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城镇化的意义包括(城镇化的意义必修二)

2023-04-11 06:44分类:股票理论 阅读: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于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引导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地区差距,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城的城镇化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及若干配套文件。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路径和任务举措。我省县域经济发达,县城的城镇化基础相对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把握。

第一,有利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是破解“大城市病”的有效举措。一直以来,我省县域发展速度较快,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中心城市能级不足、产业平台低小散的问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为抓手有力推进大都市区建设,成效显著,也面临着人口超载、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产业、人口向县城集中集聚,有利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第二,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让“量大面广”的县城成为活跃经济、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省基建投资、居民消费增长均有所回落,成为需求侧短板。而53个县(市)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70%,县城人口约为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量大面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拉动投资并激活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对保增长、稳经济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缩小地区、城乡差距,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2021年,我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541元,在各省中排名第一,但对标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如山区26县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但GDP总量仅为全省的1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虽持续缩小,但仍有较大的差距。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广大山区、海岛地区以县城为龙头,认真谋划其战略定位和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辐射广大乡村地区,缩小地区、城乡差距。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再次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

“‘十三五’以来,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如此总结。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积累了哪些经验成果?当下的城镇化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农业人口转移、户籍制度改革,乃至城市风貌、建筑水平、城市治理等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需在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在制度壁垒消失后,农业转移人口也需要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城乡空间持续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结构持续改善。到2021年末,全国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91个,比2012年末增加34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增加8个;县级市394个,增加26个。建制镇21322个,比2012年末增加1441个。

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部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少,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治理能力亟待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仍任重道远。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到,应当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为何要如此重视城乡空间?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指出,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城市化快速扩张是二维的,是基于土地发展的逻辑。如今,我国空间规划划定了三条红线,城镇建设有了边界,耕地和生态有了红线,建设用地、空间有限。为此,城镇化不能依赖于土地逻辑,而是基于“空间逻辑”。空间是三维的,是存量建设的功能再造,需要通过策划和运营实现经济增值,城镇空间随着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动态的。

其中,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分析表示,县城多位于城乡接合部,能够达到农民就近进城的条件;与此同时,县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也能够反哺县城;另一方面,县城的历史欠账比较多,市政交通、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够,公共服务的品质比较低,制约了现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县城建设,并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体系。

从“进城”到“留城”

2022年3月发布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第一条便要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质量。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提高市民化质量?2022年初就已经制定了具体方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开展农民工补贴性培训600万人次;改造840万户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诸多措施都是围绕“人”来开展的。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在哪里?就在于能够以人为核心。陈耀指出,过去的城镇化过程存在“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只考虑到了城市空间、城市建筑,现在则会更多地考虑居民在城市中如何生活得更美好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核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巨大飞跃。2014年以来,全国有超过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比例提高,随迁子女在常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落实,2021年90.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

“针对大龄进城人员,需要有技能培训,增加收入;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则需要配套的保障性住房来减轻住房压力。与此同时,还要继续缩小进城人员在户籍制度、社区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市人员的差异,争取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是以人为核心。”陈耀提醒,现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制度差异已经越来越小,农业转移人口也要提升自身融入城市的能力,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员,也需要培养在城市里生活的习惯,这些方面同样是很重要的。

孙文华进一步指出,我国已提出“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需要就近转移就业,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当前,存在地区收入差异、城乡收入差异及公共服务差异,土地财政不该是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当以“消费”增长为主要方向,在金税四期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问题,并以科技手段创造消费空间,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陈耀表示,城镇化带动投资需求,老旧小区改造、住宅建设、商业建设、县城医院的建设,都是能带动投资的。另一方面,人口集聚进城,也是能带来巨大消费需求的。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体包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等方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一般情形下,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直接带动人均资本存量增加1.3%;城镇化率进入60%之后,每提升1个百分点,直接带动人均资本存量增加至3.5%,此带动效应约为城镇化率50%至60%阶段(只有1.7%)的2倍多。

在带动投资的同时,城乡环境的改善更是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2019~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更美丽,公共服务更完善,社区关系更和谐,美好社区底色凸显。

但新型城镇化对内需的带动作用远不止于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飞指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居民在物质型消费基本饱和后,逐步成为引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信息、旅游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力军。也就是说,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由物质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

“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不仅拉动消费规模的增长,而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张飞预计,到2025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型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将由2021年的44.2%提升至约50%,开始进入服务型消费新时代。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老课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新课标: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一. 教材内容

本节是高中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二节。产业是维系人类生存生活的形式。乡村和城镇是产业活动的平台,在人口、(乡村)和城镇之后学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模块。区域的差异促使区域发生联系,区域联系靠交通运输业。这样,交通运输业相伴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本册教材安排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主要从地理的视角研究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区位因素相关内容,更能加深学生对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和考虑

就本章内容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促进城市化的主导因素。与农业相比,工业受自然条件依赖不大,但其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为复杂。同时,工业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很大。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地域的布局,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关联其他产业,与环境质量联系最为密切。因此,学好本章知识对区域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尤重要

本章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安排了三节内容,第一节是《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本节是从空间分布上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地域联系,它着重从工业部门之间联系所形成的工业地域及工业地域关联。本节知识既是对第一节工业区位相关知识的运用和延伸,又为第三节所学知识做必要的基础铺垫

就本节知识结构来说,教材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二是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看似矛盾的两个方向,实际上可把工业分散看成工业集聚在空间上的放大版,这种放大工业部门之间的距离得以实现的缘由是快捷的交通方式和通达的信息联络,但二者相同的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采取的不同经营策略罢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工业地域形成的综合因素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2.通过区位因素地区差异,认识不同工业地域分布,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3.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出结论,通过具体“案例”由特殊性提炼出普遍性规律,通过“活动”探究问题和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通过依据工业地域的形成因素,结合地区地理环境条件,合理布局工业生产,保护环境,促进工业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工业集聚的原因和两种模式的特点;说明工业分散的原因和优势所在

难点:体现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地域形态的影响

2022.12.1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的第一课时。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部分:一、课标解读,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法分析,五、教学流程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这里前置动词是“运用资料”,因为城市化是个历史进程,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很难感受到城市化过程,所以本课题的要求旨在让学生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不仅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且对后面章节中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反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又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因此,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意义,了解引起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②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深港通重仓概念股(深港通标的股)

下一篇:辽宁方大集团简介(方大集团)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