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基因测序的原理(转基因概念股龙头)

2023-04-10 03:31分类:技术指标 阅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瑜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期,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布,这标志着生物经济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规划》指出,要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创新,明确鼓励探索第三代测序技术,将其作为有效补充,为二代测序范围外的复杂基因突变类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三代测序近年来热度颇高,已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关注,不少企业正积极布局。在二代测序已成红海的当下,大家开始向三代测序寻求答案。那么,这条探索之路应该如何走?

6月8日晚,贝瑞基因董事长、总经理高扬博士,PacBio太平洋生物科技总经理吴应光,兴业证券大健康研究中心总经理、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孙媛媛,易凯资本合伙人李钢做客华夏大健康™会客厅,共同探讨了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抢滩三代测序等前沿话题。此次会客厅由华夏时报社总编辑助理、大健康新闻部主任陈岩鹏主持。

三代测序具有高成长性

陈岩鹏:

三代测序是贝瑞基因布局的重点,在这个领域贝瑞基因非常有前瞻性,早在2019年就宣布与美国知名三代测序企业PacBio太平洋生物科技就第三代测序仪的开发及临床推广达成长期合作,双方联合开发第三代测序平台。那么高董您认为,贝瑞基因是因循怎样的思路和规划在布局三代测序,未来临床转化的发力点又是什么?

高扬:

我们布局三代基因测序领域,实际上经过了长期调研。我想说明的是,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不像其他领域是向下兼容,而是各有技术特点,互为补充。贝瑞基因长期从事罕见病和基因病的诊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基因病用一代、二代测序得不到有效解决,更别说性价比。因此我们下定决心,希望用这个世界上最成熟、最稳定的三代测序技术为临床带来更多的诊断方法。

我们在三代测序的布局实际上是科研先行、硬件提速、产品落地的状态。三代测序在科研领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有大量科研文献,在相关领域形成了技术层面的论证。贝瑞基因和PacBio研发的硬件平台,目前进入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在硬件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现在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我们观察到,中国临床市场对三代测序产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未来我们不仅要研发优质的产品,也要为中国人带来性价比更适宜的产品,我们有信心做好相当体量的基因病患者的筛查和诊断。

陈岩鹏:

PacBio太平洋生物科技是高质量测序的先进供应商。高保真长读长的三代测序,技术层面有其独特优势,那么生物经济时代,对于技术创新有了高维度要求,吴总您认为三代测序技术层面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吴应光:

三代基因测序非常独特,它读的很长,读的很准,它不仅能够解决诊断的问题,将来还会参与解决治疗问题(如基因治疗)。

2003年,科学家公布了当时被称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但其中有大约8%空白区域没有序列数据,这主要包括高度重复DNA片段的区域以及着丝粒等高GC含量的区域。

直到近20年后的2022年年4月,《科学》杂志连续发布6篇论文报告,公布了首个完整无间隙人类基因组序列,填补了近20年来缺失的“拼图”碎片,主要归功于三代测序技术的大幅发展。

三代测序技术也大幅提升了基因检测技术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罕见病诊断为例,常规的二代测序技术基本上只能够解释约33%的罕见病病例的致病机理,而PacBio与美国Children’s Hospital Mercy的合作揭示,PacBio的HiFi测序因为其SNV,Indel,SV,以及甲基化的出色表现,有望将这一百分比提升至67%。

陈岩鹏:

都说拥抱趋势才能赶上风口,作为二级市场的研究人士,孙总您如何看待三代测序整体市场在生物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孙媛媛:

我们投资领域确实非常关注三代基因测序,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资本涌入这个赛道。从二级市场维度来看,我认为测序板块具有很强的成长性,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这个赛道的成长性主要来自两点,首先它具有宽广的边界,这决定了其有一个长期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它属于密集创新,决定了它有较高的成长性和丰富的业态。未来一级市场也会有一大批测序项目涌进来,那时这个赛道会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资金支持。

目前,人类已经把测序的能力边界从核酸领域拓展到了蛋白质领域。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作为测序中的新兴细分领域,单分子测序的技术创新性更强,技术迭代速度更快,这个领域下游的关注度也非常高,未来在测序这个成长赛道中,大有可为。

从全球来看,三代测序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美金。而且目前三代测序仪的渗透率还仅在10%左右,我们认为未来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高。未来若干年,全球测序行业还将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此次贝瑞基因和PacBio太平洋生物科技合作的三代基因测序产品,是一个很好的临床转化的案例。

陈岩鹏:

目前三代基因测序炙手可热,未来市场上关于三代测序的投资并购也会越来越多,从专业的角度,李总,作为投资人的您觉得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优质的三代测序企业标的?

李钢:

我接触基因测序的时间还是蛮长的,我认为,一代、二代、三代测序,不像是笔记本的芯片,新一代出来就会把上一代完全迭代掉。

其实一代测序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很多。比如一代测序过程细致,质控环节多,不容易污染,测序结果也很直观。如果对二代测序结果有疑问,很多时候还会跟一代测序结果去比对。一代测序在某一些场景下还是金标准。但是一代测序,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耗时长、成本高,所以,后来二代测序慢慢崛起。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逐步走入大众视野,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以Roche公司的454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Hiseq技术和ABI公司的SOLiD技术为代表。第二代测序法首先要将DNA随机切割成小片段,然后在这些小片段分子的两端连接上接头(adapter)制成DNA测序文库。

与第一代测序仪的区别在于,第二代测序仪采用的是合成测序法,即边合成边测序,在通过聚合酶或连接酶不断地延伸引物获得模板序列的同时,对每一轮反应的结果进行荧光图像采集、分析,最后获得全序列的测序结果。测试速度快,成本低,并且保持了高准确性。当然二代测序仪也有其缺点,由于其将DNA切割成小片段后扩增读取的技术路线,测序的读长较短,而且在扩增过程中也会给测序带来各种误差。

第三代测序技术是指单分子测序技术。DNA测序时,不需要经过PCR扩增,实现了对每一条DNA分子的单独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也叫从头测序技术,即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原理主要分为两大技术阵营:

第一大阵营是单分子荧光测序,代表性的技术为美国螺旋生物(Helicos)的SMS技术和美国太平洋生物(Pacific Bioscience)的SMRT技术。

第二大阵营为纳米孔测序,代表性的公司为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

三代测序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做了统计,从2019年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规模以上的融资大概发生了24起,总额在120亿人民币上下,因此不管是从金额还是数量上,这三年里,三代基因测序领域的增长非常快。

测序仪国产化提速

陈岩鹏:

我们看到贝瑞基因正在和PacBio联合开发三代桌面测序仪,当下测序仪国产化的话题关注度很高,高董您觉得如何在生物经济时代进一步为测序仪的国产化提速?

高扬:

既然提到国产化,我认为前提是必须充分了解中国市场。

今年1月,我们与PacBio开始联合研发三代桌面测序仪。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中国的临床市场是多层次的,要用硬件、用适宜的试剂盒来满足多层次需求。我们经过调研得到一个结论:广大临床市场只需测序仪满足某几个固定方面的应用。比如,三代测序仪在临床主要是针对结构复杂的变异等,对测序量要求不大,但对测序质量、数据解读的直观性要求较高。另外,中国广大医院对于基因病的诊断能力依然在提高中,对桌面型测序仪有比较大的需求。等到三代桌面测序仪研发成功,会率先在中国市场以国产化的形式上市。

提升国产化进程,从贝瑞基因的策略来说,这个领域相对很新,临床转化上就全世界而言,我们都走在前列。我们选择最好的技术合作伙伴,定位研发适宜中国市场的硬件平台和试剂盒。只有满足中国临床需求,提升国产化的努力才会有回报。一旦满足了需求,三代基因测序市场,临床级别的增速将远远超过科研级别。希望未来在三代测序领域,我们能成为技术的开拓者、市场的推广者、硬件国产化的中坚力量、临床与患者之间的桥梁。

陈岩鹏: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吴总您认为三代测序仪未来的方向将是怎样,比如小而美是否会成为大潮流?

吴应光:

临床实践表明,三代测序可以提供一个更高的卫生经济学结果。就以贝瑞基因正在推进的第三代地中海贫血病基因检测为例,这是国内首个基于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检测产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临床测试显示,检出率几乎是100%,有很多一代或者二代都无法检测到的变异,都是三代测序检测出来的。

二代三代并不是完全迭代或者替代的过程,我认为三代的技术不会停留在小而美的阶段,因为它确实可以提供更多的回答,提供更高的卫生经济价值,它势必会到主流的应用上。

陈岩鹏:

三代测序因其特点,被视为打开大门的新钥匙,那么在孙总您看来,三代测序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鲶鱼效应”?

孙媛媛:

目前已经能够看到“鲶鱼效应”。就全球测序将近200亿美金的市场里,下游发展的速度高于上游,按照最新的数据测算,下游在市场里大概占到了七成。在下游市场中,临床端的市场增速高于科研端,测序下游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元,临床端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生殖健康,还有肿瘤、罕见病、代谢免疫等。而三代测序的一个能力特点就是和很多细分领域都有比较好的匹配度。未来,三代测序在下游细分领域的渗透值得期待。

陈岩鹏:

近年来,三代测序的市场热度越来越高,行业也需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李总您对政策层面有些怎样的建议?

李钢:

就监管政策而言,我觉得应该给这些科技属性的创新企业更宽松的环境。在对企业临床试验标准严格的基础上,给予企业在技术上、政策上甚至资金、上市等方面一定支持。

让技术更快地应用到临床

陈岩鹏 :

随着三代测序的飞速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家认为自己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都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高扬:

三代基因测序领域,目前来说,从科研到临床转化是趋势。贝瑞基因是长期在这个基因测序领域的临床应用方面转化和布局的企业,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抓住甚至是引领三代基因测序。

在临床转化的这个浪潮中,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三代测序技术的开拓者、市场的推广者和硬件国产化的中坚力量。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利用三代基因测序这个技术平台开发出大量的适宜中国市场的基因诊断和基因筛查的产品,贝瑞基因要做好临床和患者之间技术桥梁的这个角色。

吴应光:

PacBio从2019年推出高保真测序技术之后,我们的业务中心逐渐从传统的纯科研,特别是动植物领域转向人类医学健康领域。我认为,PacBio还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第一,现在人类基因组的相当多的参考基组或者各种数据、模型,基本上都还是建立在ngs二代测序的基础上的,随着完整人类参考基因组的建立,现在有很多类似于叫泛基因组,就是我们称作为疾病相关数据库的更新,会让我们下游的临床应用更加精准。第二,我觉得可以更多的参与到人类基因临床科研以及健康诊断行业中来,与贝瑞基因深度合作,能够让技术更快地应用到临床中。

孙媛媛:

从二级市场投研的角度,我们的使命是发掘优质的企业,跟优秀的企业一同成长,让企业的市场估值和企业价值匹配。

目前我们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团队,我们团队现在有20个人,团队里的博士也是在美国攻读相关测序专业。三代测序,是我们团队长期重点关注的方向,未来也希望可以承担企业和市场之间桥梁的作用,让更多的二级投资人去了解三代测序的潜力和价值。

李钢:

我们投行作为资本和实业企业中间的桥梁,拥有国内最大的医疗健康团队,有70多人,都是专注在医疗健康领域。大部分人有生物学、医学等专业背景。所以,我们希望借助我们对资本、对行业、对技术的熟悉,能够让资金、资本有效的实现配置,然后让这些有前景的技术、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得到尽快的发展壮大,为中国甚至全球的病患提供更多的新医疗技术和救治手段。

孙媛媛:

我们比较关注三代测序,下游的应用场景假设做一个排序,您觉得下一个场景会是哪些?

高扬:

三代测序首先是拿出来解决下游相对比较明确的一些基因病的筛查和诊断。未来的临床场景,我们是非常希望做到一个全基因病的筛查和未明确疾病的诊断。

吴应光:

除了讨论过的诊断外,我认为三代测序,在接下来的治疗,特别是基因治疗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前景。

陈岩鹏:

能否用一句话描述一下您心中三代测序技术的未来?您对它的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高扬:

三代基因测序为我们基因行业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我非常期待三代基因测序为全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答案。

吴应光:

因为三代测序是典型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所以它的速度其实非常之快,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够进一步有所突破。

孙媛媛:

希望三代测序,未来能够做到二代做不到的事,开拓出纯增量市场。

李钢:

我期待三代测序的技术也好,平台也好,能够更准、更快、更便宜。

最近,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改进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这种新方法,即终止子辅助固相互补DNA(cDNA)扩增和测序(TAS-Seq),使用简单的材料和设备,提供了比当前广泛使用的技术更精确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研究人员表示,新技术结合了遗传检测灵敏度、反应效率的稳健性和细胞组成的准确性等特性,使研究人员能够捕获重要的细胞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27日的《通讯生物学》杂志上。

单细胞RNA测序的出现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提供了一次研究数千个细胞内部工作的能力。但单细胞RNA测序方法在确定细胞成分方面,存在潜在的不准确性和低效的cDNA扩增。

新的TAS-Seq技术使用一种称为末端转移酶(TdT)的不依赖于模板的酶来进行cDNA扩增。但TdT很难处理。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小组利用双脱氧核苷酸磷酸(ddNTP)作为cDNA扩增反应的“终结者”,极大地降低了TdT反应的技术难度。

TAS-Seq还使用了基于纳米孔的单细胞RNA测序平台,该平台允许分离组织样本中的单个细胞,从而减少细胞采样偏差并提高细胞组成数据的准确性。

研究小组随后验证了TAS-Seq的效率,并将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细胞RNA测序技术、10X Chromium V2和Smart-seq2进行了比较,其中使用了小鼠和人类肺组织样本。他们发现,与主要的scRNA-seq平台相比,TAS-Seq不仅可检测到更多的整体基因,还可识别更多高度可变的基因。

领导该研究的七野诚之助理教授说:“我们发现TAS-Seq在基因检测灵敏度和基因丢失率方面可能优于10X Chromium V2和Smart-Seq2,这表明TAS-Seq可能是最灵敏的高通量scRNA方法之一。我们可更均匀地检测各种表达水平的基因,也可更有力地检测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基因。”

新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TAS-Seq不太容易受到批次效应的影响。TAS-Seq数据也与组织样本上的流式细胞仪数据高度相关,表明它可以生成高度准确的细胞组成数据。

谈到未来,七野诚之助理教授透露:“我们已经完成了TAS-Seq2的开发,这是对TAS-Seq的一个改进的、经过广泛优化的版本。在小鼠脾细胞中,Tas-seq2的基因检测灵敏度要高1.5到2倍。”

单细胞RNA测序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TAS-Seq和TAS-Seq2的开发将引领新的疾病治疗靶点的发现,并在同样依赖于固相cDNA合成的“空间转录学”领域取得进展。它还将加快单细胞组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人们对生物学和疾病发生发展原理的了解。

(实习记者张佳欣)

来源: 科技日报

昨晚《三体》开播,看了两集,对于一个把原著啃三遍的人来说,前两集十分贴近原著,毕竟名气这么大的ip,编剧再不识趣也不至于胡乱改编。

至于标题所言,周日文章提到了两个潜在的机会,今天两个都上了,韦尔没意外,低位利空就是利空出尽,不过这里只能博弈短线,整体还是磨底过程中,毕竟后面还有年报雷的考验,消费电子行业真正的起涨点应该在4月底。

转基因这边龙头股正好叠加了猪肉和转基因种子,所以早盘直接就把手里原来的猪肉仓位做了切换,但是转基因今天走的并不理想,拖累了今天的收益,但是这个逻辑相对来说有很大价值,明天生育养老方面的仓位出掉,我就准备继续加仓猪肉和转基因种子。

拉比的爆量四板有些出乎意料,早晨集合竞价开始的时候,拉比被30万手大单顶住一字,本以为稳了,上个厕所的功夫,竞价差点翻绿,好在盘中一直没有砸死,巨量换手之后,又被顶上涨停,这个四连板是目前市场最高板了,我隐隐感觉一场切换即将上演。

这段时间内资过年休息,外资爆买千亿,上周五单日净买入一百多亿,今天又是净买入一百多亿,这种情况往往临近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外资推起来的金融、白水等短期涨幅巨大了,不管是指数还是这些板块都到强压力位了,这个时候,指数可能要踩一踩,但是盘面题材股可能会重新活跃,至于题材方向,暂时看看拉比明天会不会继续高歌猛进,猪肉和农业转基因向来是逆指数的行业,指数若开始盘整,不排除他们会越走越强!

 

 

文|新消费财研社

 

 

日前,粮油龙头金龙鱼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前三季度金龙鱼毛利率下滑明显,延续了“增收不增利”态势。

 

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2021年到2022年,金龙鱼的营收和净利润下滑态势明显尤其是净利润数据,在2022一季度的降幅达到了九成以上,到了二三季度也未能同比止跌。

 

事实上,在中国食用油市场上占据重要席位的金龙鱼,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外资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与福临门、鲁花等国产品牌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因此,上市后金龙鱼一度受到资本的追捧,股价最高的时候甚至突破了100元/股,因此有了“油茅”之称。但由于业绩不及预期,如今的股价已经腰斩,市值蒸发超5300亿,“油茅”光彩不再。

 

 

 

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1.6亿元

 

2022以来,面对市场形势和消费形势的变化,金龙鱼也无法“独善其身”。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1878.4亿元,同比增长15.43%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减少36.07%扣非净利润为22.59亿元,同比减少45.66%,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从单季度数据看,今年三季度金龙鱼营业总收入683.57亿元,同比上升14.89%,归母净利润3.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108亿元同比下降46.93%。而非扣净利润为-1.64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167.35%,是过去7个季度里下滑最严重的一期。

 

随着利润缩水,金龙鱼的利润率也进一步下滑。金龙鱼三季报销售毛利率为5.89%,较去年同期低了2.68个百分点,同比减少32.71%毛利率下滑明显。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金龙鱼的销售净利率为1.31%,较去年同期降低1.16个百分点同比减少47.18%。

 

金龙鱼表示,三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随着养殖行业饲料需求回升,公司饲料原料的销量有所增加,但是公司主要原材料大豆、棕榈油成本仍处于高位,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利润同比下滑,除此之外,还提到了国内疫情的反复、经济疲软、消费不振,以及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因素

 

为了应对公司增收不增利情况,金龙鱼董事兼总裁穆彦魁曾在2021年业绩会上明确表示,“2022年上半年已调过两次价格,面对国际食用油大涨环境,近期还在考虑第三次调价。”

 

事实上,在2021年,金龙鱼就上调了部分厨房食品售价,但是从业绩看,该举措的提振效果并未显现。

 

另外,穆彦魁还表示“截至目前,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2022年一季度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原因利润受到影响,二季度通过提价、降本增效等措施,经营业绩会有很大改善。”

 

不过就三季度财报看,金龙鱼的业绩并未明显改善,穆彦魁的预期没能实现。

 

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金龙鱼的规模属于重资产,管理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涨价对整体利润并没有太多帮扶作用。再加上涨价幅度并不大,可以看到金龙鱼整体的利润率是低于行业水平的。

 

 

发力预制菜赛道

但成效暂未显现

 

公开资料显示,金龙鱼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丰苑”“金味”“锐龙”“洁劲100”等品牌。其中,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等属于中高端产品。

 

可以看到,金龙鱼的产品涵盖食用油、大米、面粉及挂面、调味品、食品原辅料等家庭及工业用厨房食品;豆粕、麸皮、米糠粕等饲料原料;以棕榈油等油脂为原料生产的油脂基础化学品、油脂衍生化学品、营养品、日化用品等油脂科技产品。

 

以2021年为例,金龙鱼来自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和其他的收入各自约为1419.79亿元、825.15亿和17.32亿元,毛利率各在8.3%、7.41%和35%左右,三者的毛利率都在下滑之中。

 

 

 

因此,在粮油生意之外,金龙鱼也在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将目光放在预制菜赛道。

 

2021年9月,金龙鱼成立了央厨食品事业部,希望从米面油等基础产品逐步向调味品、预制菜业务延伸。不过调研信息显示,公司第一个央厨项目,目前产能仍处于爬坡期,短期内难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

 

今年3月,金龙鱼首个建成的央厨园区杭州央厨落地,而该园区会成为明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果蔬加工中心。此外,金龙鱼于重庆、廊坊、西安的央厨项目预计也将于今年投产,在广州、天津、郑州、太原等20多个城市也已确定建设央厨项目。

 

金龙鱼表示,中央厨房将为公司厨房食品提供新的销售渠道,并有望提升厨房食品板块利润率,未来央厨下游业务发展起来后,有望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整体业绩的影响。

 

不过,金龙鱼也曾回应投资者称,公司在重庆、廊坊、陕西咸阳、周口等地的央厨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央厨项目短期内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业内专家也表示,相比入局预制菜领域海天、双汇等品牌,金龙鱼在大宗原料的话语权、产业链的完整度、渠道的控制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预制菜业务也有望成为其下一个快速增长的主业。不过,预制菜赛道未来存在一定成长性,如今行业内的竞争,关键是看谁能够最先、最快建立起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头顶转基因标签

进一步抢占中国市场吗?

 

值得注意的是,被媒体和大众打上了“转基因”标签的金龙鱼,旗下17家拥有转基因加工资质的子公司

 

招股书显示,金龙鱼在全国各地的数百家子公司,其中有17家子公司持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许可证”,这些公司包括嘉里粮油(防城港)有限公司、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深圳南天油粕工业有限公司,加工范围包括大豆、豆粕、大豆油等转基因生物原料。

 

不过,其个别子公司的许可证已在2021年10月到期,比如嘉里粮油(防城港)有限公司,由于2021年年报中并未提及许可证的续期事宜,是否获得新的许可证,尚不得而知。

 

 

 

也有媒体报道显示,由于国内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产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进口转基因大豆、菜籽被较多地应用于压榨行业,金龙鱼也使用了部分价格较为低廉的进口转基因大豆、菜籽进行压榨。

 

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安全评价管理制度,经国家农业部安全评价的食品不存在安全问题,但转基因食品依然受消费者和投资者较多关注。

 

2021年7月21日,有投资者向金龙鱼董秘提问:“金龙鱼的产品有部分系使用转基因大豆等原材料,而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致病或致癌。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人们因此直接或间接致病而对贵公司提出巨额索赔,贵公司可能会因此受到多大的损失?”

 

对此,金龙鱼7月2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称:“所有市场上允许进口的转基因作物都是经过农业部安全评价,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金龙鱼未曾正面回答“食用油中使用转基因原料的比例”等问题在2020年8月,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旗下子公司进口的初榨菜籽油,还曾因为被检测到未标记的转基因成分而被拒绝入境,这更是加深了公众对金龙鱼转基因产品的质疑。

 

事发后有行业专家表示,在转基因问题上金龙鱼一直都被备受质疑,又检出转基因成分却没有标示,这可能会影响金龙鱼的品牌形象。

 

还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对于消费者、媒体和投资者的多方质疑,金龙鱼作为上市公司,是有责任、有义务解答疑问的,毕竟消费者是有知情权的。

 

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10月31日金龙鱼投资者关系活动有投资者提问金龙鱼食用油是否有向海外拓展的计划对此金龙鱼高管表示目前没有拓展计划,因为金龙鱼在海外市场销售油品没有任何优势。中国市场对金龙鱼产品需求的潜力很大,因此他们会继续专注于中国市场。

 

丰益国际与金龙鱼的董事长郭孔丰也表示,自己会花7成以上的精力在中国业务,因为中国是发展前景最大的市场。想要在中国食品行业成功,一定要能走在行业的前面”郭孔丰说。

 

可以看到,金龙鱼对中国市场前景抱有很大期待,也很珍视中国市场。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近两年在中国生产食用油的企业绝大部分开始选择使用非转基因原料加工食用油产品,经过消费教育之后,一旦成为主流趋势,这对于金龙鱼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二胎概念etf(二胎概念龙头股一览表)

下一篇:现货交易市场(国际现货交易入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