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钒电池最新进展(钒电池与锂电池比较)

2023-04-17 18:08分类:资金仓位 阅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金属钒,拥有丰富的化合价态,是组成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理想元素。除了钢铁市场,钒元素正在激活另一个增量市场——全钒液流电池,一种距离商业化最近的液流电池技术路线,正在成为电化学储能大家族中的“时髦新秀”。

当前,钒制品龙头正在与下游电池商进行深度绑定。

10月13日,中核钛白(002145.SZ)公告投资5.1亿元设立会理钒能子公司。今年7月,该公司还与伟力得签订了有关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面深度合作。

10月11日,全球钒制品龙头钒钛股份(000629.SZ)公告,与下游液流电池商大连融科成立合资公司,双方的深度绑定再下一城。双方约定,2022年内在攀枝花市建设电解液产线,实现产能2000立方米/年;在2023至2024年,根据钒电池储能市场增长情况,协商投资建设产能60000立方米/年钒电解液。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还指出,成立合资公司后,双方还将探索研究钒电解液定价机制和创新商业模式,推动钒电池储能商业化进程。

在目前的全球储能装机规模中,抽水蓄能占近九成,而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就技术路线而言,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各种二次电池,铅酸/铅碳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而锂电池仍是主流,占约九成。不过,仅1%的液流电池也出现了走向更大空间的市场机遇。

上下游深度绑定

相较于国内资源储量占比仅7%的锂资源,中国是钒的储量大国和最大生产国,钒资源和钒矿储量均位于全球第一。

过去,由于液流电池存在较高的技术比例和成本经济性不高等原因阻碍了钒电池产业的成长,而长时储能时代的到来也为液流电池的市场规模打开了想象空间。

“全钒电池因为本征安全、循环寿命长、绿色可循环,所以是一个理想的长时储能技术。目前,全钒电池的产业链正在快速成型、成本在快速下降。除上游钒资源的垂直整合没有完成外,产业链中已基本没有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黄绵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严川伟在9月28日的一场钒电池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也指出,钒电池技术与成本已接近满足商业发展要求,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基本产业链;钒资源足够丰富,足够发展钒电池储能产业。

不过,严川伟也指出,当前国内钒市场特点是仍是“钢铁的江湖”,即钢铁副产钒占85%,而90%以上的钒又用回到钢铁行业。但现钒市场与钒电池产业不兼容,这也是难有效支撑产业启动和发展、产业链最薄弱或制约的环节。因此,根本解决途径是拓展钒源途径,最终形成容纳钒电池储能的大市场。

国泰君安分析师庞钧文指出,由于五氧化二钒本身是从钒渣、石煤中提取的,如果将电解液的工艺起点直接从钒渣、石煤等原材料开始,跳过五氧化二钒环节,那么就能缩短整个制造流程,从而大幅降低电解液成本。而这要求企业具有相当大的产能规模,并且对上游具有相当强的掌控力。

全球最大的钒制品生产商和领先的液流电池生产商的强强联手,只是揭开了上游矿资源加速整合如钒电池产业链的冰山一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前,化工钒制品龙头正在陆续建立钒电解液产线,并与产业链下游的电池商进行深度绑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河钢股份(000709.SZ)的钒产品年产能2.2万吨,在国内仅次于钒钛股份。8月2日,该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生产钒电解液用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技术,并已建成1000吨/年高纯钒产线、1000吨/年钒电解液产线。河钢股份正与北京普能洽谈成立合资公司。

9月8日,攀钢钒钛正式更名为钒钛股份,意在重申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前一日,其还启动了22.8亿元的定增预案,用于产业类、四化类、研发类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钒电池电解液产业化制备及应用研发项目预计投入5500万元。该公司还指出,希望打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瓶颈,推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革新。

8月31日,永泰能源(600157.SH)公告,与关联方海德股份(000567.SZ)共同投资设立并控股德泰储能,进而迅速获得了优质钒矿的股权。

商业化迎曙光

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钒电池商业化也迎来曙光。研究机构伊维经济研究院(EVTank)发布的《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预计,2025年国内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2.3GW,2030年新增量将达4.5GW,届时钒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将达24GW,当年新增市场规模将达405亿元。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将百兆瓦级液流电池技术纳入“十四五”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之一。

9月29日,我国百兆瓦级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该电站是迄今为止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预计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同时,钒电池产业“GWh时代”揭开序幕。9月20日,国内首个GWh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开工。同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也迎来首个GWh级别集采。

而商业化破晓前,下一个问题是成本和收益。

从全钒液流的电池的成本构成来看,主要包括电解液、电堆、电控系统三大部分,随着充放电时长的增加,钒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解液成本占比提升。

“目前全钒液流电池最大的缺点为初装成本较高,但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后期降本空间仍较大。”光大证券研究员王招华认为,降本空间主要体现在电解液和电堆这两个成本占比较高的部分,电解液方面可通过提高效率和租赁等方式降本,电堆方面可通过借由设计的优化和自主可控的国产材料进行降本。

“与锂电池不同,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与电堆是相分离的,功率由电堆的规格和数量决定,容量由电解液的浓度和储量决定。通过增加电解液的容量,即可做到容量的扩充,因此在大规模装机规模上依然是安全的。”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随着储能时长的增加,单千瓦时的投资成本可以分摊下降,进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经济性得以体现。

电化学储能中液流电池的展露头角也意味,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其可以与锂电、钠电等其他成熟的技术路线形成互补关系。

从细分市场来看,黄绵延认为,总体来说全钒液流电池有两个市场非常适合,一是大型可再生能源并网;二是电网侧的调峰电站。在他看来,“全钒液流电池是适合未来长时储能做调峰电站的技术。同时,液流电池也非常适合用作为抽水蓄能的补充,我们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定义未来市场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3月8日,永泰能源(600156.SH)旗下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德泰储能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32kW钒电池电堆测试成功。在恒流、恒压、恒功率等不同充放电模式下,对电堆的内阻、电压一致性、能量效率、容量保持等数据进行了测试,各项数据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这是永泰能源暨完成钒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架构布局后,在产品端的又一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为公司后续钒电池相关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也充分体现了永泰能源在完成2022年初制定的“力争储能业务1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加快朝着“3年内形成规模,5-8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的目标加速迈进。

永泰能源紧紧抓住“双碳”重大决策部署的历史机遇,深入挖掘第二增长曲线,积极布局以钒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领域。2022年9月,永泰能源与海德股份共同成立了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泰储能”),以投资电化学储能项目为主业,推进在储能材料资源整合、提纯冶炼、储能新材料、电解液加工、电堆、装备研发制造和项目集成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为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随后,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获得10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的储能核心专利技术,并与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共同投资设立德泰储能装备公司,聘请贾传坤教授任储能研究院院长,负责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品技术更新迭代,为永泰能源深耕全钒液流电池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在储能装备研发、电池生产与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完成了储能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布局。

目前,德泰储能装备公司正在进行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及研发工作,拟建设年产能500MW的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充分发挥永泰能源在储能产业的资源优势与贾传坤教授先进的液流电池技术优势,实现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技术赋能产业。此前,德泰储能收购了汇宏矿业65%股权,已经获得了优质钒矿石资源量2490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24.15万吨,并将形成五氧化二钒产能3000吨/年以上,是永泰能源向全钒液流储能产业上游优质资源的有力延伸。

永泰能源业绩的连年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有序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信心。近年来,永泰能源得到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同时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开源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均给出“增持”“买入”评级,公司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其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可期,公司价值将得到更加合理体现。

脱水回顾:

 

今日内容:

长时储能的首选!钒电池为何不平凡?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钒离子为活性物质的液态氧化还原可再生电池。其工作原理决定了液流电池是目前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中安全性较高的技术路线。与锂电池不同的是,全钒液流电池不会发生热失控、过热、燃烧和爆炸。同时,钒电池支持频繁充放电,每天可实现充放电百次,即便在大容量装机规模上依然是安全的。

 

性能优点上,全钒液流电池安全性高、扩容性强、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能够符合储能快速发展对产品的要求,有效弥补锂电池储能在安全方面的不足。不足之处来看,目前最大的缺点是初装成本较高,几乎是锂电池储能电站投资成本的2倍以上,且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低于锂电池。

 

 

不过,随着钒电池储能项目目前已经有多个示范项目安全稳定运行多年,产业链配套已经逐步完善,技术进步和国产化材料逐步替代下,未来钒电池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尤其在新型储能迅速增长背景下,钒电池在长时储能应用广泛,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提升。

 

2021年中国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元年。国内液流钒电池在新型储能领域渗透率在0.9%左右。其中,长时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背景下,在增强储电能力、保障电力系统调峰和稳定运行以及极端情况电力补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钒电池项目在建,保守情况下预计2026年中国钒电池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3GW,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42%。全球来看,麦肯锡预计2025年全球长时储能(8小时以上)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0-40GW,2040年将达到1.5-2.5TW,是目前全球储能系统装机量的8-15倍,钒电池在长时储能领域未来成长潜力巨大。

 

 

倘若未来钒电池高速成长,势必会拉动钒价上涨,钒资源将成为锂、磷之后又一大世界争夺的资源。从现有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底,中国钒资源储量占全球39%,产量占全球68%,均处全球第一。不受“卡脖子”,国内钒资源自主可控背景下,业内头部公司将在储能领域大有可为,受益全球新能源革命发展浪潮。

 

 

上市公司中,攀钢钒钛是国内重要的产钒企业,钒产品产量全球第一,逐步切入钒电池业务。河钢股份钒产品产能国内第二大,公司的钒电解液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与国际顶尖钒电池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专业照明领军企业,产品升级“互联网+”与智能布局!

 

海洋王公司产品主要定位于照明行业中高端市场,涵盖固定照明设备、移动照明设备和便携照明设备三大系列,广泛应用于多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销售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参与了国内照明行业标准的制订,是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标签:专业照明龙头、互联网+、产品升级、研发能力

 

看点一:专业照明龙头

国内专业照明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专业照明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深圳市,是国内第一家将专业照明概念引入工业照明领域的公司,服务于电力、冶金、交通、油田、石化、军品、煤炭以及场馆等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

 

研报菌简评:公司依托数据传输、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产品迭代升级,逐步从照明设备的供应商向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照明服务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型。

 

看点二:互联网+

公司产品涉及固定照明设备、移动照明设备和便携照明设备三大系列,满足电力、冶金、铁路、油田、公安等各种特殊环境下的照明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研发智能照明产品,转型照明+互联网,有效协同,大幅提升公司的业务空间。

 

研报菌简评:公司特种照明下游应用广泛,预期全年针对智慧照明业务营收达到1.5亿的体量,同比增长约30%。

 

看点三:产品升级

我国特殊环境照明市场进入纵深化发展和整合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化,行业进一步整合,照明行业越来越突出产品质量优势,产品差异化成为特殊环境照明行业的显著特征,公司产品正从低附加值单一场景向高附加值多场景升级。

 

 

 

 

研报菌简评:公司的照明产品逐渐升级换代,固定照明产品、移动照明产品、便携照明产品应用逐渐差异化。

 

看点四:研发能力

公司继续加大研发产品投入,研发费用上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研发管理采用先进的IPD研发管理模式。

 

 

研报菌简评:公司拥有3000多项国内专利和300项PCT国外发明专利,有效提高公司议价能力。

 

看点五:智慧照明

随着光源技术等照明技术的发展,客户现场及工作需求的不断进步,公司将照明技术与互联网技术、4G等数据传输、传感控制、图像识别等技术相结合,为客户制定专业的照明解决方案,推动客户照明系统朝更节能、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研报菌简评:海洋王“智慧照明”系统降低企业能耗和维护成本,从而创建更加安全节能、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1、20220707-光大证券-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安全稳定、寿命长,钒电池长时储能空间广阔

2、20220320-太平洋证券-海洋王-002724-产品升级与智能布局,市场潜力可观

3、20220707-东北证券-海洋王-002724-专业照明领军企业,转型服务&组织变革驱动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观点由九方智投黄波编辑整理(登记编号:A0740620120007)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张明海

◎7月以来,钒电池概念股多次领涨A股市场,俨然成继锂电后储能赛道的又一新风口

◎被贴上钒电池概念股的攀钢钒钛,7月1日至12日的8个交易日内录得6个涨停板

◎四川的钒电池生产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产业步伐亟待加快

7月8日,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六路附近,四川星明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一桶桶装在塑料桶里的墨绿色液体很惹眼。

“这是刚刚生产出来的钒电解液。”公司副总经理张忠裕告诉记者。

钒电解液,是钒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四川星明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向钒电池产业进军,自主设计建设了2000立方米年生产能力的钒电解液中试生产线。

不仅仅是川威。“在四川,攀钢、德胜、伟力得能源等企业也纷纷进军钒电池产业链。”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高级顾问张邦绪介绍说。

作为新能源储能“新贵”,钒电池产业引来产业界和资本界追捧,已成为储能产业风口。面对钒电池这一储能新赛道,面对钒电池产业应用场景搭建发出的信号,四川准备好了吗?

信号1

全球最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即将投用

今年初,储能产业的一件大事让人们记忆犹新:2月23日,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单体调试阶段,将在8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其中一期项目建设规模为100MW/400MWh(注:即功率/容量,按100MW功率放电4小时,总体能储40万度电)。

在张邦绪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行业信号,表明钒电池的风口效应已经凸显。

“实际上,在2021年,我国储能市场就已出现爆发迹象,从去年开始,钒电池厂家收到的意向订单明显增多。”张邦绪介绍,目前,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和北京普能、大连融科、武汉南瑞、华润、上海电气等都在积极布局钒电池生产。

钒电池产业,为什么一下子成为风口?

一方面,来自政策利好。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严川伟表示,在水电风光等新能源建设的过程中,以钒电池为代表的储能装置将大有可为。

“风光水等新能源,迫切需要解决与之配套的储能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张邦绪透露,2021年至今,已有浙江、辽宁等22个省(区、市)陆续出台46项新能源配置储能政策,其中,一些地方对储能配置比例提出明确要求,最高达到25%;有的则明确了储能时长,最长要求4小时以上。

另外一方面,钒电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就开始有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成果落地。”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时还存在电解液浓度低、电堆泄漏、能量转化效率不高等一系列技术原因,没能大规模发展起来,“目前,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已取得重大进步,已经趋于成熟。”

再者,是与锂电池的比较优势。在大规模、长时长储能的主要成熟技术中,抽水蓄能建设周期长,约需要7—8年;钒电池建设周期短,为6—12个月。同时,与钒电池相比,锂电池并不适合大型长时长储能产业,而这正是钒电池独特的优点。

“钒电池的活性物质为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无机盐水溶液,常温常压运行,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钒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1万—2万次,日历寿命可达20年。”张忠裕说,钒电池的优势在于4—10小时中长时储能区间,其电网调峰作用明显占优,可以作为“城市大型充电宝”。

严川伟将全钒液流电池称作为“靠谱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安全可靠、技术特性适合、经济性好是大规模储能的基本要求,“而这些要素,钒电池都满足”。

信号2

多个川企在钒电池生产技术上的探索已走在全国前列

钒电池这一储能“新赛道”上,四川的机遇在哪?

四川资源优势明显。四川钒产量占全国70%,占全世界40%左右,攀西地区是全球最大产钒基地,全国六大产钒企业有4家在四川——攀钢、川威、德胜、达钢。

一直以来,被称作“钢铁维生素”的钒,大量用在钢合金的生产上。“实际上,钒的真正天赋在储能上,其安全性、稳定性非常明显。”张邦绪表示,钒电池产业的发展,也同时为四川钒资源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毕竟,从长期来看,钒在钢合金中的用量是递减的”。

同时,在钒电池生产技术上的探索,四川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钒电池,主要由电解液与电堆构成。”严川伟表示,四川的川威集团、攀钢集团、伟力得能源等在钒电解液生产以及电堆的系统集成方面已走在行业前列。

钒电池电堆 受访对象供图

川威集团总工程师谢建国说,该公司已率先在全国开发出钒电解液短流程生产技术,省略掉提纯钒的过程。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钒电解液的品质。

位于乐山市的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现已发展为行业领先企业。“我们解决了钒电池传统工艺导致的电堆漏液问题这一行业痛点,大大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度,大幅降低储能电站后期设备维护成本。”该公司副董事长陈继军介绍。

信号3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国家示范项目,四川目前一个都没有

“急!”张邦绪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下的心情。6月下旬以来,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组织专家前往攀枝花、凉山、乐山、内江等地,就钒电池产业发展进行密集调研。从全国来看,大连、襄阳等地,一大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国家示范项目已经铺展开,而四川目前还没有一个。

“四川发展钒电池,优势很明显,但产业步伐已经落后。”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四川在钒电池产业方面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大型示范项目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更多是作为“上游供应商”的角色。

张邦绪认为,要争夺新赛道,有更大的话语权,大规模示范性项目是关键。

“随着 ‘双碳’战略的推进,即将迎来钒电池产业链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张邦绪表示,从全国来看,大多数钒电池项目仍然多是处于政策支持下的示范阶段,“因为初期投资较大、门槛高,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显现”。

记者在四川星明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这样一个迷你型的沙盘,展示了钒电池应用的三大场景:平滑新能源发电输出的发电侧应用、提供调峰调频作用的电网侧应用、用于园区和孤岛谷电峰用和应急备用等局域电力储能的用户侧应用。

为风光新能源配备的钒电池储能装置(沙盘情景展示) 张明海 摄

“四川并不缺乏钒电池产业的应用场景。”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四川的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在新能源储能装置的配套上,钒电池大有可为。

一系列谋划,正在跟进。

内江市常务副市长何政介绍,该市将加快开展钒电池应用的示范,同时将立足于“成渝地区钒电池应急备用基地、西南地区钒电池产业研发生产高地”目标,进行钒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攀枝花也在积极行动。目前,该市正联合国内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100兆瓦级钒电池储能电站落地,并将积极构建钒电池创新联合体,打造储能电池新高地。

“加强整合,非常关键。”张邦绪表示,除了促成国家示范性项目的推动,下一步,四川将探索成立省钒电池产业发展基金、创新研究中心等,把全省钒电池产业发展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优势,并积极探索成型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现货交易入门书籍(期货开户要什么条件)

下一篇:现货原油交易技巧(期货如何开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