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如何选股票论文以及炒股如何选股票

2024-03-14 14:51分类:炒股问题 阅读:

第3章 趋势分析时代来临了

MORE MONEY THAN  GOD

在1967年著名的国会听证会的证词中,大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他对货币管理产业的定论。他援引一份当时由耶鲁的一位博士生刚刚完成的毕业论文,认为随机选择的股票组合会比专业管理的共同基金表现好。当众议院银行业务委员会主席对此表示不可置信时,教授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他强调说:“当我说‘随机’时,我希望您想想掷骰子,或随机的号码,或投掷飞镖游戏。”三年后,萨缪尔森成为第三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但这种对他成就的认定并没有使他说话中听一些。他在1974年写道:

大多数的投资决策者都应该失业,他们应该去从事管道工,或者去教希腊文,或者去做公司决策者来帮助提高GnP。虽然这个建议实实在在是一个好建议,但这个忠告显然不会被热烈地追捧。

萨缪尔森的宣言听起来并不像对对冲基金的认可,但他对职业投资者的谴责并未说绝。即使多数基金管理人如果从事管道工确实会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但萨缪尔森还是相信一个真正有见解的人是可以战胜市场的。[32]他写道:“人们在身高、外表以及说话的尖刻程度上都可以有所不同,那为什么他们的PQ,或者说表现商数就不能有所不同呢?”当然,这些非同一般的投资者不会便宜地把自己卖给“福特基金会或当地的银行信托部,他们拥有比做这些事情高得多的智商”。这些牛人更可能合作起来去为他们自己牟利,也可能会设立对冲基金。萨缪尔森从来不缺乏信心,这个25岁就成名的天才在当时就发表了数量超过他的岁数的论文,他理所当然地相信他可以辨认出那些能战胜市场的人。1970年他成为一家名为商品公司(Commodities Corporation)的小公司的投资人,同时他还在巴菲特那里投资,用来分散风险。

商品公司是由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分析员”创建的第一个专业公司,这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建模的人有时被称为“火箭科学家”。其招股说明书的第一页宣称该公司的成立前提是利用“大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这在计算机引进之前是不可能的”。开创这个事业的交易商还包括萨缪尔森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保罗·库特勒(Paul Cootner),他在学术界由于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贡献而闻名。[33]除了一些经济学博士外,该公司后来还聘请了曾参与“阿波罗”计划的程序员,他是名副其实的火箭科学家。[34]该风险投资的法律结构是有限公司,而不是合伙企业,但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个典型的对冲基金:[35]它做多也做空,利用杠杆效应,其高额利润由管理人员和少数投资者共享。萨缪尔森在该公司参股了125 000美元,并同意成为董事会成员。

萨缪尔森的参与主要是想在该公司那个求富心切又有些狂妄的总裁海默·威玛(helmut Weymar)的身上赌一把。威玛刚刚完成的博士论文里提出一种预期可可价格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确定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巧克力的消费,进而刺激对可可的需求;西非的干旱或湿度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可可的供应,等等。威玛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他认识了萨缪尔森和库特勒。但是,虽然威玛指望他的老师帮他提高数学和计算机技能,他却并不认同有效市场理论。他后来说:“我认为随机漫步理论是胡说八道,认为个人不能依靠有竞争力的优势来赚大钱的整个想法都是不正常的。”

威玛个头很高,戴副眼镜,高颧骨,继承了他德国父母典型的北欧特征。他在童年时期曾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这段经历造就了他独立的性格,也坚定了他赚取很多钱而不依靠任何人的决心。还是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关于冰镇橘子汁行业的数学模型,当他的这个模型表明果汁价格会翻番的时候,他借了20 000美元,从一个仓库买了许多果汁。结果他的这个模型是正确的,果汁的价格果然暴涨。而唯一的障碍是当地的超市不放心从一个学生手里批发果汁,威玛只好把果汁又卖给那个仓库,这使他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利润。

他在博士阶段研究的是可可市场,在完成学业后,威玛开始在一个叫纳贝斯克(nabisco)的食品公司工作。在那里,他很快就说服他的老板们根据他的预期进行交易,方法是如果可可价格低于他的模型预测价格的话,公司就买进以满足制造巧克力的需要;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模型的预测价格,公司就停止采购。当威玛的模型刚用于交易时,可可的价格远远低于模型预测价格,所以他们大量买入可可的期货;接着,可可的价格降得更低了,也就是说威玛那时开始亏本了,但是根据他的模型,威玛还是继续购买可可。

纳贝斯克公司的首席财政官开始担心,而威玛用计量术语搪塞了过去。同时,威玛发现自己已经坐拥了够纳贝斯克公司两年生产用的可可。“你确定你知道在做什么吗?”威玛的老板不止一次地问他。虽然威玛心里发毛,但他还是表现得很自信。但是,就在快要崩溃的时候,由于非洲可可减产,可可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威玛将他储备的部分转手,获得了巨额利润。他后来承认:“在我的一生中,那段时间我不谦虚,也不自我怀疑。”

受到这次成功的鼓舞,威玛决心自己干。他开始和另一个刚踏出校门、和他一起在纳贝斯克预测小组工作的经济学博士弗兰克·万纳森(Frank Vannerson)计划筹建公司,这两个人看上去不像能一起合伙做事的搭档。威玛信心十足,而万纳森胡子拉碴,寡言少语——一个同事形容他像一个中世纪穿着皮凉鞋、披着带帽子的长袍的修道士,另一个同事说他像个和蔼可亲的心理医生。但威玛和万纳森是亲密的朋友,万纳森关于小麦市场的博士论文和威玛在可可方面的专业知识相互补充。威玛拉其他人入伙,他们大致确定了一个方案。在筹集了25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后,他们把公司开在了普林斯顿一个离威玛和万纳森住所不远的地方。

他们的总部是一个农场的房子,周围围绕着开花的树木和几公顷的大草坪。开业第一天,威玛穿着西服,万纳森穿着卡其布的开领衬衫,带着他那条叫“花生”的狗。威玛的办公室里摆着一个巨大的胡桃木的办公桌和一个巨大的红皮椅子,这种组合和他非常相配。但万纳森的随意和平等的作风很快就主导了公司,如果召开一个公司会议,连厨师阿格尼斯都会收到邀请。这个在老农舍里的社区,还有一条被汽车撞断了一条腿的名为“可可”的德国牧羊犬。

威玛的雇员不多,包括7名专业人士和6个辅助人员,有时会在午餐后玩丢马蹄铁的游戏,或在收市后打垒球。这种随意的氛围标志着这个公司和繁忙的纽约商品公司有着显著差别:这家公司靠的不是推销和建立客户关系,看起来也不像内部交易,它是靠电脑模型、数学以及信息优势来战胜市场。公司的创始人定期举办研讨会来相互学习交易理论,在黑板上写满公式。这与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的公司依靠选股取胜或迈克尔·斯坦哈特的交易室里比萨饼到处散落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

威玛组建了一个倚重基本面分析的团队,他需要能建立模型来预测价格的计量经济学家,因为当现实靠近预计价格时,利润就可以保证了。威玛负责可可的交易,万纳森负责小麦的交易,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保罗·库特勒则带着关于猪腩肉市场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加盟,曾任教于罗格斯大学的计量经济学家肯尼思·迈因肯(Kenneth Meinken)则负责大豆和饲料贸易。威玛希望通过聘请在不同商品方面的专家分散公司在任何一个市场的风险。

威玛往他的可可模型里输入了大量数据。为了在西非的可可种植国家正式通报他们的收成之前预测可可的供货量,他考察了象牙海岸和加纳地区的天气与可可产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跟踪降雨和湿度模式,他可以预测可可收成,从而预测可可的供应量,并最终预测其价格。

创业组里有一个德国人汉斯·基利恩(hans Kilian),他开着路虎汽车在非洲农村转悠,观察可可树,记录可可树豆荚的数量、长度以及各方面状况。可可树和苹果树一样高,一棵树上大约有25个豆荚,因此这个数豆荚的人抱怨数豆荚数得颈部僵硬了。他的路虎经常发生故障,还得费力保护那些用来支付帮他数豆荚的加纳本地工人工钱所需的大量加纳货币。但是,这种努力提供了一种确认或纠正根据天气状况预测可可供应的方法。威玛设计了一种复杂的预测可可价格的模型,现在他有了可以输入这个模型的复杂数据。

然而,老练并不能保证成功。在公司开始运营后不久,美国的玉米地受到了一种叫作“枯萎病”的真菌病的攻击,一些植物专家预测枯萎病将在第二年以更大的规模出现。受这种玉米即将稀缺的预期影响,玉米期货价格开始上扬。面对漫天的使市场恐惧的半科学谣言,威玛和他的同事看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从罗格斯大学聘请了一个在新泽西州做顾问的植物病理学家,他们增加了他的研究预算,报销了他在全国各地参加科学会议的费用。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这个罗格斯大学的病理学家认为枯萎病的问题被夸大了,众多的吓人故事不过是媒体的危言耸听而已。威玛和他的同事欢呼雀跃了:病理学家的结论意味着玉米价格将下调,因此这些交易商开始进入市场大量做空,期待着那个危言耸听的传闻被证明是没有根据的时刻。然后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栏目在常规的越南战事报道后做了一个对玉米枯萎病的特别报告,栏目中特邀了伊利诺伊州的一个植物病理学家,而这个植物病理学家代表着一个玉米种植量大大超过新泽西州的州。他预测玉米将会有灾难性的收成。

威玛和他的同事那个周末没怎么睡觉。他们根据一个病理学家的建议建起了一个玉米市场的巨大空头头寸,但现在有位资历更深的病理学家和他的意见相左。当市场终于在周一开市时,玉米期货的急剧上涨致使交易瞬间停牌,因为商品交易所对每天的波动幅度进行了限制,以遏制价格的极度波动。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出手,在零星的几笔交易之后,价格就达到了停牌限额,威玛和他的朋友们都被套牢了。直到周二,公司才终于找到机会回补空仓,但那时损失已经造成了:该公司2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现在只剩下90万美元。威玛的公司眼看就要崩溃。罗格斯大学病理学家的论断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但这对他们已不是什么安慰:根本没什么玉米枯萎病,而商品公司就在最高价位将空单补回了。

1971年,玉米市场的惨败使商品公司奄奄一息,创始人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影响。威玛不知道他对于另一个愤怒的联合创始人放在他办公室的用来打兔子和野鸡的猎枪到底该多紧张。公司的创始成员有几个想撤资:尽管有复杂的计量模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博士,可威玛和他的团队似乎缺乏萨缪尔森所寻求的高“表现商数”。但威玛有决心,他以前也有过绝处逢生的经历。

当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在一系列押错的赌局中损失了所有的钱,然后他跑到棒球场的露天天台,喝了很多啤酒,想着怎么起死回生。这一次,他是在普林斯顿,“喝酒+棒球”疗法不那么现成,但他不准备退让。他把自己想象成曾经读过的著名小说里的浪漫主人公——以不断的受虐来对抗挫折,在逆境所带来的焦虑和反思中蹒跚前行。他不想放弃有着傍晚时分的垒球和开着花的树的年轻公司。如果那条叫“可可”的狗在失去一条腿后仍然可以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那么可可交易员也可以在损失很大一部分资金后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

商品公司的董事会于1971年7月召开,并同意给威玛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亏损100 000美元,公司就关闭。[36]在接下来的又一次惨败之后,原来的7个专业人士中,有4个离开了公司,包括万纳森。但公司马上就开始起死回生,并为成长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交易公司之一奠定了基础。

1971年的惨败后,威玛着手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理论。他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学家们对建模和数据的信赖:价格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因素,因此,如果你能预测这些因素,你就可以赚钱。但是,经验告诉他要谦逊。对数据的过度信赖可能最终是一个诅咒,只不过培育了一些诱使你建立过大的交易头寸的狂妄之徒。如果商品公司在玉米病虫害问题上只下注于一个稳健的规模,它可能不会被一条晚间新闻吓得马上改变头寸,其结果将会是利润,而不是命悬一线。

威玛的再思考从一种新的冒险方法开始。他现在喜欢说,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就是那些从未全力以赴的聪明的交易员。在清醒的时候,他很可能承认该公司最疯狂的交易员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有同事曾暗示,把风险控制交给威玛负责就和将道路安全交给埃维尔·克尼维尔(evel Knievel)[37]负责一样。

在商品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公司用的是保罗·库特勒设计的风险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用了精密的数学计算,但也过于复杂,难以有效落实。根据库特勒的系统,公司的营运资本都在一起,交易员可以自由地动用,如果他们投资于大且不稳定的头寸,公司就对他们进行罚息。从理论上讲,交易者必须很有信心才会在一个充满动荡的市场下注。但是,玉米病虫害证明,在自我意识很强的公司,自信心惊人地膨胀,职员远远无法了解交易员们实际上没有任何风险控制的市场持有。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库特勒的制度有缺陷,库特勒自己也离开了,威玛开始着手创建一个操作性更强的风险控制系统。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个在当今与商品公司有着渊源的对冲基金里或多或少留存下来的风险控制系统。它基本沿用了琼斯公司使用的部门经理系统:每个交易员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盈利中心,其拥有的资本规模大小反映了以前的业绩。但是,该系统还迫使交易员控制赌注的大小,这对于相对平稳的股市投资无足轻重,但对大宗商品交易却至关重要。

根据管理股票的制度,投资者最多只能借入所买入股票价值的一半,即便他再想借入,其负债率也不可能高于2:1。但是商品期货完全不同,交易员可以只投入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保证金,借入他们头寸价值的绝大部分。因为杠杆效应更大,一次赌错就可以亏损掉大量资金。商品公司的新系统对交易员所持头寸的风险规定了上限,如果交易者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限制将会更多。任何亏损掉最初资本一半的人必须平仓,离开一个月,并得写一份备忘录交给管理层,解释他的失误。

新的风险控制系统与玉米市场惨败后的另一个再思考有关。威玛和他的同事对价格趋势有了全新的发现。当然,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这种趋势不存在,随机漫步的共识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很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不同的看法。但弗兰克·万纳森已经得到由印第安纳一家公司——唐-哈哥特公司(dunn&hargitt)收集整理的商品价格的所有历史数据。离开纳贝斯克前,万纳森曾花了一年时间在唐-哈哥特的数据上,分析了15种商品的每日价格。1970年3月商品公司开业时,他对自己的价格趋势确实存在的结论很满意,而无论学术界如何持反对意见。此外,万纳森设计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交易。他把他的心血结晶叫作专业计算机系统,或TCS,它是对冲基金行业涌现出的大批自动化交易系统中的第一个。[38]

威玛最初怀疑万纳森的项目,他的趋势跟踪的概念似乎过于简单:

买入刚刚上涨的东西,因为它们将继续上涨;卖空刚刚下跌的东西,因为它们将继续下跌。尽管万纳森的程序进了一步,对意味着持久趋势的上涨和没什么意义的上涨加以了区分,但威玛对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大钱表示怀疑。

但是到了1971年夏天,威玛改变了看法:玉米市场的惨败只有一个原因,自动交易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风险控制从一开始就必须编入计算机程序,那样也就没有过度自信的交易员突破其限定的危险。但是,专业计算机系统也证明在预测市场上具有优势。威玛在纳贝斯克公司运转得很好的可可模型在商品公司的第一年就错误地预测了市场,以致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万纳森的关注市场模式,而不是巧克力的消费或降雨量等基本面的趋势跟踪模型,却从公司开业起就一直在带来盈利。

在玉米市场的惨败后,威玛开始把更多的资金投到专业计算机系统,而交易员也对程序的决定有了新的发现。事实上,新的风险控制制度没给他们多少选择的余地,它规定交易员押在趋势上的赌注不能超过资本的十分之一,并且实施控制所使用的趋势是由万纳森的程序鉴别出来的。保罗·萨缪尔森在专业计算机系统上重新投入了大量资金,即使趋势跟踪在学术界没什么地位,也不在自己的研究范畴。

1974年,一位名叫迈克尔·马库斯(Michael Marcus)的年轻人加盟了商品公司。起初,他和威玛对于模范交易员的概念完全不同。他不是专攻某种商品的计量经济学家,甚至连经济学学位都没有。他曾从心理学博士组退学,没有用过电脑,也没怎么学过数学。而且,除了霍斯泰特之外,他是商品公司聘请的第一批没有博士学位的交易员之一。他的到来引起一些争议,但是,当马库斯赚得3位数的回报率时,那些表示怀疑的人马上都不说什么了。在商品公司的10年里,马库斯的资本变成了以前的25倍,有些年份他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所有其他交易员的总和。

马库斯性格极端、安静、控制力极强,这一特质是他的方式在他身上的生动体现。他认为大多数食品有毒,并控制自己的摄入量,他曾经只吃生的蔬菜和水果,结果变得非常消瘦,以至于聘请了一位营养学家兼司机劝说自己回到平衡。马库斯将他的奖金用到奢侈的聚会和异国情调的旅行上。他一度拥有约10处房产,其中一些直到后来他卖掉的时候也没在那里待过一个晚上。他包租了飞机,并将一辆公共汽车改装成房车,里面都是阿谀奉承的随行人员。他与重量级世界冠军上跆拳道课。

不管他的生活方式如何极端,但正是这种极端造就了马库斯的交易奇迹。为了与商品公司初建时的理念一致,他研究了可能导致市场变动的经济基本面。他每天早上带着一个装满市场报告的超大公文包到办公室,那时候还没有“小贴纸”,但马库斯将写得很工整的关键页码记下来用胶带贴上。他仔细研读简讯,查看导致供给和需求变化的基本因素的数据,找出可能改变价格的变化,他将可能威胁到他的投资组合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如果玉米价格上升,小麦价格会不会也上涨?如果天气转冷,哪种农作物将首先受到影响?但为了和弗兰克·万纳森的趋势分析保持一致,马库斯没有局限于价格的基本面因素。他潜心学习价格图表,把那些图表当作投资者心理的反映,尤其关注图表和基本面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如果基本面给了坏消息,但图表显示市场将持续上升,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已经消除了下跌的可能——没有什么会改变这个趋势,市场只可能向上。

马库斯对图表的注意反映了他的经历。他从业早期曾在棉花交易所工作,看着交易员们附和着同事的节奏:有时他们都争相高喊,有时他们筋疲力尽,安静下来。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超出了前一天的最高价,它就很可能会趁势继续上涨,所以马库斯会在临界点大量买入,如果市场走势和他的判断相左,他就利用止损单平仓来保护自己。市场要么快速上涨,要么马库斯退出市场,就像是装好了板冲浪,准备迎接下一波大浪,如果时机不对,就回到水里。马库斯估计他正确的时候不到一半,但他赢得的利润是当他需要平仓时所造成损失的20倍或30倍。

马库斯在形成其投资风格的同时,也和同事之间相互学习以吸取经验教训,所以大家的文化理念趋同。交易员在研究价格图表,找出有利可图的趋势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规律。

市场的底部往往是圆滑的曲线,因为大丰收不仅推动价格下降,而且导致过量商品进入库存,这个存货使得价格低迷持续相当长时间。相反,市场的顶部往往比较尖,如果某种农作物突然短缺,消费量就得大幅下降,导致价格暴涨;但如果下一季收成不错,短缺消失,价格就会迅速回落。但这种模式也因具体商品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猪肚和鸡蛋就以尖底而闻名,这些商品的存储期有限,所以过剩的商品只能投放到市场,而不是转为存货。

商品公司的交易员对投资者心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形成观点,新信息可以被即时处理的观念只是学术界的前提假设之一,和现实没什么关系。信息被投资者逐步消化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市场变动具有趋势性,但市场心理更加微妙,有时候投资者的反应会快些。商品公司的交易员发现,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对市场进行前瞻性判断,他们会对近来的经历做出反应。例如,亏损可能会导致急于抛售,而盈利可能掀起购买狂潮。这种认识导致了对拥堵点的理解,就是使图表上的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前的窄幅波动的地方。当一种商品价格突破其一贯的价格区间,押错赌注的投资者就会出现大幅亏损,因为恐慌,他们将匆匆平仓,使价格更加远离之前的价格区间。这种模式会让霍斯泰特想起拥堵在火车站门边的旅客:他们花很长时间突破瓶颈,不管向哪个方向,但一旦突破,速度往往就会加快。

马库斯的交易风格使威玛对他的公司的初步构想失效。在后来的对冲基金里,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分析员们春风得意。但只要趋势分析能赢得可观的利润,就没有道理沉迷于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威玛起先的资料处理似乎有些吃力不讨好:有这么多的变量决定价格,几乎不可能所有的都弄对;而且,即使都对,你也可能破产,等着市场赶上你。马库斯的表现也颠覆了威玛起初对专业交易员们的信心。如果利润来自利用趋势,那么这场比赛不过就是找出有强烈趋势的商品,在糖或小麦市场没有明显趋势的时候,就根本没必要去浪费时间研究它们。在棉花交易所工作后,马库斯知道“专业”是什么样子,他像新皈依者一样狂热地传播大众化的福音。[39]

马库斯不进行专业化的决心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货币交易这个新领域的先驱。尼克松放弃将美元和黄金挂钩之后,从1972年5月开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用7种自由浮动的货币进行期货交易。马库斯很快看到了将他的市场趋势技巧运用于一个新市场的机会,他的冲浪技巧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投资者的心理可以在货币市场创造如在商品市场中一样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马库斯大约三分之一的交易是货币交易,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二。马库斯在商品公司的同事也开始交易货币,就像公司培育的独立交易员一样。对冲基金的新形式的交易员——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成为中央银行祸害的宏观交易员——开始在普林斯顿农舍不协调的环境中蠢蠢欲动。

马库斯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的政治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下看起来很有用。在某些时期,当政府充好人的时候,市场出现不稳定;但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搞不定情有可原。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实行了价格管制,这种管制与后来的错误的货币管制实质上是一样的:他们制定了拙劣的公共政策,因为这些政策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使投机者如日中天。

尼克松政府将夹板价格固定在每平方英尺110美元,并在坦克入侵通道竖起锥形交通路标标识。当时美国建筑业兴旺,对胶合板的需求量很大,建造商们以远远超过政府规定的价格买入木板。很快,胶合板的仓库就将货送往加拿大然后再送回以避开政府管制,或者他们搞些“附加值服务”,比如将木板上的一个条状碎片刮掉,然后每平方英尺收取150美元。与此同时,不能买到足够木材的建造商们开始在价格未受管制的期货市场购买。由于相信现货市场上人为造成的稀缺将推动期货价格上涨,马库斯购买了大量胶合板期货,后来它们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当1973年初尼克松放弃价格管制时,马库斯赚的钱更多。正如任何自由主义都看到的一样,无能的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货币贬值,因此,只要通过借款大量买入谷物、豆类和金属,交易员就肯定能发财。仅在1974年,咖啡的价格就上涨了25%,水稻价格上涨2/3,白糖价格翻了一倍,任何借钱买入这些商品的人都能赚钱。接着商品价格开始反转,变成同样可以用来赚钱的下降趋势:白糖相对其最高价跌了67%,棉花和橡胶跌了40%,可可下跌超过25%。卡特政府试图刺激经济所造成的通货膨胀使美元相对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了1/3,这些大起大落给新兴的货币期货市场的投机者创造了大量的机会。[40]

1975年初,马库斯瞅准了一个能预测狙击固定汇率来获利的机会,这种做法使对冲基金后来臭名昭著。在他找出违反市场规律的政策过程中,他决定进行一个像尼克松的价格管制一样有诱惑力的干预:沙特阿拉伯的货币盯住美元,不难看出这种“盯住”会有问题。当沙特阿拉伯的出口收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猛增时,它的货币供给会增加,并导致货币升值。当然,货币并不一定非升值不可,沙特阿拉伯可以选择通货膨胀。但是,跟随将接着攻击从英国到泰国各地的盯住汇率的货币投机者的思路,马库斯看到,不管汇率升不升值,贬值都是不可能的。这使得将赌注押在沙特阿拉伯的货币上成为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单向赌博,虽不能保证一定赚钱,但几乎可以保证不会亏钱。因此,马库斯借款大量买入里亚尔,然后高枕无忧。1975年3月,沙特阿拉伯放弃盯住美元并将货币升值,马库斯又大赚了一笔。

截至1970年底,商品公司的成功已引人侧目。对玉米市场失败的记忆已经渐渐淡去,迈克尔·马库斯的趋势分析方式为公司的很多交易员创造了高于50%的回报率,公司的资本从最低点时的不到1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约3 000万美元,在农场的办公室得以扩建,新的大楼投入使用。威玛聘请了新的交易员,每个交易者又聘请了研究人员以分析图表,新的行政工作人员以老前辈们觉得荒谬的速度招进来,尤其是管理费用从交易利润支出以后。但那时利润大得足以掩盖这个问题。

仅在1980年,他们就赚了4 200万美元,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因此,即使在对140名员工发放了1 300万美元的奖金后,威玛的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仍然排名58。威玛安排他的员工及其家属坐头等舱飞到百慕大集体休假,交易员借此机会痛批威玛滥用公款,但他们都知道商品公司是个奇迹。[41]

这个奇迹首先是灵活性的胜利。通过超越经济计量,将重点转到趋势分析,威玛体现了不断在对冲基金历史上出现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甚至在商业历史上也很普遍。创新往往归因于在大学和科研所盛行的理论,因此,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是硅谷的创意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也支撑着制药业的创新研究。但事实是,相对于学术上的重大突破来说,创新更依赖于普通的反复实验,更依赖于支持可行的东西的意愿,而不是其理论基础。即使是在研究可以成功直接转化为商业计划的金融业,反复实验依然是关键。

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本着图表分析能使他准确预测大盘走势的期望开始创业,结果证明根本行不通,不过他即兴发明的奖励选股者的新系统使他获得了成功。斯坦哈特、范恩和博考维奇本是证券分析师,但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额交易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偏重。

和迈克尔·斯坦哈特他们三个的公司差不多,商品公司受益于这种适合20世纪70年代的方法。金融市场是个将想要避免风险的人和想冒险赚取收益的人相匹配的机制,是保险寻求者到保险销售者的转移。在20世纪60年代,寻求保险以抵御商品价格波动的人并不多。政府对农产品设定了最低价格,但产品剩余阻止价格上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员在大豆交易区的台阶上靠看报纸打发时间。但在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时期,新的食品价格的波动使大家抢着买保险:食品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食品种植者利用期货市场对价格下跌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同样,新的汇率波动也使得大家争相对货币进行套期保值,跨国公司恍然大悟到美元的升值和贬值能够使他们的业绩付之东流。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额迅速上升,交易区的交易员再也没时间浪费在看报纸上。

这种保险寻求者的大量涌现必定带给保险销售者利润,也就是带给投机者利润。农场主和食品公司买卖期货是因为他们需要规避风险,而不是因为他们对价格的走势有什么高深的看法,而确实有这种看法的投机者必然会在与他们的交易中占到主动权。此外,投机者赚取的利润非常可观,因为他们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小。交易所对投机者可以购买的合约份数进行了限制,从而限制了“保险”的供给和人为地抬高价格。商品公司将人为短缺所带来的保费增加的部分收入囊中,然后再找另外的方式赚钱。它通过与批发商进行场外交易绕开了交易所的限制。

保险寻求者的大幅增加和一些巧妙的擦边球部分地解释了商品公司的成功。但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转换到趋势分析。通过开发他的专业计算机系统以及事实证明相信随机漫步的人有多么失误,弗兰克·万纳森鼓励公司聘请迈克尔·马库斯之类的趋势分析者,并将他的基本面与图表分析的组合技术规则差不多确立为公司信条。多年以后,金融学术界认同了万纳森的发现。

1986年,发表于著名的《金融杂志》( Journal of Finance)的一篇文章发现,利用货币市场趋势可以赚取可观的利润,1988年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在商品市场及货币期货市场同样如此。有趣的是有些研究结果得到了印证。1988年论文的作者之一斯科特·欧文(Scott Irwin)在和丹尼斯·唐偶遇后开始了他的调查,丹尼斯·唐的唐-哈哥特公司曾给万纳森提供了用来建立专业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在研究考察了万纳森在近20年前分析过的同一价格系列数据后,欧文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977年,迈克尔·马库斯在一个财经媒体上刊登广告招聘一名助理交易员。应聘的是个看起来不大可能的从哈佛大学博士组辍学的人,当时他在做出租车兼职司机。当这个候选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马库斯就看中了。马库斯拿起电话打给威玛。“海默,”他兴奋地说,“商品公司的下一任总裁就在我办公室。”这个候选人就是布鲁斯·科夫勒(Bruce kovner),威玛明白马库斯为什么兴奋。

这位年轻人高大挺拔,有着硕大的脑袋和浓密的头发,他表现得十分自信,而且轻松自然,他的知识范围更是惊人。他曾是哈佛大学政治科学家圈的一分子,这个圈子包括詹姆斯·威尔森(James Q.Wilson)和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他有段时间曾全日制学习音乐;他曾参加过许多政治运动;他还当过《评论》( Commentary)的自由撰稿人,文章内容涉及音乐以及经济增长的目的。而交易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想学的另外一件事。由于受到和一位朋友谈话的鼓动,他研究了期货市场,并把从信用卡借来的3 000美元变成了22 000美元。

马库斯和威玛提到一些金融书籍想考考这位准助理交易员,从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的历史经典著作《大癫狂》(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谈起,到当代时事点评,科夫勒读过的比他们的还多。威玛回忆说:“我真的很看重他知识面的丰富,布鲁斯连卡祖笛都擅长。”科夫勒很快受聘,不是作为助理,而是作为一名交易员。

科夫勒与马库斯和威玛的相遇造就了对冲基金历史上最辉煌的职业生涯。在接下来的10年里,科夫勒的收益率平均每年为80%。他创办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卡克斯顿对冲基金(Caxton Corporation),他也经常出现在艺术和政治领域。通过他领导的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和他支持的纽约《太阳报》,他成了保守运动的教父。他担任茱莉亚音乐学院(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的主席,赞助创造出《圣经》插图本的艺术家在所罗门王的图像中加入科夫勒的版画。当科夫勒离婚后需要一个单身公寓时,他将曼哈顿的国际摄影中心变成私人住宅。该建筑有一个存放科夫勒收藏的珍稀书籍的储藏室,以及一个相当于防辐射防空洞两倍面积的书房。

曾学过心理学的迈克尔·马库斯早就注意到了科夫勒的一些特点:

他有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力量,使他与他的同事不同。科夫勒知道如何克服精力不集中,他对他的交易从不多想,也没有失眠问题。其他交易者可能赚钱快,但亏钱也快,科夫勒的表现很稳定,而且他性格淡定。有一次,科夫勒在一笔白银的头寸上亏损严重,遭受到那种损失的交易员多数会难过得在浴室呕吐,可就在那一天,他还参加了行政会议,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和许多交易员不同,科夫勒兼具对市场的感觉和少有的调用人才的能力。他雇用数名助理跟踪数字并制成图表,而且绝不多付他们一分钱。他可以从普通人中辨别出最好的。他聘请了一个以前做图书管理员的人监察利率和黄金期货的关系,每当出现一个异常信号,这个图书管理员就会索取回报,这个方法总是带来可观的利润。与此同时,科夫勒善于从威玛手里拿到钱,常常引起同事们的不满。科夫勒有时会拿公司的预算来支付他助手的工资,而不是自己掏腰包;有时他会说服威玛额外分配钱给他根据他们的想法进行交易,而不是从自己的资金里预留。根据首席财务官欧文·罗森布鲁姆(Irwin rosenblum)的判断,布鲁斯·科夫勒在商品公司积累的财富比公司任何人都多。

科夫勒结合了基本面分析和图表分析,这证实了从威玛预想的模型驱动研究的转轨。[42]对于迈克尔·马库斯来说,图表有时更重要。的确,科夫勒曾经说过,最有利可图的机会出现在没有基本面信息的时候。如果市场表现正常,在窄幅内波动,没有明确理由的突破就是一个可以跟进的机会。这意味着某些内部人士从什么地方获悉了还不为市场所知的内幕信息,如果你跟着内部人士,你就会在消息公开前下手。

有一次科夫勒和马库斯对美元毫无道理地坚挺投注,一旦认为内部人士听到了重要消息的风声,他们就立即出手,那个周末,卡特总统宣布了支持美元计划。如果他们等到官方消息正式宣布,也就是说,如果威玛预想的方式——根据基本数据进行交易,他们将一败涂地。

1981年科夫勒和他的助理罗伊·伦诺克斯(roy Lennox)意外地发现了后来成为对冲基金主打的一种策略。他们寻找那些将来成本远低于现在成本的货币,以很划算的远期汇率买入。多数人觉得这样赚不到什么,如果远期汇率降低,那是因为货币可能贬值。但科夫勒和伦诺克斯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低远期汇率通常意味着高利率。如果西班牙银行支付储户7%的利息,现货市场比塞塔的价值将比一年期远期市场高7%,所以,远期市场的折扣是对买家错过收取利息的机会所做的补偿。远期市场上的大幅折扣根本不是货币贬值的信号,而是货币要升值的迹象,因为高利率可能会压低通货膨胀,吸引资本流入国内。在接下来的约10年里,科夫勒和伦诺克斯买入有大幅折扣的货币远期,卖出折扣小的货币远期。在对手效仿之前,这种“套利交易”的利润都相当可观。

科夫勒的成功是商品公司全盛时期的尾声。当关于公司利润的消息传到华尔街其他人的耳朵时,威玛发现自己面临着严峻挑战。纽约经纪商接近他的顶尖交易员,要求把他们客户的资金直接交给顶尖交易员;他们极力劝说像马库斯和科夫勒这样的人设立像威玛公司构架的对冲基金。威玛起初反对,但交易者占了上风,老板在商品公司支出如此巨额的管理费,以至于交易员们早想自立门户,而现在华尔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营运资本的另一个来源,外加接受这些资本的丰厚费用。经过一番内部争论之后,交易员决定走自己的路,很快,科夫勒就管理了华尔街数百万美元的现金。他的交易助理队伍扩展到他在掌管一个国中之国的程度。到1983年科夫勒脱离公司开办卡克斯顿对冲基金时,虽然名义上没有,但他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对冲基金巨头,他获得了神秘的、通过杠杆效应放大的、令人羡慕的成功。

与此同时,两个年轻的期货交易者正在崛起。后文将讲到的保罗·都铎·琼斯和路易士·培根都从商品公司获得创业资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从曼哈顿乘直升机抵达普林斯顿,出席交易员的宴会。琼斯和培根都从商品公司学到东西,交流对趋势和图表模式的看法,并采用其风险控制程序。培根最后聘请了商品公司的高级行政官伊莱恩·克罗克做他的对冲基金——摩尔资本管理公司的主席。但是,培根过于独立,不适合威玛的公司,而琼斯也拒绝了工作机会,他很高兴从商品公司拿到创业资本,但他不想加入这个公司。顶尖交易员的外流加上威玛的大手大脚使公司陷入危机,1984年的内部暴动迫使威玛承诺减少管理费用,重回“简单的生活”。[43]商品公司再也没有重振雄风。历史的重心开始转移:从威玛转到一帮年轻人,从普林斯顿的悠闲舒适转到纽约对冲基金的新一代。

 

前言:

股票要赚钱,除了手中的股票是一只好股,有上涨的可能外,还有就是一个好的买卖点也很重要。用波段操作来解释就是,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在越低 的点买入成本就越少,越高的点卖出就赚的越多。关于选股,市场上流传着一句话很有名的叫做:选股如选妻。当然这是很不全面的,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选股的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大多 数时间的操作基本上是冲动性的、无序的、盲目的,介入个股也是随意性很大,道听途说、自以为是、一厢情愿、轻率跟风等等,都是常见的现象。接下来跟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选股神技,希望大家可以学以致用。

选股有条件的

条件1、不同的大势有不同的选择。升势的时候选择板块类的个股;盘整的时候突破的个股比较好;跌势的时候我是不会做板块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龙头股以外的个股也不会跟着被带上来。

条件2、尽量在尾盘买。这样一天的图形做完了,可以简单的看出我们的意图而不会被迷惑。

条件3、不要被大阳线吓倒。涨幅居前的股票总有几只在明、后天还会好的。

条件4、参考大盘。大盘的分析比个股简单的多,牛市阳多阴长,熊市阴多阳长。

条件5、不要相信越跌越买的言论。经过风险的量化可以发现,越跌越买比越涨越买的风险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损位,果断卖出。

 一、W底,五日均线选股法

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相交叉常常成为我们选股和判断一只股票上涨的依据,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大家发现往往不是很准确,经常通过该依据买入就被套住,然后刚刚一卖出,就上涨,其实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需要其他一些相关的指标及形态相配合成功率才会更高的。

操作要求:

1、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且最好是第二次或第三次金叉的时候买进

2、MACD也同样的出现了2次金叉

3、MACD最好是发出了底背离的信号

4、在第二次金叉的时候,需有成交量的配合

5、如果第二次金叉的时候同时突破30日均线效果更佳

6、如果在出现量叉就更好

7、该方法适用于反弹行情

情况一:金叉后突破30日均线

情况二:MACD底背离,两次金叉

情形三:MACD和5日均线双重两次金叉

二、“立桩量”回档支撑,阴线买入

形态描述:突然一天,一根巨量腾空而起,当股价运行到一定高点,随后展开横盘整理,待10日均线慢慢跟上之时,此时会有一根阴线踩10日均线,阴线买入,第二天或第三天,往往会再次以大阳线突破。

要领:

1、阴线买入,一定要等10日均线过来(股价回到10日均线)再买,不要着急买入。

2、盘中的阴线也算阴线,很多时候是以下影线方式确认10日均线。

3、强势洗盘,一般不会到10日均线,因此要十日均线加几分钱买入。

4、注意成交量,突破放量,整理缩量。

5、最好是相对底部突破的股票成功率更高,对于相对高位盘整不参与。

6、同样适用周线和月线。

实战案例:

三、“巨量跳空”回档支撑,均线买入

形态描述:股价脱离底部,突然一天,巨量跳空而起,紧接着股价在近日内回踩,待5日(或10日)均线慢慢跟上之时,此时会有一根阴线踩5日(或10日)均线,盘中阴线也算,当日买入,第二天或第三天,往往会再次以大阳线突破。

要领:

1、阴线买入,一定要等5日均线过来(强势股很难回到10日均线)再买,不要着急买入。

2、盘中的阴线也算阴线,很多时候是以下影线方式确认5日均线。

3、强势洗盘,一般不会到10日均线,因此要5日(或10日)均线买入。

4、注意成交量,突破放量,整理缩量(放量也行,是在吸筹)。

5、最好是相对底部突破的股票成功率更高,对于相对高位盘整不参与。

6、同样适用周线和月线。

实战案例:

四、四阴收阳买入法

1,个股处在上升通道中,中期趋势线60均线向上。

2,个股经过一波或几波上涨后,回调整理,连续跌四天以上,跌破5日,10日,20日,甚至60均线。

2,对应成交量却是持续萎缩的阴量。

3,等到第五天,经验丰富的短线高手如果盘中就预测当日会收阳K,临盘必须果断买入;对于一些新手如果盘中看不准受阴还是收阳,则等到收盘前5分钟等结果明确在做决策!

4,如果第5天还是收阴,则我们继续关注,机会是跌出来的,越跌机会越大,总有收阳一天。随便送你一个秘诀:牛市中个股要是连跌五天,闭眼买进,短线成功达80%以上!

5,四阴收阳买入法只适合于牛市,不能在绵绵阴跌的熊市中用!

实战案例:

炒股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为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个人投资者入股市也是这样的,入市之初,对股市心怀好奇,懵懵懂懂,小马乍行,对仓位控制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但是坚定的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通常情况下,非全仓即空仓,看好哪个可以全情投入,至于是投一个还是十个根本不在考虑范围。有可能靠这种大开大合,什么热追什么,没准儿投资者先期会取得大幅盈利,但最终运气会用尽。直到口袋缩水大半,新韭菜被割的遍体鳞伤,方才醒悟这么经常性的一把梭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开始真正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仓位控制问题。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这个阶段,投资者逐渐开始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与学习。看图说话是必须的,趋势理论,价值投资也要懂一些才行。仓位嘛?分五档!要不就分四档!大师说了,最多不超过五只,回头还得控制住,得留30%现金备用呢,别一激动再都扔进去。可是不对呀,还是赔钱,那只当时肯定赚钱,全仓就好了;那只买完就跌,赶紧卖了,等趋势走好再接回来;那只分十八档买的,结果越追越高,赚的最后都赔进去了;那只最惨,买完就熊市,越买越跌,深套,下回再有这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止损;那只赔钱最少,感觉盘面不好,马上就卖出了;就那只是赚钱的,可惜没敢多买。

这个时期是最熬人的,很多投资者终生都走不出去。很多人由此对仓位控制产生了各种心理偏见,可以归纳到各类心理学效应。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由新韭菜成长为老韭菜,一些惨痛的赔钱经历和教训久久不能遗忘,定格为固化在头脑中的不靠谱经验。但还是有很少一部分人,没有乱,开始用心研究仓位控制的意义,准备走上自由运用手中资金的道路。

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极少数投资者走到这一步,已经将各种经验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仓位控制思想。资金的使用上可以按照不同情况,不同标的进行自由组合,做不同的适配,而不拘泥于固定的长中短仓,或者必须限制的3只或者10只,更加不会稀里糊涂,不分青红皂白的沉淀一部分资金放在证券账户里。

炒股,全天下最具魅力的行当,这个行当愚蠢的人干不了,偷懒的人干不了,心智不健全的人干不了,太过聪明的人干不了,喜欢赌博的人也干不了!大智若愚是股市最喜欢的人!

我是老刘,虽然我没有陪你看星辰大海,没有陪你看夏日的晚霞,但是我可以将你送到成功的彼岸。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样的炒股干货,感谢你的点赞,我们股海一起前行!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601688还有股票在线看盘

下一篇:炒股软件排行榜前十名手机跟中国炒股软件排行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