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城市大建设(城市大建设工作方案)

2023-06-21 05:03分类:港股投资 阅读:

 

河南商报记者宋晓珊

重大项目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实力。11月2日,郑州重大项目库发布,项目库入选项目总投资超4万亿元。

郑州重大项目库发布 总投资超4万亿元

11月2日下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发布(签约)暨产业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郑举行。

据了解,为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的原则,建立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库(2017-2020年)。

入库项目总投资原则上要求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研发平台和开放平台类项目总投资放宽至3000万元以上。

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已入库项目3489个,总投资规模44993亿元,预计2017-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29843亿元。

截止2017年底,郑州已累计完成投资8828亿元。

其中,项目库内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68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76个。

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轨道运营里程315公里

据了解,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投用后,预期将新增轨道运营里程315公里、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284公里,形成"主城联网、组团通线、主要功能区高效连接"的轨道交通网络和"井字+双环"的城市快速网络体系。

除了助力郑州交通迈入新阶段,郑州制造业也将迎来大发展。预计新增物流设施面积3025万平方米、汽车整车生产能力100万辆、各类机器人生产能力15万台、手机生产能力2亿部以上。

民生工程,将让郑州人幸福度迅速飙升。预计以此相关的1022个大项目建设完毕后,郑州将新增高等院校分支机构和研究院所19家、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9万个、医疗床位2.8万张以上、便民服务设施201处。

此外,318个生态都市大项目,总投资1562亿元。项目建成投用后, 将新增生态廊道300公里,绿地2500万平方米以上、生态湿地15.2万亩。郑州人的生活环境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郑州"地下城"打包开建

此次发布会上,有三个项目签约。

分别为郑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郑州市地下空间领域开发合作项目、郑州市人民政府与海航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项目、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广德物流有限公司的上海广德冷链物流北方大区总部港项目。

其中,郑州市地下空间领域开发合作项目由郑州市与中国中铁合作成立地下空间综合发开有限公司,主要运作郑州市地下停车场、综合管廊、人防工程、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产业项目及中原城市群范围内涵盖的其他重点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领域项目。可以说,郑州“地下城"打包开建。

此外,郑州市人民政府与海航科技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旨在搭建"科技创新研发体系+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云计算大数据"四合一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并通过科研成果孵化和英迈产业链制造企业的引入,打造高端IT制造产业集群。

上海广德冷链物流北方大区总部港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1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项目计划建设冷藏、冷冻仓储中心、分拨配送中心、中转集散中心、综合商务办公大厦,综合配套设施大楼等功能区域,项目建成后年营业额将达20亿元。

百亿基金助力产业发展

城市要发展,大项目陆续开建,少不了资金支持。

为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市政府设立了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

基金将主要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和基金的资源整合功能,为郑州市产业发展导入资本、技术、品牌、人才、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实现突破,提升郑州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市长王新伟提到, 基金采用"专项基金+子基金"架构设立。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子基金视项目和社会资本情况设立。基金采取认缴制,依据项目投资进度完成实际出资。(编辑:华丽娟 戴晨曦)

 

河北省成绩省会石家庄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环保首都北京、冬雨、天津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蜥蜴太行山与山西维林,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河北省常住人口7461.0235万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06.9亿元。河北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周边省份众多,文化交融,经济规模大,发展势头良好。河北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总人口和GDP在中国排名第六,农业基础稳定,粮、棉、油、肉、干鲜果蔬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河北省作为沿海先发地区,就是京津冀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涌现了唐山、保定、石家庄、秦皇岛、邯郸等经济强市。

在京津冀经济圈的拉动下,河北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代表了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之一。截至2020年6月。河北省有11个地级市,共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六个自治县。2021年到2035年,河北各市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快形成雄安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规划中提到了创建一个特大城市、三个一型大城市、七个二型小城市和九个中等城市。今天将看看一个特大城市、三个一型大城市中有哪些城市。大家好,我是阿夫地球时常点赞支持一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们接着往下讲一个特大城市,不容置疑,这里入围的是省会石家庄,石家庄简称石,旧称石门,是河北省省会。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石家庄市常住人口为11235086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35.1元。石家庄于民国14年1925年建设,实名石门是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京广、石太、狮凰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石家庄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铺,全国性商贸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同时,石家庄还是京津冀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正加强河北与北京、天津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快河北省融入京津冀城市群的步伐,最终实现全省崛起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石家庄正依托自身优势,全力打造。以中国医药之都、国家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为主导的支柱产业。这座城市很年轻,而她扎根的土地古老又富饶。目前,石家庄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富裕,发展前景广阔。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三个一线大城市中,第一个入围的是唐山。唐山是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验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街、燕山,毗邻京津。

唐山贸易试验区的部分常住人口7717983人。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72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唐贞观19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朝鲜半岛,回途中经由唐山境及爱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爱妃山赐唐姓,唐山游。此而得名。苏北封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的第二个是保定。保定古称上谷宝洲,河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带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未经天津,构成黄金三角,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根据规划,将加快保定八个高地建设,努力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与雄安新区协调联动,共建区域发展,精心谋划现代版的熊宝双城记,到2035年,保定将全面建成北京、天津、河北世界级。中心的现代化生活质量城市,市区人口规模达到500万,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保定市中心城区人口约150万,保定要实现异型大城市的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任务最为艰巨。第三名决赛选手是邯郸。邯郸是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是河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全市人口941.44万人。2020年邯郸实现生产总值3636.6亿元。邯郸一词作为地名有3000年的历史,是中国地名文化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太阳初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甘,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国都城,威胁为卫国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邯郸、临漳县先后为曹魏两位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大明湖成为北宋陪都,清代大明湖为直隶省。第一,省会。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稀罕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南阳、气象五大都会盛名。今天的邯郸虽然不复昔日荣光,但也是河北省的人口大市、经济强市,且位于晋冀鲁豫四省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是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附近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纵贯南北。通过以上一个特大城市和三个一型大城市的建设,相信未来一个更美好宜居的河北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规划中还提到加快形成雄安新区七个大城市、九个中等城市的发展建设。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者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金辉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4月7日,武汉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方案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武汉市计划用三年时间,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让城市更有暖意、惬意、诗意,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武汉,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两江四岸”更加璀璨

方案中提出,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两江四岸”,打造一批代表武汉城市形象特色的标志性区域、街道、建筑,更好承载城市文化旅游、创新创意、金融服务、总部运营等功能,塑造“错落有致、疏密有度、和谐有序”的城市形态。

完善城市容貌规划管控标准,研究制定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滨水、临山等重点地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等管控。

打造品质公共空间。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统筹滨水空间资源,规划建设集景观与观景为一体的月亮湾阳台、武汉关阳台、汉正-龙王庙阳台等“城市阳台”。

推进东湖生态绿心、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龙阳湖公园、北洋桥生态公园、青山长江森林等项目建设;改造升级消费场所、夜经济集聚区,加快建设龟北国际文化交往中心片区,形成充满活力的户外公共空间与景观节点。

系统性保护利用传承历史文化风貌,以武昌古城、汉阳古城、汉口历史风貌区为核心,推进古城新生,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留住武汉特有城市“基因”。

扮靓城市特色街角。深化城市有机更新,系统施策、分类推进,更多采用“小规模、渐进式”街区微更新、微改造,引入街巷、社区设计师,精心设计、综合利用城市道路边角、建筑交接地带等区域,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迁建绿、艺术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街心花园、口袋公园、桥下花园等,倡导临街单位庭院与街景融合,形成完善的微型公共空间网络,打造品质、特色、文化街区(社区),让城市一步一景、步移景换。

推进规建管一体统筹。建立新(改)建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协同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前置于规划、施工审批环节,确保公共服务设施与新(改)建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推进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后期管理等信息共享。

建设慢行友好城市

据了解,方案中提出,武汉要建设慢行友好城市。高标准改造历史街区和城市重点功能片区的慢行系统和静态交通设施,打造绿色出行样板区,各区每年改造完成非机动车示范路不少于10公里。开展破损路、人行道专项整治,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实施市政设施升级。系统规划和科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形成总规模13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推动空中管线入廊入地,城区新(改、扩)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重要景观道路采取入地敷设的方式建设城市管线,管线附属设施采取隐蔽方式设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有道路范围内架空管线逐步实施入地敷设,推进箱柜退室入院,杆、牌、箱、柜应减尽减。推广“多杆合一”智慧灯杆,推进道路立杆减量改造。

规范建设工地和商混站管理。提升工地管理标准,强化文明施工及扬尘污染监管;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出土工地和建筑垃圾管理。提高商混站绿色生产水平,禁止四环线内新建商混站,推动四环线内未达到绿色生产三星级标准的商混站逐步外迁。

规范城市道路占道施工管理,实施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同一路段各类占道需求,实行同一年度内、同一路段只挖一次。

优化城市照明环境。构建“环射结合、轴向成网”照明网络,实施“节能增亮”行动,持续清理城市道路照明暗区,打造安全温馨夜环境。严格控制景观照明范围和规模,适度增补暗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提升临江楼宇夜景观,确保灯明景靓。

试点城市运维综合养护。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试点,按照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要求,将道路清扫保洁、路面及附属设施维修、绿化养护、排水疏捞等相关作业交由一个施工作业单位承接,提高城市运维综合管养效能。

市民生活在花园中

未来三年,市民将会生活在花园中。

武汉将对100条城市既有道路、300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改造提升,高标准打造8处花卉亮点片区、20个花漾街区、200个街心花园、300公顷花田花海,制定设计导则和建设技术规范。

开展黄土裸露治理、林荫路和特色行道树道路绿化改造、生长势衰弱植物布局调整、新优植物品种和乡土植物应用等,为城市园林绿化增花添彩,彰显城市园林景观特色。

提高绿化养护标准,落实建设、养护监管一体化,开展公园、道路绿化、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化评先评优活动,完善绿化养护考核评估体系。

突出“一园一花”,完善沙湖公园、和平公园等6个花卉特色公园。开展公园文化活动2000场,推动公园管理共建共治共享。

建设两轴(东西山系、长江主轴)、三片(环汉口、环武昌、环汉阳)、六线(木兰休闲、红色问津、沃野平川、湿地花田、江夏野趣、智慧活力)穿城绿道,串联城市公园、重要景点、特色街区等,逐步形成以公园绿地为点、以绿道为脉,连点成片,集交通、休闲、观光、智慧互通互融的生态网络体系。

加快竹林湖、鲁湖、将军路等大型泵站建设,加大黄孝河、青菱河、东港等骨干港渠综合治理以及主次排水管网的新、改、扩建力度,到2025年,新增城市外排能力达到1135立方米/秒,基本消除中心城区顽固渍水点,骨干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以上,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推进精细化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缺陷修复和雨水溢流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到2025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00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7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长江水环境修复行动,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力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河湖日常监管,建立完善流域河湖长制,全面提高河湖流域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

城市更加洁净靓丽

严格执行“精致环卫”严规30条,实施桶箱退院入室,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以上,环卫设施达标率95%以上,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

推进主次干道、窗口地带、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深度保洁,改善市场、工地、城乡结合部、插花地带周边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加强绿化带、交通护栏、城市家具、公交站点等清洗保洁力度;高效处置两江水域漂浮植物,提升城市整体洁净度,实现街净巷洁。

加快推进市场化运作、管家式服务,严格落实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实施“一事联办”。建立健全区域环境卫生管理、环卫企业考核评估体系,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按照一区一策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环卫市场化率达90%以上目标。

构建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江南东部垃圾发电厂(二期)等9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700个,提升生活垃圾转运站18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日以上。

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23年底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健全市级统筹协调、区级属地负责的生活垃圾处置监管模式,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运营监管水平。

聚焦群众诉求和突出高频问题,紧盯窗口地带、背街小巷、建设工地、老旧小区、城市进出口、市场、医院、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周边等薄弱区域,围绕占道经营、共享单车乱停放、园林绿化、道路破损、施工噪声、道路附属设施“五子”等突出问题,针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牵乱挂、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等“十乱”行为,定期列出任务清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发现解决高频急难问题,限时整改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85%以上。

推进市容环境美化优化,坚持做“减法”,强化设计感、协调性,出台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办法,推进街景要素规范整治,持续开展违法建筑治理,提升道路井盖完好率,推进道路箱柜美化、架空管线容貌规整,实施户外广告招牌规范提质,每年提升100条路段门面招牌,实现空间环境秩序协调美观。

开展市容环境示范创建和达标整治“双百”活动,对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标准,创建100个精细化管理示范片区,开展100个问题集中点位动态达标整治,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提升市容环境整体质量,确保井然有序。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3456工程”,打造2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区、3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建设40个以上乡村休闲游示范村、50个以上精致农业示范点和6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构建“点上出彩、面上出新,带上成景、全面铺开”的美丽乡村蓝图。

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改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加大通村公路、旅游环线等重点区域保洁力度,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村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全面改善居住环境

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路、安防、消防、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设施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便利度和满意度。

健全房屋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建立及时发现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查处危害房屋安全等违法行为。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管理,治理“飞线”充电现象,落实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使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物业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培育品牌物业服务企业,帮扶自管小区规范提升,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提质,进一步提升小区居住环境。

加强交通堵点治理,综合治理50处堵点,打造50处精致交通片区、108处精致路口。持续巩固53条、213公里停车秩序示范路管理效果,逐步拓展严管范围。清理整治各类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盲道的违规违法行为。

加大机动车停车泊位建设,采取共享停车、限时停放、即停即走、停车收费市场调节等措施,缓解停车难,使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

优化运输线路,严厉查处渣土车、水泥罐车、砂石车等工程作业车辆污染环境及交通违法行为,深化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研究三环线交通组织精细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隐患。

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疫情防控意识,把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与落实安全责任、疫情防控相结合,推行精细化安全作业规范,严防工程建设、交通管理、桥隧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事故,提高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安全城市。

强化燃气安全监管,按照“八个统一”要求,构建天然气“一张网”,完善燃气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天然气安全供应和服务水平,落实液化气钢瓶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建设桥隧运维监管“一个平台”,实现城市桥隧在线监测全覆盖,提升桥隧管养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做优“大城管”,完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机制,坚持每月会商研究、讲评通报、奖惩曝光,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组建市、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构建“两级平台、三级指挥、五级联动”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市、区两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纵向对接联通国家和省级平台,横向接入应急、城管、公安、综治、交通、环保、水务、消防等部门和单位系统和数据,开发智能化应用场景,形成全时空高效协同处置城市运行事件闭环管理,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做实基层治理,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建立完善与街道管理体制相适应的“1+2+N”路长制互动共治管理模式,2022年底基本实现路长制全覆盖。

按照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精细化+智能化”的思路,立足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实战实用,聚焦大城智管,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水务、智慧消防等系统建设,助力“一网统管”。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强化数据思维、数字治理,推动发现关口前移、业务流程优化、多方协同联动、问题处置增效,提高预测、预报、预警、预防能力,实现精准治理、高效服务。

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坚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快速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化“四办”改革,推行网上申请、预约办理、告知承诺、容缺后补等服务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10月8日,记者从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日前,《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正式编制发布。

据了解,自2022年年初,贵阳市正式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始终按照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研讨分析建设难点,科学设置建设指标,并陆续开展四轮征求意见、一次省级专家研讨,累计收集50家次、192条反馈意见,最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于日前正式编制印发了《贵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2022年至2025年期间,贵阳市将通过实施建设7项主要任务及1项建设亮点工作,打造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严格防控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风险;

在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稳步推进农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着力构建农业固体废物回收体系、提高农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

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面,推进生活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推动生活源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末端综合利用和处置水平、完善生活源固体废物管理机制;

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提高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强化建筑垃圾处置消纳监管;

在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方面,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危险废物源头风险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体系;

在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保障能力方面,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市场体系、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监管体系。

此外,《实施方案》还重点提出从发展贵阳磷化工产业全链条减废特色模式、构建贵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循环模式、建设生活垃圾“五个环节”全程分类贵阳模式、打造社会源危险废物区域性集中收集示范模式、开展全域“爽爽贵阳无废细胞”创建专项行动等五方面打造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亮点。

来源:贵州日报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碳化硅半导体龙头公司(钒钛龙头股)

下一篇:核电概念股票一览(核电板块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