动,智能投顾,也并非全都是结结实实的“宝贝”。此外4月13日,山西证监局发布智能投顾风险提示公告,称理财魔方交易系统接入盈米财富基金的购买端口;拿铁理财除有机器人理财页面外,还出现了金融超市的页面,提供基金销售服务。然而这两家互联网平台并未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对资本而言,这其实就是“在浑水里摸鱼”,需要在浑浊的外表下,找到真正有价值、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又要避免碰到礁石。然而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又靠谱的智能投顾,似乎更难。记者在武圣北路一家银行门口采访一名来此做理财的中年男子,尽管对智能投顾“有所耳闻”,但他还是选择了银行理财顾问的方式,“总感觉把钱让机器去操作不放心,再就是万一出了问题钱没了找都没地儿找,还是人更靠谱一些。”

打败大众化人工投顾

就在数日前,一份由ING荷兰国际集团做的调查称,欧美九成以上个人信不过智能投顾。调查访问了15个欧美国家的1500人,有91%的人称不会让智能投顾独立管理运作;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机器做决定前经过人类客户经理同意的话,他们也愿意试一试。

这个观点遭到璇玑CEO郑毓栋的反驳。在他看来,九成人不接受智能投顾的调查数据与他接触的情况不相符,“我身边80%以上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非常有兴趣尝试智能投顾。”智能投顾作为一项科技产品,更容易被工程师、科技从业者认可。

反驳的另一个理由是,高盛、瑞银等欧美主流金融机构都进入智能投顾领域,智能投顾在美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如果智能投顾不被人们接受,主流金融机构是不会轻易入局的。”郑毓栋说。

在璇玑之前,郑毓栋曾是渣打银行投资策略及咨询总监,工作内容涉及人工投顾。传统人工投资顾问,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专户理财服务,从投资者教育、分析理财需求到解读投资管理报告、调整投资方案等贯穿全过程。“人工投顾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人文关怀,能够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另外在隐私安全上也有优势。”郑毓栋说。

然而除此之外,智能投顾的优势似乎更加明显。首先在对资产配置上,智能投顾可以把资产配置得足够分散,从而尽可能减少风险;其次智能投顾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不同市场、不同时间、不同个体情况给出合适的理财规划;此外,由于智能投顾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理财规划走,不会有感情波动,因此不会有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

在郑毓栋看来,智能投顾针对的人群既非资产在五六百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因为他们足以享受到“私人银行”的服务,也不是低资产的普通人,而是有一定资产但还没能享受专业理财服务的人群。“AlphaGo就是要挑战世界上最好的棋手,但是智能投顾不是。它只需要超过两个人,一个是投资者本人,另一个是投资者选择的大众化投资顾问,它没必要去挑战巴菲特。”

现实的投资数据也支持了他的观点。巨灵数据发布的《中国智能投顾行业2017年5月发展月报》中显示,选取的摩羯智投、金融界智能投顾、理财魔方、蛋卷基金等智能投顾平台的业绩,普遍好于上证综指和单只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实际上,现阶段的智能投顾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基本理财需求。“辩证的角度看,私人理财顾问所提供的与客户情感层面的交流,以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无法实现。”海鲸金融品牌总监陆离说。

做不到本土化就是找死

机构跃跃欲试,但是投资者并没有那么买账。虽然在整体数据上智能投顾的理性和数据分析战胜了人工投顾,而且国外的智能投顾正被普遍看好,但也有多位投资者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智能投顾的不满:“我在摩羯智投投了几万块钱,3个月亏了800块。”一位中证金融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近日的一次互联网理财与智能投顾的监管研讨会上称。

如此的言论并不只出自其一人。为什么在国外被叫好的智能投顾,在国内却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宠爱?几乎所有受访者均告诉新京报记者,真正能在中国市场生存的智能投顾,必须要进行本土化。

所谓的本土化,就是在引进国外智能投顾理念的同时,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变,使其适应国内的市场和用户习惯。

创新工场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总监申文超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智能投顾最初发源于美国,所以国内智能投顾创业者几乎都是参考美国智能投顾模式。

然而美国金融市场与中国情况差别很大。美国智能投顾的交易标的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主,目前其市场已有1600多只ETF;其次美国居民普遍有401K养老金账户,适合做智能投顾;另外美国个人有避税需求;还有美国金融资产交易量发达,每天有数亿、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规模,交易活跃且成本低。这些都是智能投顾滋生的土壤。

反观国内,可交易的ETF仅有130余只,整体规模较小、种类不全,可分散的风险有限;交易账户需要重新搭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程度相比较低;同时资产避税的需求较小。

基于这种情况,引入美国智能投顾的模式时就需要不断调整。ETF体量不够,要考虑寻找替代性投资产品;还要重新搭建账户体系,要修改交易逻辑。海外的智能投顾,整个组合偏离3%就面临调仓,但这个偏离度在国内很容易达到。“如果照搬国外模式就会天天调仓,客户资金在空转中度过,不但影响收益,而且会产生许多交易费用。”郑毓栋告诉新京报记者。

此外技术问题也是限制因素之一。尽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风头正热,但是并没有达到纯熟,尤其是国内的智能投顾历史较短,智能投顾创业公司还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完善。

能否做到本土化,是一个智能投顾项目在国内生存的关键。“我们在选择智能投顾项目时,首先就要看它能不能实现本土化,因为做不到本土化就没法儿活。”申文超称。

盈利困难,发展瓶颈待破

“智能投顾能够在国内产生,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的。”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左俊义如此认为。2015年中国股市暴跌散户受伤严重,尽管现在有些股票出现涨幅,但绝大多数还处于低谷,所以散户有理财需求;从产品来看,国内公募基金仓位高、波动大,私募基金虽然追求绝对收益但门槛太高,这种情况下智能投顾正好满足一些有一定资产实力用户的理财需求。

但是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受到很多普通用户的热捧。“智能投顾是一个新产品,需要市场教育,目前而言这还是个很大的瓶颈。所以璇玑在做智能投顾时,针对的是B端,从金融机构入手。”郑毓栋说。在他看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入手,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可。

璇玑选择从B端切入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智能投顾如果直接针对用户,会涉及许多问题。按照国内相关法律规定,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需要取得相关资质;而如果智能投顾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涉及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同样需要取得销售资格。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既做平台又要获取各种资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而且也几乎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对提供投资建议、针对C端做资产配置的智能投顾公司来说,合规性是个很大的考验。”郑毓栋说。

另外,盈利难也是国内智能投顾平台发展的瓶颈之一。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智能投顾盈利模式主要有3种:通过提供理财建议收取顾问费、管理费;代销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产品收取费用;输出技术收取技术服务费。

记者联系多家智能投顾平台,然而对平台是否达到盈利他们均显得比较敏感。业内人士分析,从这3种盈利模式看,短时间内都很难达到盈利,“一来智能投顾的基础搭建、技术投入比较高,二来现在用户量少。想实现盈利肯定需要积累到一定的用户量才行。”

“其实智能投顾的盈利模式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智能投顾的巨头,就算出现巨头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

“黄金时代”还需多久?

“当下来看,我感觉国内的智能投顾并不成熟。但长期来看是有前景的,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京北投资总裁罗明雄表示。

郑毓栋觉得,智能投顾的未来是针对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管理家庭财务的工具,“你的这一次投资对目前家庭财务起到什么样影响,未来会怎样影响家庭;整个家庭的财产是不是处在健康的状况,孩子还缺乏什么样的保险等。”

此时,智能投顾会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人们会普遍认可智能投顾的资产配置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房产不再成为人们投资的主流;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持续下行,并且出现一些固定收益产品刚性兑付被打破的事件,让大家觉得固定收益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当然这需要根据市场发展来决定,很难用具体的时间来断定。”郑毓栋说。

除了宏观市场上的改变,智能投顾还需要面对国内资本市场具体因素的不断改善。首先投资标的要不断丰富,ETF的数量要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其次投资市场要取得正收益。“目前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大宗商品,要么是熊市,要么是宽幅震荡市,这种情况下要想投资获取正收益挺难。”左俊义称。没有正收益,智能投顾怎么能保持住用户粘性?

从法律政策层面,智能投顾要实现比较好的发展,也需要相关的法律去规范和支持。“目前国内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智能投顾做一个规范。智能投顾仍然属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范,在没有新的法规出现之前,还是受到《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的监管。”尹振涛表示。

尽管对到来的具体时间难以断定,但是对智能投顾“黄金时代”的预期几乎成了业内人士的共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随着国内中等财富群体的大量增加,年轻群体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是智能投顾的用户,长远来看这也是在国内做智能投顾的优势。”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gta5怎么炒股票_微信怎么炒股票

下一篇:炒股最好的指标以及cr指标炒股的绝招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