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散户炒股实录和散户炒股如何赚钱

2024-04-23 10:18分类:投资策略 阅读:

我做交易十五年了,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就是对交易圣杯的期待,也是想着不劳而获,通过这个秘密可以大赚特赚。

但我自己是经历过这个时期的,经历过亏损,也经历过盈利,所以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交易中没有什么圣杯,但是有一些认知上的技巧,这些技巧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明白,但明白过来的人就很容易走出这种思维困局。

我自己是花了大概两年左右的时间,复盘了我见过的所有技术指标,指标组合,所有交易策略,所有我在交易上的疑惑,才真正看清了交易的全貌。看清之后再对策略细节进行调整,才走到了盈利这一步。

今天我就非常精炼地说一下,我认为交易中最核心的3个点吧,希望可以给你们的交易认知带来启发。

核心1:风险控制。

很多人之所以就是做不到盈利,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而是没把风控放在心上。在金融市场,首先就得考虑怎么才能不亏钱,才能考虑怎么赚钱,大部分人都是反着来。

因为没人想亏钱呀,大家都想赚钱,所以大家都不控制风险,盈利的时候收入30%,亏损的时候亏掉100%,那长期下来怎么赚钱?

风控就像一家企业的财务管理,如果你把杠杆设置得太高,又没把风控做好,那么你的企业一定会出现经营风险和债务违约,最终资不抵债,倒闭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所以做交易首要考虑就是风控,风控也是有技巧的,范围太大会超出你的承受能力,范围太小,仓位太小盈利也会很有限,就失去了投机交易的意义,所以需要多次测试自己的风控承受范围。

怎么测试呢?我是建议拿模拟盘。

每个交易软件都有自己的模拟盘,一般都是免费的,100%模拟未来的行情。这时候你就可以设置自己真实想投入的钱,然后测试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风控策略,看一下长期下来,盈利你满不满意,亏损的时候,金额你难不难受?就慢慢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值,就可以找到这个“风控心理范围”。

核心2:交易系统。

有交易系统的概念是源于一些交易类的书籍,以及曾经参加过的一些培训,基本市面上比较好的交易类书籍里都有提到交易系统,比如《以交易为生》《海龟交易法则》《澄明之境》《趋势交易法》等等,都讲到了很多交易系统的逻辑和方法。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认知。

很多人找交易圣杯就是卡在这个步骤,因为交易系统就是由指标组成的,很多人就是执迷于寻找一个神奇的指标,或者一套神奇的交易系统,可以只盈利不亏损,可以做到大赚特赚爆赚,却无法接受指标和系统的不完美。

交易系统就是有赚有亏的,我们要追求的是多赚少亏,而不是只赚不亏,这是第一个认知。第二个认知就是,很多人只进行了短暂的测试或复盘,就认定了交易系统的盈利能力,这是走了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的误区,这个认知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你可以根据你自己能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包括网上,包括书籍,包括别人嘴里,先有了一个交易系统的雏形,然后开始做长期的复盘测试,调整交易系统的细节参数,了解系统的盈亏表现,以及风控的调整,之后再进入实战。

先放弃掉对于持续暴利的贪念,放弃掉追求完美圣杯的执念,才能真正有走到盈利的可能性。

核心3:心态的把控。

其实咱们人性上有很多不好的点,包括贪婪,趋利避害,对未知的恐惧,对违反自己认知的愤怒,对做不到的事情感到焦虑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在交易中都会被无限放大,就会非常大程度上地影响到我们的判断。

当自己的理智被情绪吞噬之后,交易的行为一定会走形,就跟赌徒没啥两样了,这些我都经历过,后来醒了之后才发现,被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掌控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之前也提到过多次,绝大部分心理问题还是源自于技术的不完善。

就像你去参加高考,平时好好学习,做题海战术,80%的题你都碰到过,高考中你还会慌吗?即便一些难度很大的大题你不会,考个中上水平的成绩也是很容易的。

很多人考不好交易这场试就是因为题做得不够多,平时也不好好练习,什么都没准备就上场了,到考试中每个题都不会,你不慌谁慌?

所以我们平时就把交易系统做大量的复盘和模拟盘测试,把能遇到的行情都经历一遍,把系统的细节做绝对分类,这样对交易系统的盈利表现才会有信心,才能更好地控制住交易中的情绪波动。

同时,平时也可以做一些情绪上的训练,比如训练自己长期坚持一件事,像跑步呀,练字呀,减肥呀,非常考验意志力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这样对自己的自律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者,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多看一些哲学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培养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全局意识,做交易的人大多数喜欢谈“道”,就是因为书读多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很不一样,会有很多全新的理解,你们可以尝试看看。

这几个点就是我觉得交易中最核心的内容,三个思维连成一体,风控做好了,交易技术精进了,交易思维提升了,交易才能做得好。

炒股十五年,从大亏到养家,牢记这十二种低吸要诀,浓缩了我多年炒股的精华,可以助你把握理想的低点。学懂后跟庄吃肉易如反掌。

众所周知,想让资金实现短时间快速增值,必然是短线操作。而最终决定能不能盈利的,就是你的买卖时机了,入场时机更是其重点。如想在操作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吃上最肥美的大肉,以下这5种低吸要点先牢牢记住了!

1、若一只股票基本面极差,就不该成为抄底的目标,即使出现超跌反弹,但力度不会太大;

2、想要做到稳健抄底,应该看长做短,通过周、日是否是相对的低位的支撑,再通过60分钟或者分时寻找介入点;

3、抄底的同时做好止损的准备,既然想博反弹,一旦出错要立即做好撤出的准备,该止损时一定要止损,不要因小失大;

4、抄底不要马上就全仓,应该分批进行。因为这作为试仓,没人知道这里是不是绝对底部,底部信号可能会出现多次,所以应该选择分批买入,当趋势反转,这时候再进行加仓;

5、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成交量不断萎缩,股价跌跌不休,说明无人买入,当成交量缩量到一定位置,股价不再下跌,说明无人做空了,这是一旦成交量出现连续放大,说明有主力进场,这时再去抄底也不迟。

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整理了一套低吸要诀,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在股市中节节高升。

十二种低吸要诀整理总结出股市9张交易思维导图,学习总纲,建议收藏

下面笔者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方法、板块轮动和股市各类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希望股友们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想要学习的方法,帮助大家建立清晰有效的交易系统。

(注意:导图这里被压缩,如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

3、均线

4、切线

5、指标

6、股市统计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各色骗局

炒股15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开窍前,难如登天,开窍后,如鱼得水。我总结出7条理念,可值千金!既是人生经验,也是炒股心得!看完一定让你茅塞顿开、少走弯路!

炒股铁律

1、做好自己。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能听风就是雨。每个人炒股的结果是自己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在交易市场上,我们交易的就是思想和认识。有句话说的好,有钱的都低调,闷声发大财。我们不需要过多解释和狡辩,做好自己。

2、有计划买有计划卖。有逻辑、有目的,不能凭借第六感去选去买,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顾头不顾尾,制定策略,有前瞻性。

3、注重学习而非买卖点。关注底层逻辑而不是对买卖点或者个股穷追不舍,要把目光放长远,提高自己的能力。

4、不抱怨。行情有好有坏,行情好的时侯注意把握节奏,行情不好那就歇一歇,要知道在错误的时间是很难做好事情的,趁此机会多思考。出现失误的时候,也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埋怨,不要内耗!

5、注意环境。技术面讲究大势所趋,趋势的形成是多方合力、不断演化产生的结果,只要形成就很难轻易改变。

6、建立属于自己的能力圈。坚持钻研几个股票或者某个行业板块,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如一日练习研究同一个东西,不精也得精呀!不要哪个行情好就冲。比如你学的是人工智能,那就可以选择你擅长的人工智能板块。

7、学会总结。听过的课、看过的书、失败的经历、成功的经验,这些都需要消化吸收,从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模式,同时要看到结果后面的过程逻辑。失败不可怕,但要注意不被情绪控制,做好情绪管理,调整心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事风格和擅长的炒股方法体系。

技术是生存之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小博大是投资的真正魅力,拿住有把握的利润是理财之根本!觉得喜欢的话点赞关注笔者,持续分享股市干货,一起领略股市的奥妙!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利股票大涨长红!

 

美股,世间最绚烂的金融舞台。

200年来,各路流派的投资者在这叱咤风云,笑傲股坛,留下了数不清的交易记录和事迹。

谁是胜者?谁是败者?

胜者因何而胜,败者又因何而败?

第一个百年,先后有三个流派的代表攀上了浪潮之巅,成为最顶尖的弄潮儿。

但他们的结局却是如此迥异。

美国独立于1776年,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它迅速的繁荣起来,成为新大陆上最生机勃勃的国家。

这一切都归因于华盛顿、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等先贤的努力。

尤其是汉密尔顿,这位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以英国的金融制度为模板并加以改进,一手创建了美国先进的金融体系。

其金融体系由五根支柱构成,分别是货币、银行、国债、税收、贸易。

五根支柱环环相扣,统一货币降低了交易成本,贸易政策扩大了市场需求,银行、国债和税收则是加杠杆的工具。

在这些金融工具的刺激下,到1794年,美国已经在欧洲市场获得了最高的信用等级,它的债券能够以10%的溢价出售。

1792-1817年,美国的联邦税收在25年内增长了9倍。

于是,第一轮大牛市出现了。

这轮牛市的领涨板块是银行股,事实上,当时可上市交易的股票还非常少,大部分是银行股。

1790年,只有3只州立银行的股票,1800年增加到29只银行和保险股,以及大量的国债、州政府债券。

最受关注的是美国银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它的市值高达1000万美元,被认为是美国第一只蓝筹股。

它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政府持有20%的股份,1791年由汉密尔顿在费城成立。

当时的美国,华盛顿还没建成,纽约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港口。

费城,既是临时首都,也是金融中心,美国的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交所,都在这里成立。

美国的证交所和股市,并不是汉密尔顿关注的重点,甚至都不是政府成立的。

它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因此充满了自由和混乱。

开始的时候,人们在咖啡屋买卖股票,由于交易量太少,经纪人都是兼职的,咖啡屋只能靠卖食物和饮料赚钱。

直到1790年代初,在费城、纽约、波士顿等大城市,才陆续出现了区域性的股票拍卖中心。

1791年春天,美国银行上市公开发售,新股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卖光,随后股价一路攀升,标志着美国第一轮大牛市的轰轰烈烈展开。

这轮牛市中最受瞩目的人物,叫威廉·杜尔。

杜尔的妻子,和汉密尔顿的妻子是表亲关系,凭着这份关系,他官运亨通,坐到了财政部部长助理的位子上。

这个位子,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几乎就是为“内幕交易者”而生的。

比如市场传言美国银行要收购纽约银行的时候,纽约银行的股票大幅上涨,而早在传言散布之前,杜尔便进行了精准买入。

后来,又有传言纽约银行要和纽约州百万银行合并,以在被美国银行收购前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于是人们又一窝蜂的涌去买入纽约州百万银行的股票。

自然,在这些传言发生之前,杜尔都“料事如神”的提早进行了布局。

这种“股神”能力,让杜尔大出风头,一堆有钱人追在他屁股后面,请他帮忙炒股。

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亨利·诺克斯、纽约富商亚历山大·麦科姆、沃尔特·利文斯顿等人,都给他投了大笔钱。

这也让杜尔成了早期美国最有钱的人之一,据说其豪宅奢华的像欧洲王室一般,有穿着制服的仆人服侍,每一顿饭要饮用多达15种以上的酒。

钱来得太快,以及不加节制的欲望让杜尔变得疯狂,他开始到处借钱上杠杆,甚至挪用了财政部的公款23.8万美元。

但我们知道,任何牛市都会结束,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当牛市结束,股市忽然暴跌,最悲惨的就是那些上了杠杆的投机者。

杜尔虽然是财政部长助理,美国内幕交易者的祖宗,但没有任何人提早告知他熊市将会出现,泡沫将会破灭。

于是,很快他就破产了,随后贪污案东窗事发,最终在监狱里了结余生。

那些跟随他炒股的人,包括沃尔特·利文斯顿、亚历山大·麦科姆等富商名流,也纷纷破产入狱。

内幕交易这条捷径,看似最短,赚钱最快,但指向的通常是牢房。

杰斐逊总统离任后,美国经历了第二次美英战争(1812-1815)的打击,华盛顿、费城、纽约等大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片萧条。

以纽约为例,战争前后被英军占领了七年之久,整个曼哈顿地区被大火烧成废墟,人口减少了一大半,无数商人被迫逃离。

但没想到,战争结束后,纽约和美国都迅速的恢复了繁荣。

纽约更是在1820-30年代超过了费城,跃升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改变这一切的关键,是西部大开发和运河热潮的出现。

建国初期,美国只有东部十三州,大城市普遍沿港湾建立,由于缺乏内陆腹地,和交通技术的落后,这些城市的辐射能力是相当弱的。

1770年的时候,费城作为最大港口,年进口商品也只有4.7万吨。

其它城市,波士顿进口3.8万吨,查尔斯顿进口2.8万吨,而纽约仅仅进口了2.5万吨,排名第四。

随后,在杰斐逊等总统的努力下,美国先后从英国、法国手中获得了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广大的西部地区。

这些地方沃野千里、矿产丰富,很快人口便大量流入,成为驱动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发动机。

不过,这种潜力要释放出来,还面临着交通成本的制约。

当时的美国,由于缺乏东西向的大河,因此长途运输主要靠马车,但路况糟糕,导致运输成本极高。

这样就使得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只能在本地消费,无法运到东部的发达地区销售或出口。

1817-1825年,门罗总统任内,进行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基建大开发,他拨出巨款修建了国家公路骨干网,还鼓励开凿运河,促进各地的经济联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时任纽约州长主导修建的伊利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584公里,从五大湖区的伊利湖出发,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修建83道水闸,穿过缺口连接上莫霍克河、哈德逊河,从纽约进入大西洋。

这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标志性工程,修建历时八年,耗资超过700万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1825年运河建成后,当年就有大约1.3万艘船只穿行,税收收入大幅超过了债务成本。

西部丰富的农产品被大量运输到纽约中转,出口到世界各地,运输成本下降到了原来的20分之一,时间缩短到三分之一。

纽约的人口开始爆炸性增长,1820年,纽约人口12万人,跟费城差不多,到1860年,纽约人口增长到108万人,相当于费城的两倍。

1800年时,经纽约进口的商品只占美国的9%,到1860年,这个比例跃升至62%。

纽约很快变成了19世纪最令世界瞩目的新兴大都会,郊区以每年两个街区的速度向北部扩散。

这件事情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推动了纽约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造就了美国经济的巨大繁荣,也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和新一轮大牛市。

这波运河股的炒作热,跟后世许多技术革命的炒作路径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是运河股上市,往往能获得3-1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

只要股票名字中带有“运河”这个单词,股价就能被爆炒一轮,管它实际回报如何;

更有些运河股,实际上仅仅处于“募资修建期”,虽然招股说明书被包装得光彩夺目,但结局往往难以预料。

比如当时一家叫切萨皮克和俄亥俄运河的公司,计划在伊利运河的南边修建另一条运河,争夺前景巨大的市场。

但由于修建运河的过程中遇到无数工程上的难题,结果该项目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到1827年,该工程的预算上升至2200万美元,是伊利运河成本的3倍以上,最终烂尾。

当然,在熊市到来和业绩困境出现之前,这些由经济繁荣+想象力支撑的股票,仍然会被爆炒一轮,成为投机者热衷的对象。

这轮牛市的代表人物是雅各布·利特尔,美股的第一代投机大师。

利特尔跟杜尔不同,没有任何政府关系,纯靠自身的能力来赚钱,因此更受不明真相的散户们的追捧。

他也不懂产业,不懂经济,他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坐庄。

利特尔原本是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纪人,1822年离职创业,在华尔街的一个地下办公室租了个单间,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

渐渐的,他拥有了一批客户,然后将这些客户的资金聚集起来,发挥“团购”的力量去炒股。

当时美股上出现了很多炒股的技术,比如卖空、洗盘、对敲、逼空,指的都是坐庄者通过快速交易,制造某种假象,使得股价按照他们的意图或者大跌,或者持续上涨,最终获利。

由于股价被高度操纵,他的获利机会自然大大超过普通的小散户,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利特尔最热衷的股票是莫里斯运河,这只股票显然不如伊利运河的基本面好,只是一只小盘股,业绩也很差,1840年代就停牌退市了。

但在坐庄者眼里,这恰恰是最好的对象:盘子越小,坐庄成本越低。

1834年的牛市中,利特尔曾进行了一次惊天交易,他以10美元的平均价格大幅买进莫里斯运河的股票,将这只股票的几乎所有流通股都买断了。

结果,在一个月之内,莫里斯运河的股价飞涨,达到每股185美元,涨了18倍,令整个市场为之震惊。

利用这种能力,利特尔在美股市场上纵横了20多年,他曾三次破产,又三次站起来,成为无数交易员崇拜的教父级人物。

直到1857年的大崩盘,他第四次破产后,才从此一蹶不振。

是的,即使是如此厉害的投机大师,最终的结局仍然是破产,这实在是个残酷的事实。

关键的原因在于,利特尔在牛市中虽然能够组织起来大量的资金,操纵股价,拥有似乎是呼风唤雨的能力。

但他,没有能力阻挡熊市的暴跌。

当熊市出现的时候,所有投资者都在甩卖,坐庄者即使完全买断了某只股票的流通股,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找不到愿意高价接盘的对象了,只要想卖出,就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价格。

这时候,他所有的金融魔术,都消失了。

他成为了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个拿着花的人,那个被众人嘲笑的傻瓜。

庞大的坐庄资金没法快速退出,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账户缩水,客户大量赎回,资金链断裂,破产。

如果牛市很快回来,利用之前建立起的名气,尽快回笼客户,他还有机会重生。

而一旦熊市漫长,或多次破产,名气渐失,结局就不可预料了。

1830-1850年代,美股市场动荡不宁,由于杰克逊总统撤销了中央银行,打击投机,加上黑奴问题日趋严重,南北内战爆发,导致股市波动剧烈,经常性暴跌。

而每一次暴跌,都让利特尔破产,让他的名气无可挽回的丧失殆尽。

你看,坐庄交易这条捷径,看似更科学,赚钱更可控,命运指向的却是破产。

意不意外?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再一次繁荣起来,并第一次令世界刮目相看。

美国,从此渐渐成为世界产业革命的中心。

交通方面,铁路超过了运河,成为19世纪下半叶最让人兴奋的新产业。

铁路的速度更快,单位修建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它的可通达性和规模效应要更强。

适合开挖运河的地段是有限的,要在平坦的、河网较多、降雨丰富的地区,开挖运河才有经济性。

满足这些条件的地区,在大陆上往往不到10%面积。

铁路则不一样,除了极少数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不适合修建铁路,在几乎所有人类聚居的地方,都可以通过铁路连接起来。

因此,铁路成为了十九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它把无数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让人和货物快速流动、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

在铁路出现以前,由于区域性市场的需求量很小,许多工业品都是手工生产;

但铁路出现以后,工业品开始全球化销售,从此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变得迅速普及,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19世纪的铁路网,跟21世纪的互联网是如此相似,都深深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铁路的修建成本虽然低于运河,但由于可覆盖规模实在太庞大了,导致它对各种钢铁、机械、煤炭产品的需求极其巨大,又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繁荣。

1830年代,美国建成了1000英里的铁路,1840年代,增加到3000英里,1850年代,达到1万英里,1860年代,扩张到5万英里。

可以看到,1860年代是美国铁路迈向普及化的拐点,到1890年代,这个数字被改写为19万英里。

这几十年里,美国社会资本的超过一半都被投入在了铁路产业链上。

另一个重要的赛道,则是通信方面,电报和电话相继出现了。

电报出现的更早,类似运河的意义,电话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影响力可堪比铁路。

但无论是电报还是电话,其对传统信息效率的提升,都是革命性的。

这些技术,不仅带来了效率的提升,还带来了集中度的提升,制造业、金融业,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以金融业为例:

电报出现以前,远距离信息的传播是很慢的,一条消息从波士顿传到纽约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就使得各地都需要建立本地的证交所。

电报出现以后,纽交所的交易信息传到波士顿只需要几秒钟,于是华尔街的辐射力迅速加强,地方性的证交所很快就被边缘化了。

可以说,是伊利运河让纽约成为了美国的商业中心,而电报的出现让纽约成为了美国的金融中心。

技术越进化,各行业的集中度便越高,规模效应越强烈,生产力于是指数式增长。

19世纪美股最繁荣的牛市,就这样开始了。

媒体如此记载1860年代的牛市——

“全民都加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办公室挤满了人……纽约从来都没有这么繁荣过。

百老汇停满了车,时尚女装的经销商、服装生产商和珠宝商都大发横财。

在周末的第五大道和平日的中央公园,都会举行各种盛大而精彩的露天表演,从来都没有如此丰盛的晚宴、隆重的招待会和盛大的舞会。

城市的大道被各种华美和奢侈的物品装点,让人惊叹不已。

终于,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这个时代,最瞩目的人物已不再是投机者了,即使内幕交易者、坐庄者、短线玩家,仍然层出不穷。

但他们注定只是这波大牛市的陪衬者。

新的产业投资者,登上历史舞台了,在各个行业中纵横捭阖。

比如在电报行业,一家叫西联的电报公司,通过在1857年的经济危机中大规模抄底的方式,兼并了许多地区性的小电报公司,打造了一个全国电报网,从此成为了行业龙头。

这家公司直到19世纪末,才因电话的出现而被贝尔公司取代,如今改名为“西联汇款”,专注于全球汇款和支付服务。

对于通信、交通这种流量型行业来说,只有打造出网络型的平台企业,才能让商业价值最大化,成为像操作系统一样的核心资产。

否则的话,因为产品的同质化,企业只能削价竞争,导致商业价值无限趋于零。

在铁路行业,第一个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是范德比尔特。

1860年代,各路投资者都在涌向铁路行业,市场极其繁荣,铁路股票和债券的数量占证券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市场的狂热推动下,铁路建设一日千里,通常三五年后,就会出现区域过剩的问题,导致惨烈的价格战。

同时,后来建设的铁路也会面临一个问题:更偏远的位置,导致收入更少,更崎岖的山路,导致更高的成本,回本遥遥无期……

由于铁路投资巨大,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能完成这个整合,于是每过三五年,就会出现一轮铁路公司的亏损和倒闭潮。

这让范德比尔特看到了机会。

范德比尔特是一个企业家,在70岁以前,他都没碰过股票,而是专注于企业经营。

他的父亲是个农场主,他16岁出来创业,向家里借钱买了一艘帆船,经营从纽约到周边港口的货物运输。

1812年的美英战争期间,由于军需的繁荣,他的生意迅速壮大起来,到1817年时已拥有了一支不小的帆船运输队。

范德比尔特这个人,很关注技术进化带来的生意机会,让他得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1820年代,他率先看到了蒸汽船的光明前景,于是果断的卖掉帆船,转型发展蒸汽船队。

到1840年代,他已经是美国最大的船东了,到南北战争爆发时,他的财富高达2000万美元,足可跻身美国一线富豪之列。

这时候,他已经70岁了,但他仍然关注着时代变化中的新机会。

他看中了铁路业,因为铁路的生意模式和航运很像,并且规模前景更加巨大。

做过轮船生意的,都知道航运业的周期性是多么强烈,只有掌握航运的周期规律,善于抄底的人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王者。

抄底谁都懂。

但问题是,你是否足够有经验,经受得住价格波动中的各种诱惑,拥有熬过漫长谷底的巨大耐心,并且敢在最低谷时果断出手。

作为美国航运业的王者,范德比尔特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一个猎物,是一只冷门股,哈莱姆铁路。

哈莱姆铁路于1852年建成,所经过的大部分地区是乡村,1850年代客运收入仅有一年超过了50万美元,货运收入也只有在1859年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条毫无前途的铁路,被《纽约先驱报》在1863年3月时评价为:“在所有交易的铁路股票中,哈莱姆股票的内在价值最低。”

既然如此,它的价格当然也是极其便宜的。

另外,范德比尔特经过详细调研,发现该铁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虽然铁路线覆盖的大部分位置不佳,但毕竟有一段能够通达纽约曼哈顿中心。

该铁路之所以业绩亏损严重,主要问题还是南北战争的影响。

1863年3月,南北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两年,主战场就在纽约以南、弗吉尼亚州以北的400公里间来回拉锯。

战争导致满目苍夷,该区域内的铁路,包括哈莱姆铁路被严重的打击了。

目前,战争正处于最焦灼的阶段。

3个月前,1863年元旦,林肯颁布了《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以扭转北军的节节败退局面。

这年的春天,正是北军最艰难的时刻,因此哈莱姆铁路的股价持续探底。

范德比尔特正是在这个低谷中开始买入哈莱姆铁路股票,稍后,他也买进了哈德逊铁路的股票。

哈德逊铁路是另一条可以通达纽约的铁路,向北延伸,业绩相对较好。

5月份,北军开始发动反攻,7月1日,决定战争命运的葛底斯堡战役展开,战场位于华盛顿和纽约之间的一处山谷中。

鏖战三天后,南军惨败,从此战场向南方转移。

华盛顿以北、纽约周边的经济形势迅速好转。

就在3月-7月的几个月时间里,范德比尔特将两只股票的所有流通股都买断了,一路买成了大股东。

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和明朗化,仅仅几个月时间,两只股票的价格就涨幅高达一倍!

1867-1868年的经济危机,是范德比尔特另一次大手笔。

这轮危机的源头是英国,大英帝国当时还是世界经济中心,因此危机对美国也造成了严重冲击。

英国商品价格暴跌,大量涌入美国,棉纺织品进口增加了3倍,其它行业同样如此,比如造船业,1869年前后,美国造船产量下降了34%。

1867年底,范德比尔特成为了纽约中央铁路的老板,接着又买下了密歇根州南部铁路公司、加拿大南部铁路公司等几家企业。

其中,还有精彩的伊利铁路争夺战。

当时,纽约连接五大湖区有三条主要的铁路干线:纽约中央铁路、伊利铁路和宾夕法尼亚铁路。

三条铁路都很赚钱,毕竟这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运输走廊,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当然,只有在繁荣的年景才是如此。

一旦经济下行,需求下滑,再重要的黄金干线也要吃不饱。

伊利铁路和范德比尔特掌控的纽约中央铁路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两条铁路将每车运费从125美元降到100美元、75美元、50美元、25美元……

最后,范德比尔特狠下心来,将纽约中央铁路的定价降到了1美元。

1美元一车厢的运输费,这大概是史上最便宜的运输价格了吧!

但伊利铁路的管理层更狠,他们将周边农场的公牛全部买下来,让它们在纽约中央铁路的两个站点布法罗-纽约间来回运输。

虽然很煎熬,但范德比尔特还是能挺下去的。

毕竟,除了这条铁路,他还有很多其它业务,他亏得起。

在价格战期间,范德比尔特趁机展开股票收购战,但无耻的对手立即展开还击。

利用当时的证券规则,伊利铁路不断发行新股+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导致股票数量源源不断的增加,大量注水,让范德比尔特几乎崩溃。

随后,双方又展开官司战、贿赂战,直到最后,范德比尔特也未能控制这条他梦想中的铁路。

但不管怎样,经过两次熊市抄底之后,范德比尔特的收获仍然丰厚。

他将手中掌控的纽约中央铁路,和哈德逊铁路、哈莱姆铁路等整合到一起,控制了纽约辐射向全国的大部分线网。

由此,美国铁路史上第一个网络平台型企业诞生了。

直到30年之后,美国铁路行业在新一代投资大师摩根手中完成全面整合,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依然是美股市场上的第二大铁路股。

和他的股票对手们相比,范德比尔特对投机搞钱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

他参与其中,仅仅是因为他对铁路生意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周期抄底+平台整合之路,能够实现他打造一个庞大铁路帝国的梦想。

于是他便参与进来了,将“炒股”仅仅看作是产业投资的一个工具。

他一生中没有修建一条铁路,仅仅靠抄底整合,便成为了美国的铁路之王。

到1877年他去世时,范德比尔特的资产高达1亿美元,是摩根和洛克菲勒崛起之前,美国最富有的人。

或许,只有成功的生意人,才能真正理解“价值投资”的秘密吧。

这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但也是唯一的康庄大道。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今日股票行情查询还有今日股票行情查詢

下一篇:上证指数与云南铜业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