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郭广昌的前妻(郭广昌的女儿叫什么)

2023-04-10 19:10分类:分时图 阅读:

上海首富郭广昌用半生的努力真实演绎了古语中所说的“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如今,门第不再重要,更多的是实际能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他能从大众下海的时代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

郭广昌用了六年的时间就从不到资本不到4万元的寒门学子变成了身价远超400亿的上海首富,这种身份式的跨越是他多年的蛰伏和努力,如今的他纵横于各界名流之间,已不再是昔日为人所轻视的寒门学子。

一、寒门学子

郭广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是个名副其实的农村孩子,家境贫苦,家中只吃得起玉米、窝窝头和山药等自家种的粮食,就连吃米也十分克扣自己。

郭广昌的父亲是个石匠,母亲是个菜农,经常蹬着自己的小车穿梭于乡间,少时的郭广昌经常帮母亲摘菜和骑车,招呼起客人来,他还是很有一手的。郭广昌还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的老幺,自幼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家中基本没有被动地做过家务。

在学习上,郭广昌虽然出生寒门,但是学习成绩比较好。郭广昌念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因为特殊原因而被迫离开学校,一直就没有能够上学。1977年,高考恢复后,身傍学霸之名的郭广昌终于可以如愿地继续上学,由于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父母在他恢复学习后非常在意他的学习,要求他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而他自己也非常相信这句话。

郭广昌十四岁那年,他的父亲在菜市场工作时,因为失误,他的右手落下了残疾,这件事情对原本就生活困难的郭家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1982年,郭广昌不负众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初中毕业,郭广昌于是信心十足地准备继续去东阳中学读高中,但是父亲希望郭广昌直接上中专,因为这样,他不仅能够获得免费的城镇户口,而且能够很快地获得工资。

然而,心怀希望的郭广昌并不同意父亲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更上一层楼,一直听话的郭家老幺终于在十几岁的年纪独自背上被褥和口粮去往自己梦寐以求的东阳中学。

东阳中学离家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回家一次十分不容易,所以郭广昌直接带着父母都不舍得吃的米和菜在高中独立生活,在没有菜的时候,郭广昌常常会买一些当地的且比较便宜的梅干菜。

在艰难的高中生活中,郭广昌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出人头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郭广昌考入了复旦大学,他在选专业的时候,选择了当时最冷门的哲学系,他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这个专业能够在日后的“干部之路”中帮助自己,当时的他对商人行业并不抱有热情,甚至带有很多时代烙印下的偏见,更不会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

二、创业强人

哲学被成为人类的终极学问,郭广昌选择了看似与未来的创业无关,实际上这却给了他洞察人性和社会的机会。1989年,郭广昌顺利地从复旦大学毕业,由于他在大学的优异表现,所以他获得留校任教的宝贵机会,郭广昌也因此作了一段时间的大学老师。

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大学老师这个职业还是很令人羡慕的,虽不属于郭广昌所梦寐以求的“干部”行列,但也算是那个时代里的“铁饭碗”,当时,郭广昌的月工资大概是五百多元,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工资了。

由于教学任务不是特别繁重,而且郭广昌需要挣更多的钱寄回家给父母,以及为自己日后的婚姻大事做准备,所以郭广昌在工作之余也做起了兼职,他的兼职主要是做一些市场调查工作,这也为日后郭广昌辞职从商奠定了心理基础,至少他从对商业有偏见转变为看见商业的巨大利润。

一段时间后,郭广昌在校外兼职的事情被学校知道了,学校方面认为此事的影响非常不好,教师就应当在其位谋其政,郭广昌也因此受到了学校的批评和教育。

他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最后他终于在教书和从商中选择了后者,因为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有份闯劲,不应当一生都束缚在“铁饭碗”中,既要给自己一个自由,也要给心一个自由,让自己敢想敢干。1992年,二十五岁的郭广昌辞职,离开了复旦大学。

离开复旦大学后,郭广昌只有三万多元的创业成本和校友梁信军的鼓励,离开“铁饭碗”保护的郭广昌虽然生活艰苦,但是他异常轻松,天天吃着泡面,蹬着无比熟悉的自行车在上海弄堂里发着传单,他还与梁信军共同成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广信科技有限公司。

不到一年的时间,郭广昌就获得了元祖食品的订单,正是这个订单挽救了“濒危”的广信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年,郭广昌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

赚到真金白银的两人决定改变公司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增加公司职员数量,而且把带有浓厚的朋友合资性质的公司名称改为“复星”,外界当时就有人认为此名称的全称是“复旦之星”。

改名后的复星公司开始涉足利润颇丰的房产代理和生物制药,此时的郭广昌在房产销售方面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千万,又在生物制药方面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个亿。

1998年,复星实业公司成功上市,资金也从1个亿上升为3.5个亿。六年后,郭广昌第一次成为了上海首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上海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上海首富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出生寒门的郭广昌却实现了。

郭广昌能够从默默无闻的寒门学子变成身价远超四百亿的上海首富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他个人的能力是缺少不得的,他不仅自幼学习好,而且考入了令人羡慕的复旦大学哲学系,能够在大四就带领同校同学进行创业,说明他的能力和勇气是很强大的,他还十分善于抓住机遇,敢想敢做,不吝啬人人称道的“铁饭碗”,这就是他的魄力所在。

其次,他人的帮助也是十分重要的。他的创业成本3.8万元是亲人借给他的,好友梁信军与他共同创业,前妻谈剑与他共同创业,这些人都对他有过很大的帮助。

最后,政策原因是时代无法避免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商业,引进外资,因此郭广昌才能慢慢改变自己对商业的看法,而且正是政策的支持,郭广昌才能够安稳地办企业,成为成功企业家。

三、婚姻中的郭广昌

郭广昌不仅在创业方面是成功的,在婚姻方面也是成功的。郭广昌的第一任妻子是科学家谈家桢的孙女谈剑,她和郭广昌最初有着令人羡慕的爱情,两人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女方家人的同意,所以两人其实是偷拿户口本去结的婚,谈剑陪着郭广昌共同创业,彼此陪伴着并共同熬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时期,但是这样的爱情最终因关系不和而破裂。

郭广昌的第二任妻子是东方卫视的女主持人王津元。1999年,郭广昌在接受东方卫视采访时认识了女主持人王津元,对她是一见钟情,于是郭广昌大胆追求王津元,很快两人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甜蜜,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孩子长大后,王津元不愿意做一个全职太太,想要继续工作,于是她进了复星实业公司,成为了艺术中心主席,在复星实业负责一些具体事务。郭广昌多次在一些正式场合赞美自己的妻子,认为他不仅貌美,更是他事业上的贵人。

郭广昌被称为“上海的巴菲特”和“上海的比尔·盖茨”,他凭借不到四万元的创业成本起家,在建立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公司改名为“复星”后,很快又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有千万,通过努力,他终于在成功企业家的路上越走越远,且越走越稳。

当时辞职的郭广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创业有风险,一旦失败,他将一无所有,而“铁饭碗”却足以保他一世安稳,但是他还是选择了下海经商,这种勇气的确为人所佩服,也是成功企业家所需要具备的勇气。

他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机遇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出生寒门,改变我们人生的只有努力和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创业虽有万般难,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成为像郭广昌这样的胜利者。

 

撰文:商业人物研究院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23点05分。这应该不是一个深思熟虑但一定经过纠结、辗转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时间。还是等到了几近最后一刻,而又留出充分时间让对方把所有一切在这一天了结。

这次,等到舞台落下帷幕的是梁信军,复星集团执行董事、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薪酬委员会委员,一位与郭广昌并肩作战25年的“兄弟”。他因身体原因裸辞了。

“江湖方式聚义,商业方式退出”,冯仑在《野蛮生长》中的这段话,是“兄弟”的一贯路数,但即使商业方式退出,因为每个人的自我考量,都是痛苦的。老一代谢幕,属于艰难决定。

提到复星,人们总会想到“复星五人组”——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他们是复星帝国的奠基者和守护者。

梁信军说:“我们5个人就像5根手指,哪根也少不得。5根手指攥紧,就是一只拳头。而且,我们几个人除了在学校就建立起良好关系以外,浙商的精神也在我们几个人身上有所体现,而由这种共同的文化演绎而成的企业文化,则是我们五个同心的最大基础。”

而现在,同心者选择离开。

梁信军:累了!

梁信军的告别信写得很动情,他两次提到了“广昌、阿汪”等创业伙伴,并在信的结尾再次感谢到:“谢谢你们!祝福复星,永远!”

郭广昌写给“复星同学们”的信看起来也很真诚,他从25年前一同创业时回忆起,还提起了复星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几个都毕业于复旦,有一份浓浓的母校情怀;复星还有聚集英才之意,聚则一把火,散则满天星;更因为“复星”与“复兴”同音,我们胸怀家国情怀,希望为中华复兴做点努力。”

梁信军196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1991年遗传工程学本科毕业后作为团委的教师留在了复旦,就是那时,他结识了同样留校任教的郭广昌。

他们认识的第二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就吹到上海了,两人志同道合——离开象牙塔,创业。

复星的前身名为“广信”,正是郭与梁名字中间那个字的组合。1992年,这家主营业务为市场调查和咨询的小公司在上海成立了。那时郭广昌25岁,梁信军24岁,郭原本计划“出国淘金”,却用借来的留学经费加上梁的积蓄,在国内淘金了,公司资产3.8万。

根据梁信军的回忆,骑着自行车满上海找了10个月项目,公司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第一桶金来自台湾元祖食品,据说在元祖办公室递交完材料,郭广昌出门时没走稳,差点摔了一跤,幸亏梁信军及时出手,“两个男人稳稳扶住对方,在未来的10年里,这两个人将始终互相扶持经历风风雨雨”。

第二年,汪群斌、谈剑、范伟加入,与郭梁二人组成了后来的五剑客。

更名复星后,公司放弃了咨询业务,转战汪群斌、范伟擅长的医疗,郭广昌与梁信军就是否涉足房地产产生了分歧。郭看好这个新领域,而梁持怀疑态度,经过一夜交谈,郭广昌赢了。

梁信军曾经提到团队里意见不一时,复星的决策很少由个人做主,但也不是举手表决的方式,而是“通过充分沟通以达到共识,没有形成共识的就放弃,以做到科学决策”。

第一个30万、第一个100万之后,复星的第一个1000万元来自某楼盘广告的定向投放,为了让留学生看到广告,梁建议郭去出入境管理处查学生住址,幸好二人碰到了郭的同学,才顺利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昌运复星》一书中,梁信军被称为最活跃的复星人,“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战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战斗,才是真正的英雄”。梁在信中也提到了勇气,“与你们一起不惧困难只管前行并且达成目标的经历会成为我对自我勇气的永远骄傲。”

但梁信军又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他的谦逊,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的也多是郭广昌,或者“我们”。在复星剑客中,他被评为最能言善辩的一个,却又能在企业内部会议上默默倾听好几个小时。

“在公司,我对别人还算比较客气;但对信军,这二十几年我一直没有客气过,该说就说、该批评就批评……这样的二把手,信军得需多少的容忍、多大的艰难调整,才能接受和面对当着大家的这种批评,换成我一定没有他这样的隐忍。实在太多的抱歉,太不容易了。”郭广昌在梁信军辞职后发出了这样的抱歉。

但郭广昌当年也是愿意倾听梁的专业领域的,那时复星的房产代理业务稳定,郭参加梁与大学同学们的聚会,饭桌上,郭被生物工程的概念吸引了,他在一旁听了一个小时这个尖端的学科,之后,复星开始主攻生物制药。

2007年上市前,郭广昌与投行争论价格时,在一旁唱红脸的是梁信军;路演时,为郭广昌“搭台”的是梁信军。忍辱负重的二把手,这样的梁信军在2012年与柳传志打赌,半年之内各自减十斤体重。两个人都做到了,于是有了郭信中提到了梁这些年来“胖胖瘦瘦”。以身体为由辞职,郭广昌感到意外,又觉得自己的伙伴早该感到累了。

郭广昌:不安!

“在2016年,我个人尤其觉得有一种深深的不安之感”,与梁信军离职几乎同时,郭广昌发布致股东信。复星集团已成立25年,在郭广昌的描述中,这种“不安”伴随复星从“翩翩少年”成长为“青年”的每一天,他还用了四个四字成语来形容这种状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兢兢业业”。

在股东信中,他把“不安”的原因表述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科技革新、人工智能、全球化投资、黑天鹅事件等因素导致的“充满了挑战”“世界变化太快”和“找不到方向”。

人们还记得差点给复星带来致命一击的黑天鹅事件。2015年12月10日,郭广昌失联,第二日,复星系旗下多家控股公司发布公告确认郭广昌协助司法机关调查,至于原因,外界多猜测为“政商关系”。此刻,距离郭广昌失联过去近500天,虽然他的失联安全着陆,但让人挠头的是,类似事件在郭广昌身上已经不止发生一次。

反观复星集团2016年的变化,如何避免此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成为郭广昌日后决策的重要考量。与先前的狂飙突进不同,2016年,郭广昌多次提及 “慢”与“快”的关系,并谈到复星的内生性增长,不仅在公司进行组织变革,推行全球合伙人计划,还要培养独角兽。与此同时,复星还愈发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开始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如何应对科技和产业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今日,复星国际在香港发布2016年全年业绩公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为102.7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而复星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健康、快乐和富足”总资产较2015年上升28.8%,已超复星集团总资产的80.0%,成为复星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人事变动则成为必然。本次业绩发布会上,复星国际董事会正式宣布执行董事陈启宇和徐晓亮担任复星集团联席总裁。他们分别为“健康”板块和“快乐”板块的负责人。今天的发布会上,两人分别坐在郭广昌、汪群斌二人左右,一个在复星工作23年,一个工作20年,并不比梁信军的25年短多少时间。

大健康是复星较早培育的板块,陈启宇作为健康板块的负责人,在外表现相当低调,去年是“健康中国”政策元年,他的名字出现在一个大型企业家论坛的拟邀请名单中,但最后的论坛中,并没有出现他的身影。

“企业就像一个球队,我们不断要去赢,这个球队总是有些球员需要休息,总要有新的球员补充进来,总是让36岁的球员去踢球,是不行的。复星会一直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球队。”业绩会上,郭广昌的这段话,呼应了老一代谢幕的必然性。

这也是“心安”的必由之路。

汪群斌:再干20年?

梁信军离职、范伟隐退、谈剑早已变为郭的前妻......曾经的“复星五剑客”如今只剩下郭汪二人。郭广昌尽管有歉意和不舍,但也无奈地表示,“信军和我都非常明白一点:不进则退。面对所有的期待,我们必须前进。”

在复星业绩会上,火线上任复星CEO的汪群斌透露,郭广昌,太极打得好,还要再干20年。郭广昌也表态:“我个人包括阿汪,一定会为复星,为各位投资者,削尖脑袋努力工作十年、二十年,大家放心。”

与郭广昌相比,媒体极少关注汪群斌,这也与他的个性有关。在复星内部,他属于典型的“多做事、少说话”的实干主义者。在《昌运复星》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翻开复星的资产积分表,“第一得分手”这个称号授予汪群斌可谓实至名归。

1994,广信转型,改名为“复星”。郭广昌为复星新选择了两个行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医药。此时,两位浙江老乡——汪群斌和范伟的加盟,坚定了在保健品行业激流勇退的郭广昌把生物制药作为复星的主攻方向。汪范二人是浙江湖州人,也毕业于复旦大学,学的都是和梁信军一样的专业:遗传学。于是复星将第一桶金的1000万元全部投入到了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

汪群斌在生物研究领域很有优势,他最早和研究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吃住在公司,24小时开展工作,在历经半年的艰苦工作后终于成功开发了复星第一个核酸试剂——乙肝DNA核酸试剂盒,在国内率先打开了此前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必须要进行心肌切片实验的难题,直接从血清中检测结果。后来他提出的“生物医药新经济”概念也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两年后,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的成功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

复星在医药方面的成功引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关注。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在上海专门邀请了郭广昌等一批知名企业家共进早餐,席间克林顿盛情邀请复星高科技到美国发展基因工程。此后,复星在中国商界名声渐大。

1998年6月25日,改制后的复星实业(后更名为复星医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2009年9月,随着复星与中国医药集团一起打造的国药控股成功上市,并成为了中国市值第一的医药企业,汪群斌把目标定在了怎样将民族医药企业赶上国际医药巨头。不仅仅在援非抗疟上,在高端的糖尿病、肝病、抗癌领域,复星医药也进行了积极尝试。

主攻医药的复星实业在汪群斌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复星系中最具科技性、成长性的一支,2016年实现全年营收14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2%;净利润28.06亿元,同比增长14.05%。

除了复星医药取得的成就之外,自2009年1月起,汪群斌开始担任复星集团总裁。对于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汪群斌曾描述:“郭广昌掌握大局;梁信军主管对外沟通——政府、投资者,以及抓投资项目;我内部管理比较多;范伟一方面侧重于地产业,一方面也主要掌管内部事务。”他还拿球队做比喻:“如果我们是一个球队,那么梁是前锋,我和范偏中后卫;郭是中场,是队长。”

经历25年发展,复星管理层的进化也在加速,新生代管理层陆续登场。

范伟:因健康问题而隐退

跟CEO裸辞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复星国际的房地产版块财报。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减少17.7%。公司称,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楼盘处于预售阶段,结盘面积较去年有所减少。

实际上,复星地产旗下的复地集团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已经历了5次换帅,这在国内房地产企业里实属罕见。在舆论看来,复星的地产业绩颓势难掩。

如果我们回溯复星地产的历史,可以找到它的荣耀时刻,而这个时刻则与现年48岁的范伟紧密相连。他是复星五剑客之一,也是复星的创始人之一。在创业初期的分工中,他承担起内务和地产事业。他没有郭广昌的哲学叙事,也不及梁信军能言善辩。与其他地产高管相比,他属于另类,属于默默犁地的老黄牛。

1969年,范伟出生在浙江德清一个普通家庭。1987年,因为成绩优异直升入学,他选择了当时复旦大学的招牌专业——遗传工程。但他不喜欢这个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加入社团,算一个活跃分子。在某次活动上,他就展现了营销能力。

社团要举办一个音乐会,很多人都觉得高雅的音乐没人听。范伟做了点营销举措,第一首曲子定的是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然后发传单,张贴布告。他设计的布告主色调为黑色,只有一个人拿着指挥棒。同学们纷纷买票,为了避开关系户,他和组织者们不得不躲起来。

大学毕业后,他收拾好细软,来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珠海,后来又辗转到深圳。毕业两年,他分别在两家公司任职,职位都是推销员。之后,他返回上海。

“刚毕业的时候其实对未来是没有把握的。到了深圳才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其实非常微弱,所以很怀念上海、怀念复旦。另外,到1993年的时候,上海的经济已经开始呈现活跃开放的态势。回来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范伟说。

在上海,他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复星前身)。他见到了公司的带头大哥,高出他两届的复旦哲学系师兄郭广昌,也见到了同班同学梁信军。而范伟另外一个同班同学汪群斌后来也加入了团队。

郭广昌当时的主业是给“太阳神”等保健品公司产品做市场调查。等范伟加入后,公司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刚刚起步的上海楼市。

上海大华地产集团高层回忆,“当年几个年轻人每天骑着自行车来要求见见领导,想给我们代理楼盘。开始几天没有人在意,但他们很执着,几乎天天来,一等就是一天,像我们员工上下班一样。领导最终被打动了,给了一个楼盘让他们代理,结果卖得很好。后面的合作渐渐多了起来。”范伟回忆,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采取的设计楼盘广告,集中在报纸上刊登的做法,在上海算是领先者。

地产大佬范伟长相英俊,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互联网上有关他的资料少之又少。《昌运复星》一书中,有4页的相关介绍,谈及其性格,则是“平和、稳健、理性”。在其治下的复地集团并无太大风浪,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复地都没有巨大的波动。这种风格也被市场批评为保守,发展太慢。当时,有市场人士认为,复地已经掉到第二梯队了。

但范伟认为,每个企业对企业的把控不同,复地做项目时比较保守,但这是长线发展的态度。“我这个人赌性不强。”范伟说。谨慎避免了楼市调整带来的阵痛。在2009年,2010年,复地销售额猛增。

2009年5月,时任复地总裁兼执行董事的范伟,接任郭广昌担任复地公司董事长一职。但在接任复地一年半之后,2010年12月,范伟卸任复地董事长职务。

范伟此后成为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处理复星集团层面的管理运作上,并利用复星的资源加大对复地的投入和支持,同时,负责复星旗下地产业务的整理工作。

但到了2012年底,范伟休假了三个月。有消息人士称,此次范伟休假主要是出于身体健康原因。当年5月,复星国际发布公告说,范伟将不再担任公司联席总裁,成为复兴国际的非执行董事,而职务变动的理由,还是“考虑到身体健康因素”。

谈剑:边缘化

更为低调的谈剑是郭广昌的前妻,她为复旦大学原副校长、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孙女,据说她与郭广昌的婚姻并没有得到家人看好,是她偷出户口本与郭广昌结的婚。在复星五人中,她的优势是处理政府关系。因为无法生育,谈剑得不到郭广昌母亲的认可,而主动提出离婚。离婚后的她虽然没有离开复星,始终是公司股东之一,但位置日益边缘化,现担任复星集团监事长、星之健身俱乐部董事长。

如今,“复星五人组”中的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除了汪群斌调任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薪酬委员会委员外,其他三人已散落天涯。

对于梁信军的离去,郭广昌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震惊之余也很抱歉”,从他的措辞与讲述的故事来看,悲伤是真实的,但这悲伤也很快从新团队的任命中得以弥补。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悲哀,这必然的命运属于每一位企业家。

 

2016年11月18日晚,上海外滩复星艺术中心灯火璀璨、宾客如云。

 

王健林、马云、董明珠、宗庆后等赫赫有名的商业大佬都悉数到场。只见一位中年男士站在门口,笑迎着八方来客。他是谁?会让这么多商界大佬都来为他捧场。

 

他在中国商业界被称为是“中国巴菲特”“内地李嘉诚”,他是整场宴会的主角,也是上海滩的首富。

 

他就是郭广昌,仅以3.8万元起家,就创造出400亿的身家,他的创富人生经历,也像李嘉城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01

 

郭广昌不是上海人,他的老家在浙江东阳横店。别看现在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影视基地,富得流油,可是几十年前的横店,就是穷乡僻壤。

 

1967年,郭广昌就出生在这里。父亲是石匠、母亲是菜农。

 

郭广昌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但在传宗接代思想深厚的老父亲眼里,这个男孩才是全家的期盼。父亲为他取名“广昌”,寓意辉煌腾达、昌盛永兴。

郭家家境贫寒,为了保证郭广昌有学上,他的两个姐姐只好辍学赚钱养家。

 

庆幸的是,郭广昌从小聪明伶俐,学习认真,成绩很好,让这个贫穷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郭广昌上初中时,父亲在采石场被炸断了右手,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之后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两个姐姐编草鞋为生,非常困难。

 

初三的时候,父亲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希望他去读中专师范,不但学费便宜,三年毕业后,还可以有一份稳妥的工作。既可以改善家庭困境,也可以跳出农门有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可是,少年郭广昌不愿意走这条路。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想上高中,读大学,而且是考中国最好的大学,他要用这种方式出人头地。

 

不得不说,这个看似执拗不懂事的想法,改变了他人生的际遇。

 

怀着对儿子的宠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父亲同意了他这个决定。高中的学校离家有20多公里,为了省钱,郭广昌只能几个月步行一次回家。

 

他在学校吃的非常简单,唯一的荤腥是炒在梅干菜里的肉渣。这还是两个姐姐五天时间不眠不休,编出50双草鞋卖了换来的。

 

那时大家都很穷,有一次他的梅干菜被同学偷吃,他就只能靠吃白米饭度日。

 

好在郭广昌对梦想的追求让他战胜了生活的苦难,经过3年的艰苦学习,1985年,他终于得偿所愿,以高分考上了中国名校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02

 

复旦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它位于经济最发达、思想最先进的上海。

进入大学后的郭广昌除了刻苦学习书本知识,也努力适应着新环境。也许是他名字里的“广”字在激励着他,郭广昌不断的扩大着自己认知的广度。

 

郭广昌和大城市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学习骑自行车,并决定用它来丈量更远的世界。

 

大二那年暑假,郭广昌没有选择回老家,他决定从上海沿京杭大运河骑车去北京。

 

这个不可思议的计划,竟然得到了大家支持。当地一位同学的厂长母亲还赞助了他200元,于是郭广昌用赞助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冒险旅程。

 

经过半个多月的骑行,郭广昌终于到达祖国的心脏——北京。

 

当他站在天安门前,心里热血澎湃。那时,这个学哲学的青年,希望自己毕业后投身政界,为中国的宏观发展建言献策。

 

他在北京游览一圈下来,身上所剩的钱已不多,自行车也报废了。但郭广昌脑子活络,他把自行车卖给了废品站,自己坐绿皮火车到青岛,再坐船到上海吴淞口码头。

 

这条线路既省钱又可以了解更多的城市,一举两得。

 

当他到达青岛时,口袋里只剩几块钱了。在吃一顿饱饭还是品尝“奢侈”的青岛啤酒之间,郭广昌选择了后者。

 

2017年,当他花66亿港元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时,还激动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回忆了这段经历,也算是一段特别的缘分了。

 

这次京沪骑行不仅开阔了郭广昌的眼界,还让他成了复旦的名人。

 

大三这年暑假,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又带领十几个人,历经3000多公里,一路骑行到了海南。

 

那年恰逢海南建省,一片等待开发的热土正吸引着全国有志青年的目光。

郭广昌深切地感受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此情此景,激荡着这个青年的热血,更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决择。

 

03

 

1989年,郭广昌从复旦毕业了。

 

由于他管理组织能力出众,被留校当了团委老师。那几年高校掀起了一股出国热,郭广昌也动了留学的心思,还东拼西凑的攒到了3.8万元的出国经费。

 

1992年,伟人邓公南巡,大力肯定市场经济,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

 

这时,作为高校老师的郭广昌,想起前几年的海南之行,再一次做了冒险的选择。

 

他瞒着父母辞掉了复旦老师的工作,下海创业了。郭广昌和复旦同事梁信军合伙开了一家叫“广信科技”的公司,主打咨询业务。

 

为留学攒的3.8万,就是全部启动资金。但当时咨询业务还是国外传来的小众概念,所以公司开业后,根本没有业务。

 

两个曾经的复旦骄子,只好每天骑着车走街串巷找业务。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恰逢台湾元祖食品要入驻上海,想找人做市场调研。

两人为了拿下业务是下足了苦心,一是在证明材料中打出“复旦”这块招牌;二是考虑到台湾人的阅读习惯,连夜把材料翻译成繁体竖排。

 

再加上郭广昌的好口才,他们顺利地拿到了这个业务,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30万。

 

元祖这一单为他打开了业务口碑,后续公司又接到了天使冰王、乐凯胶卷、太阳神等公司的订单。创业仅十个月,公司就盈利100万。

 

郭广昌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他打听到有一个专门为留学生家庭修建的楼盘滞销,于是自告奋勇接下销售任务。他找到外事局的同学,打听到了沪上留学人员的信息,再一一上门介绍。

 

很快,楼盘就卖光了,他靠这个业务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

1993年,他在一次生物制药学术大咖的饭局上,听到对方谈起生物医药的项目。

 

虽然不懂,但他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果断把刚赚到的1000万投入进去,并且把公司名字“广信”改成了“复星”,寓意复旦之星。

 

他们接下的第一个项目是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选择这个项目是郭广昌无数次向业内专家请教后制定的方向。

 

因为上海早年曾发生过吃“毛蚶”引发了全市肝炎的事件,让无数人心有余悸,医学领域急需一种能快速诊断肝炎的试剂,这一定有极大的需求和市场。

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科研力量的支持下,产品很快就研制成功。为了让市场接受这款新产品,他和合伙人坐着绿皮火车满中国跑做推销。

 

最后,这款诊断试剂让他赚了一个多亿。

 

04

 

有了复旦大学和资金的加持,经过几年高速发展,1998年,复星成功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那时郭广昌才31岁,已是亿万身家了。而未来的中国首富,他的好朋友马云还未成立阿里巴巴。

 

通过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他先后又投入到了房地产、钢铁、酒类、商场等行业。

 

到了2004年,复星集团已经控股4家上市公司,间接参股多家公司,总资产达331亿。

 

在郭广昌踌躇满志时,他遇到了创业中的第一个大难关。

 

国家为了压制过去几年的投资热潮,收紧宏观调控。当时好多比复星更有名的公司都受了影响,甚至崩塌。市场对复星集团也是一路唱衰。

 

这时,郭广昌又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决策力,做了三件事来稳定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

 

一是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复星做了一份竞争力报告;

 

二是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公司为复星做了全面系统的审计,公开了公司的资产状况;

 

三是把公司现状向主管部门、银行和投资者做了充分透明的沟通。

 

凭借着这些举动,郭广昌不但稳定了市场,还被评为“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7年,复星国际在港交所上市,融资128亿港元。因为郭广昌持有复星58%的股份,40岁的他,以360亿身家,成了上海滩新首富。

 

后来,他又带领复星走出国门,并购资产。买下了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葡萄牙保险等等。全球买买买的行动花了400多亿美元。

 

通过国内和国外一系列的并购行动,郭广昌把复星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拥有“健康、 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的超级航母。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7.6万人。

 

05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郭广昌也不例外,他的背后先后站着2个女人,一个是前妻谈剑,另一个是现在的妻子王津元。

 

谈剑1989年考入复旦大学,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郭广昌留学校任教的第一堂课上。

当时谈剑对这位年轻又有学识和魅力的老师非常崇拜,后来慢慢就变成了爱慕。

 

郭广昌也对聪慧美丽又性情大方的谈剑产生了感情。但是谈剑的爷爷是著名生物遗传学家谈家桢,曾经是复旦大学副校长。

 

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外省农村来的穷小子,郭广昌只能把这份心思压在心底,不敢表白,两人就以好朋友的身份相处着。

 

当时郭广昌想从学校辞职创业,谈剑知道后非常支持他,把自己存的几千块私房钱给他做启动资金。

后来,当郭广昌靠元祖的业务赚到30万时,他立马向谈剑表白。没想到郭广昌的告白还没说完,谈剑这个爽直的姑娘就答应了,她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两人在一起后,谈剑对郭广昌全力支持,当听说他想进军生物医药领域时,谈剑直接加入了广信,成为创始5剑客之一。

 

1993年谈剑大学毕业了,她想嫁给郭广昌,可是家人怕她会受苦,并不支持。

 

于是,谈剑偷拿了户口本,先斩后奏,把婚结了。木已成舟,家人也不好再反对。

谈剑为了帮助郭广昌尽快做大事业,像拼命三娘一样没日没夜工作。直到晕倒几次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身体已经严重透支,无法再怀孕。

 

这对郭家父母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传宗接代是他们认定的死理,更何况儿子的亿万家产,也需要继承人。

 

1999年两人离婚了。不过离婚后,他们仍然是事业伙伴,谈剑依然在复星集团担任职务。

 

离婚后的郭广昌,事业继续风生水起,成了上海滩的名人。有一次电视台财经节目一个叫王津元的女主持来采访他。

 

当时他觉得很面熟,问过之后才知道王津元是1991年考入复旦的,之前在学校两人就见过面。

 

一个是知名企业家,一个是著名主持人,一来二去,两人联系就多了起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郭广昌觉得王津元就是他心目中最适合的人生伴侣。

2001年,郭广昌迎娶了王津元。婚后,王津元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全力支持郭广昌的事业,她就从电视台辞职了。

 

从结婚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两人依然非常恩爱。

 

在郭广昌50岁生日宴时,当着台下众多商业大佬的面,他表达了对王津元的感谢。

并且,为了让妻子重新回到职场,发挥自己的能力,他把复星艺术中心交给了王津元管理。他说,他相信妻子的好眼光!

 

06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年轻时代的郭广昌有胆识,敢于冒险,让他非常精准的踩在了时代的风口上,抓住了机遇腾空而起,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与美名。

 

而今的郭广昌作为千亿集团的掌舵人,变得更加沉稳与笃定。

 

他平常的爱好就是打太极,认为太极中的避实就虚、通汇圆融的理念特别适合企业管理。

回顾郭广昌的前半生,从浙江一个偏僻小山村的穷小子成长为豪华大都市上海的首富,堪称传奇。

 

未来,郭广昌和他的复星会有什么样的际遇,是否还能所向披靡、勇立潮头,继续书写商业神话,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作者:希瑞

审稿:小白

责编:桔儿

资料来源:

CCTV2《遇见大咖》2017年2月24日

《2016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海举行》中新网2016年11月19日

《广昌看世界》2017年12月20日钱江晚报

《郭广昌:走出舒适区,现在要把每一块业务都当做生死存亡关头》经济观察报2021年1月4日



农村穷二代考上复旦大学,还娶了知名女主持为妻,身价422亿

推荐语: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出身还是名利?不,应该是机遇。著名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有三次投资机会,我们就能更加接近百万富翁。

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到底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地抓住机会。可正是由于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作为个人来说,只有不断“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中国,有不少投资大鳄希望成为“中国版巴菲特”的人,而在这群人中,郭广昌被市场认为是最接近的一个,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从意愿上。

郭广昌是谁?他正是大名鼎鼎的复星集团掌舵人,早在多年以前,他就已经是上海首富。

在最新公布的《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上,郭广昌以422亿的财富排名榜单第98位。

从农村穷二代,逆袭为百亿富豪

郭广昌属于“寒门逆袭”的典范。1967年出生,从小家境贫寒的郭广昌,通过勤奋读书,最终从农村的“穷二代”,到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从大学毕业当老师,到改革春风中下海成为上海滩首富,迎娶知名女主持为妻,郭广昌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样精彩。

大学放暑假时,郭广昌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回家待着,而是曾骑着一辆自行车从上海来到北京,一路上吃的都是馒头之类的食物。为了返程,他又卖掉了自行车换取一点路费。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然不是因为闲得慌,而是他想亲自领略祖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思考毕业后的出路。

1989年大学毕业以后,他有机会留在学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在校期间他除了当老师上课,还一直做着各类兼职,毕竟当时的他一穷二白,还要想办法给家里多寄些钱。

郭广昌在复旦大学的统计预测调查分析中心工作,这工作让他积累了很多调查分析、数据分析的经验。

1992年,郭广昌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创业,创办了一家数据咨询公司。

刚开始公司办公环境差,资金少,郭广昌出去跑业务,经常是骑着一辆28大杠自行车。后来郭广昌从报纸上得知台湾元祖食品要招标一家咨询公司,连忙报了名。

凭借着过人的拼劲儿和此前的调研经验,郭广昌凭实力拿下了这个关键合同,赚到了人生第一份百万财富,公司更名为“复星”,也就是复旦之星的意思。

后来,郭广昌又发现彼时卖房生意大有可为,于是便通过精准营销,靠帮别人卖房子赚到了人生第一笔千万资金。

1995年,郭广昌开始投资生物制药,复星医药由此崛起;1998年,复星医药在上海主板上市,接触到资本市场之后,郭广昌很快地就认识到了资本的力量,复星由此开辟出了第二条路——投资。

以投资复星医药为例,十年间,复星医药从以仿制药为主的药企,进化为以创新药为主的科创型大健康平台。

而在全球化发展上,郭广昌带领复星走过了十多年的全球化征程,在全球深耕产业,积累了深厚的产业资源。

29年时间里,郭广昌凭借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一个横跨金融、房地产、医药、科技等行业,总资产超过7000亿元的资本帝国。

除了在生意上大获成功,郭广昌在个人情感上也收获颇丰

郭广昌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谈剑,是原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的孙女,也算得上“出身名门”,不过后来却两人和平分手了。

郭广昌第二任妻子,名叫王津元,此人也曾是复旦大学毕业,在上海电视台担任过记者和主持人。王津元和郭广昌结婚后,生了3个孩子,分别是1个儿子2个女儿,如今的他小日子过得幸福而美满,成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

结语:从穷小子逆袭为上海首富,郭广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但他为什么总能抓住机会?这其实源于他从一开始就懂得投资自己,成长自己,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幸运”呢?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电力现货交易技巧(现货交易平台)

下一篇:现货交易从入门到精通(现货交易骗局)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