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老钱庄模拟炒股规定以及模拟炒股入口

2023-12-15 20:25分类:黑马捕捉 阅读:

 

摘要:晚清股灾,谁是真祸首?

撰文|黄大拿&编辑|楚琦

引文:从近代开始,中国股市就种下了一个不好的苗头:股票似乎和实体经济没有关系。

7月25日凌晨,因巴菲特午餐闻名天下的孙宇晨突然发布了一封致歉信。

孙宇晨表示,由于自己言行不成熟,年轻气盛,口无遮拦,渐渐演化成一场失控,失速,失败的过度营销,产生了大量始料不及的后果,并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往的言行,为自己过度营销,热衷炒作的行为,深感愧疚。

神转折!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少吃瓜群众可能惊掉了下巴。

大拿一点都不意外。在这场饭局最热的时候,本号写了一篇文章《东风压倒西风,巴菲特的"饭"输给了中国人的"局"》,最后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孙宇晨也许可以玩转巴菲特,但他的麻烦应该不久就会来到。玩弄小聪明的人看不到大势。"

有朋友回头了看了上面这篇文章,惊呼这是一个神奇的预言,好奇地问大拿:你是怎么研判的?

很玄妙其实也很简单。几个亲戚朋友围在一起打打小麻将,你看好自己的牌就行了,但如果参与博弈的对手不仅众多而且强大,你还能只看自己的牌,还能为一手看上去不错的牌面而沾沾自喜?

闲言叙过,今天咱们谈谈中国人与股票的纠缠史……

"炒橡皮没有?"

对中国人来说,股票是典型的"舶来品",但其历史已经不算短暂。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如果从1872年中国第一家近代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总局建立,发行和买卖该企业的股票开始算起,至今为止,股票在中国有了147年的历史。

因为轮船招商总局的官方背景,"中华第一股"一鸣惊人。轮船招商总局的原始股是每股一百两白银,到了1882年,就炒到了每股二百六十五两白银。

没有什么还会比炒股赚钱更快,这大概是中国人关于股票的最初的记忆,也是最美好的记忆。当时报刊把这种记忆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1882年8月12日《申报》的报道中说:"现在沪上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1】

"以得股为幸"!这是作者当年的惊叹。

1883年1月22日的《字林西报》发表的文章则对买卖股票热潮作了这样的描述:"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2】

就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一场激烈的风潮不期而至……

二十世纪初,橡胶成为新兴工业材料,各种橡胶制品大量出现,特别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国际市场对于橡胶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然而由于气候、土壤和生长周期等客观条件限制,天然橡胶供应有限,而当时人工合成橡胶技术尚未发明,橡胶价格在市场上呈迅速上涨的趋势。

在价格和需求推动之下,世界各地的橡胶产业公司不断成立并发行股票。

清末人把橡胶称为"橡皮",经营橡树种植业的公司则被称为"橡皮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上海的金融市场也开始热炒橡皮股票。

从1909年开始,到上海来招募股份发售股票的外国橡胶公司迅速增加。他们除了在上海报纸上刊登广告外,还通过上海的洋行具体经办和发售股票,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户。

经过不断的宣传造势,上海的橡胶股票交易越来越火爆。

钱庄在卷入。不少钱庄不但放出贷款供人买股,自己本身也购入股票。而且钱庄不但自己投入资金,还向同业外资银行拆借用来炒股。

除了商人、官员,大量市民也在卷入,很多市民连橡胶为何物都不知道,却不妨碍其义无反顾。当时报刊记录了股民的疯狂:

《申报》报道,上海人以"炒橡皮没有?"为最新问候语,不少市民"投出多年的积蓄尚且不以为足,进而变卖家人的衣装、首饰等物,竞相购买橡胶股票"。【3】

当事人后来撰文回忆:"不知怎样,那时人心忽然对南洋树胶大发热狂,只要有一洋人,刊布一种计划书,说在某处地方,购得一所橡胶园,或者还是一块待垦的荒地,可种橡胶若干枝,几年之后,可以获利若干万,而且利益是年年加增,就自然会有人辗转委托,向他加价买进股票,而且还加价卖得出去"……【4】

中国人往橡胶股票里扔了多少钱?据日本东亚同文会的报告,橡胶股票的投资总额约为6000万两,其中约有70%至80%的股票为中国人所有,而当时清朝政府的年财政入不过一亿两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该不该救世?

风暴来得猝不及防。

就在橡胶股票价格达于顶点之时,一场因国际橡胶价格暴跌而引发的巨大金融风潮袭击了最早一批的中国股民。

从1910年7月初开始,伦敦市场上橡胶行情急剧下落,4月每磅橡胶价格还高达十二先令五便士,到7月底便降到九先令三便士,随后更猛跌到六先令。

橡胶价格为何暴跌?原因是作为当时最大的工业国,也是世界橡胶的最大消费国,美国对橡胶实行了限制消费政策。其他国家随之跟进。

橡胶价格的跌跌不休便成为了定局。信息传到上海,市场风声鹤唳。

在此之前,在华外商银行除允许橡胶股票可按票面额押借现款外,不少外国银行还向中国的钱庄和个人发放了大量用于购买橡胶股票的贷款,同时允许中国钱庄用庄票作为购买橡胶股票的支付手段。

由此,上海的钱庄十分活跃,利用外国银行的贷款进行橡胶股票投机。尤其是具有洋行买办和钱庄庄主双重身份的人,更是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大肆投机。

可以说在这场大投机中,中外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现在风暴一来,往日经常向中国钱庄提供贷款的外国银行,此时不仅不再向钱庄放款,反而加紧催索贷款。

1910年7月21日,正元、兆康、谦余等三大钱庄终于因资金周转不灵,支持不住而同时倒闭,同时与它们有来往的数十家大小钱庄和商号受到连累一起倒账。

有读者会问,金融动荡,清政府在哪里?清廷并非全然不知救世的重要。

袁世凯的亲信,上海道台蔡乃煌奏准以官方名义向外国银行紧急借款350万两救市,除140万两归还正元欠款,余款存于源丰润、义善源两大钱庄,风潮暂时平息。

但两个月后,由于清廷向列强支付190万两庚子赔款的期限将至,蔡乃煌致电朝廷,表示目前上海市场还远远没到乐观的时候,因为要维持市面,暂存在两大钱庄的210万两不能提取作为他用。

恰恰在这个时候,蔡乃煌的后台袁世凯已下野,党争局面之下,蔡乃煌的这个原本不乏道理的要求被漠视了。210万两银子从钱庄被提了出来,市场迅即作出了反应:当年10月,源丰润倒闭;翌年3月,义善源倒闭。

源丰润、义善源这两大钱庄的分号遍布全国,它们的倒闭使全国许多城市陷入恐慌之中。

辛亥的引子?

"橡皮股票风潮迅速由上海波及全国,企业商号大批破产,大萧条绵延数年。"这是经济史学家的评价。但在经济之外还有额外的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四川保路运动是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由于鄂军被急征入川,导致武昌空虚,才有了武昌起义出人意料的成功。

而保路运动之风起源于铁路风潮。

自甲午战争以后,清末的铁路政策经历了合股官办、商办与路权国有三个阶段。盛宣怀力推的铁路国有,是在合股官办、商办这两种办法均遭遇严重挫折后一种自然的政策转向。

清政府认为,铁路路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筹划,向西方银行借款,并聘请外国工程技术人员来建造铁路,铁路建设才会取得成效,而南方各省相当多的绅商则主张继续由民间自办,这样就产生了碰撞。

过去我们习惯于把清政府的做法称为"卖国",把以"商路亡,中国亡"为号召鼓动风潮的人们称为"爱国者",未免忽略了情绪化的东西下面掩藏着的利益考量。

铁路风潮牵涉多省,为什么唯独四川闹得最凶?原来,湖北、湖南两地商人投入到铁路民营公司的股份,清政府都如数偿还,而四川公司亏空的300万元,盛宣怀却拒绝补偿。

盛宣怀为什么拒绝?

原来四川公司之所以出现大亏损,正是因为其卷入了橡胶投机之中。盛宣怀说:全国老百姓交到国库的钱,怎么能为民营公司自己经营不善而买单?

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一书中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那些钱庄倒闭时,钱丢了,而中央政府拒绝补偿四川公司那些股份。假如政府偿还了那些在投机中损失的钱的话,四川绅士是可以保持沉默的。他们的抗议文件,就隐隐包含了这个意思。自然,四川的抗议是在爱国主义和反对外债的词藻中暗示出来的。不出所料,在湖南和湖北也听到了类似的词藻,但是在后面这两个省内,没有人丢失一文钱财,词藻还是词藻,并未见诸行动。"【5】

四川发起保路运动的绅商们,他们对自己的投机活动避而不谈,将策略归纳为两句毫不含糊的话,即"以索还用款为归宿,以反对国有为手段。"

这颇有些像今日的"嘴里是主义,心里是生意"。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很正常,但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冠冕旗号,裹挟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使社会局势严重失控……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

谁是祸首?

到底谁是橡皮股票风潮的祸首?

长期以来,舆论的矛头都指向一个叫麦边的英国人。好几种《中国近代金融史》都记载,是麦边设下了骗局。

经济学家梁小民在一篇文章中也说:

"英国人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兰格志拓植公司,宣扬从事开辟橡胶园、开发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业务,开始招股活动,但并没成功。

1909年,世界橡胶暴涨,国外从事橡胶园的企业和投资人大获其利。许多人购买橡皮股票。麦边和其他橡胶公司的主持人趁机哄抬股价。……兰格志拓植公司本是一家皮包公司,在骗到钱之后就逃跑了。股价一落千丈。"【6】

但实际上麦边并没有逃跑,现存的著名外滩建筑之一"外滩一号"又名麦边大楼,就是麦边所建,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麦边的财富因诈骗而来。充其量只能说当时的经济制度等环境为麦边这样的在华洋人赚钱提供了太多的机会。

晚清无数中国人的钱打了水漂,谁该承担责任?当年风潮中的种种乱象已经提供了答案。

在当时的金融市场上,在华洋行和本土钱庄等金融机构呼风唤雨,却没有像样的规则约束,也没有起码的监管,这样的游戏岂不是一片混乱?

从近代开始,中国股市就种下了一个不好的苗头:股票似乎和实体经济没有关系。连所投的标的物橡胶是什么都一无所知,而且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洋,却丝毫没有妨碍全民投机的欲望爆棚。

以上两者叠加,风暴还会远吗?

注释:

【1】【3】:影印《申报》,上海书店版。

【2】《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版。

【4】《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版。

【5】周锡瑞《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版。

【6】梁小民《在历史与经济之间》,中国社会科学版。

本文为黄大拿食货志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模拟炒股与真实的炒股很像,也需要技术的掌握,心态的把控,每一步也需要做好。

炒股也需要技术的,不是谁随便怎样都可以炒的,有的人就认为股市没有技术,随便选股,随便买卖。

噢!那样以后,赚了还是亏了?还不是亏的一塌糊涂,不懂技术,那亏就是应该的。当然我看,大多数股民还是别进场了,因为你们真的不适合这个。这个需要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呢,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

做股票,就跟做生意一样,做生意有生意经,做股票跟做生意一样,那不就是照做生意一样做股票就对了。哈哈,这就对了,会做生意,就会做股票,股票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要有精明的头脑才行,不精明都不能做,因为要懂得商业经,商业也有商业经的。这可不是一点点事,真以为做股票就是瞎蒙呢!那你就会以为做生意也是瞎蒙,这玩意儿也要讲究头脑,没有生意的头脑就别做。做股票就当做生意的做,你就会了。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短线炒股技巧短线高手七个步骤 炒股买卖操作步骤

下一篇:我想学炒股以及想学炒股怎么入手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