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怎么买股票_怎么买股票入门_新手怎么买股票 - - 股票学习网!

食品安全概念股三只松鼠(食品安全股)

2023-04-15 20:59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

文|金卫

A股上市公司“三只松鼠”,最近卷入了一场食品安全的风波。

10月29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显示,在检测的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超过欧盟标准,且含量最高的品牌是盐津铺子、三只松鼠和董小姐三家。丙烯酰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A类致癌物,可能使人致癌,因此引发争议。

三只松鼠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我司原味脆薯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随着“薯片被检出致癌物”成为热搜,深圳市消委会于11月4日作出回应称,此类话题及内容说法有失妥当,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委会发布的《薯片比较试验报告》中,显示有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欧盟规定的基准水平值,但欧盟规定的基准水平值是“绩效指标”,而非“安全限量指标”。因此“丙烯酰胺超标”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已背离比较试验报告本意。

尽管如此,社会质疑仍不断。此前,三只松鼠已出现过逾越食品安全红线的问题,而投诉平台上对食品质量的投诉不断。

三只松鼠,因首个突破百亿营收的零食企业而知名,被誉为“国民零食第一股”,2020年5月,三只松鼠市值最高时达到365亿,但风光背后,三只松鼠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多次逾越“食品安全红线”,且屡遭消费者投诉,这或与其代工贴牌、产品内控体系有关。

2020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7.70%;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滑10.62%。这半年多来,三只松鼠的股价步入下降通道,半年跌幅达到30%。

11月4日,三只松鼠收跌2.45%,股价报收于53.4元,市值为214亿,较高峰期时缩水150亿。

食品安全风波、增收不增利、市值缩水,国民零售第一股怎么了?

国民零售第一股

中国人爱吃零食,吃出了一个万亿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1万亿元。在这万亿赛道中,诞生了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多家上市企业。成立8年营收破百亿的三只松鼠,更被称为“国民零食第一股”。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是中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品牌的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坚果、肉脯、果干、膨化等全品类休闲零食。

三只松鼠的壮大,正赶上中国电商的红利期,其主要背靠淘宝获取巨大的流量。在成立的2011年,三只松鼠参加双11大促,成为“零食特产类”销售额冠军,创下天猫食品单店日销记录776万元。

乘着这波电商红利,三只松鼠开启霸屏模式,业绩、知名度节节攀升,并一路获得IDG等资本的加持。2014年至2016年,三只松鼠年营收分别为9.24亿、20.39亿、44.08亿,复合增长率达超100%,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渠道销售额达到5.08亿元,连续五年全网零食行业夺冠,销售额位居天猫全品类第七名……

2017年,三只松鼠向A股发起了冲击,但直到2019年7月,三只松鼠才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上市是在2019年7月,三只松鼠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当天收盘价较发行价14.68元上涨44.01%,并一路涨到54.6元,总市值达到218亿,成为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

也是在上市当年的12月,三只松鼠宣布公司全渠道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关口,成为中国休闲零食领域首家成交额达百亿的企业。

2019年,三只松鼠总营收101.7亿,同比增长45%,但净利润仅有2.4亿,同比大降21%。相比于过去收入净利100%的复合增长率,三只松鼠的增速下滑明显。三只松鼠失速,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成本高企,以近三年为例,三只松鼠的营业成本由2017年的39.4亿元增至2019年的73.5亿元,其中很大程度来自于销售费用,由2017年的10.75亿增长到2019年的22.9亿,翻了一倍,同期的营业收入由55亿增长到101亿,,收入增速赶不上销售费用的增速。

2017年至2019年,三只松鼠的利润分别为3.02亿、3.04亿、2.39亿,属于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这几年发生了什么?

由于电商经济的日益成熟,流量红利见顶,一些互联网巨头都在为流量增量而焦虑,三只松鼠同样遇到流量天花板。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曾表示说:“三只松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业绩主要靠电商红利。”随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推广费用、物流费用等接连攀升,这直接侵吞了利润份额。

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只松鼠从互联网起家,也被困于互联网里。

为了破局,三只松鼠大举向线下扩张,2018年推出直营品牌“三只松鼠投食店”,2019年初又推出了松鼠联盟小店,在直营基础上大规模推广加盟模式

2020年半年报披露,三只松鼠上半年共开出投食店38家店铺,联盟小店较年初新开出209家,截至今年6月30日,三只松鼠线下门店共计617家。但线下店的效果并未显现。

2020上半年,三只松鼠的营收52.52亿元,同比增长16.42%;归母净利1.88亿元,同比大降29.51%。其中,收入大头仍旧来自线上,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4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54%,而投食店和联盟小店实现营收分别只有3.1亿元、1.57亿元,仅占总营收的5.9%和2.99%。

也就是说,三只松鼠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线上,但是线下又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运营,这严重侵蚀三只松鼠的盈利能力。

目前,三只松鼠除了直营店,还有大量的加盟店。

10月22日,三只松鼠公告:拟向加盟松鼠小店的经营者个人提供合计不超过人民币 30000 万元的担保额度,即为加盟松鼠小店的经营者个人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担保。

三只松鼠希望通过金融担保,激活加盟热度,实现另类规模化扩张,但风险隐患也不小。

果然,随后深交所向其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与加盟松鼠小店个人经营者的合作模式、公司核定个人经营者担保贷款额度的具体标准、单笔贷款额度范围、如何防范通过为个人提供担保向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的风险等相关情况。

10月28日,三只松鼠回复称:将严格审核加盟者,最高可向加盟松鼠小店个人经营者(即店长)提供100万元融资担保。对经营期不满6个月的松鼠小店,合作银行向申请融资的单个店长授信额度原则上不低于其开店投入成本的50%,且不超50万元。

三只松鼠目前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线上流量遇到天花板,另一方面是拓展线下店正承受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同时疫情因素对线下业务影响非常大。

不仅如此,三只松鼠还面临大量新入局的互联网食品企业的围攻,如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这些企业基于对成本的控制,做到了较高的毛利率,2020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盐津铺子、来伊份毛利率分别高达30.53%、41.78%和43.63%,而相比之下,三只松鼠的毛利率不及30%。

风口过去,曾经优势,成了桎梏,而匆匆线下的发展模式,又成为一场自我消耗。

多次卷入食品风波

事实上,这次丙烯酰胺含量超标风波曝出前,三只松鼠曾多次逾越“食安红线”。

2016年2月,三只松鼠的一款瓜子被检出甜蜜素含量超标;同年5月,三只松鼠因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被监管处罚。

2017年8月,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其被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

各大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其食品的投诉也不断,截止11月4日,黑猫投诉上关于三只松鼠投诉量672条,内容大多指向产品质量问题,如吃到头毛、虫卵、产品发霉变质等等。

大量的投诉、食品安全不断,或与三只松鼠“贴牌+代加工”的模式有关,加上过去由于长期偏向营销与推广,SKU品类数量扩张迅猛,代工模式下无法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三只松鼠出现品质失守,口碑度下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从整个运营模式来看,三只松鼠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难度较大,受代工模式限制,其整个质量内控体系、监督落地有诸多不到位的地方。”

今年7月,值三只松鼠上市一年之际,三只松鼠有1.86亿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占总股本比例达46.38%,涉及5名股东。

今年7月,三只松鼠第二大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LIMITED计划减持不超过3609万股,占总股本的9%。第三大股东LT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紧随其后,将计划减持不超过3609万股,占总股份的9%。两大股东合计套现金额约为56亿元。

上市才一年,大股东就大幅减持,这也直接导致三只松鼠的股价跌跌不休。面对着业绩大幅下滑、食品安全风波、市值缩水,三只松鼠到了一个比较困难的时刻,只有更好的面对投资者、消费者,或才能挽回市场信心。

起源于电商的三只松鼠(300783,SZ),在流量红利时期,一度坐上休闲食品企业的头把交椅。随着线上渠道流量进一步去中心化,流量红利逐渐减弱,三只松鼠的护城河逐渐消失。10月25日晚间,“网红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发布三季报,其前三季度的营收、归属净利润双降,其中归属净利润暴降78.86%。

在三只松鼠成立十周年之际,创始人章燎源给三只松鼠定下了“百年松鼠、千亿松鼠”的远大目标。但在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股东纷纷减持套现、线下门店疯狂关店的背景下,三只松鼠还能走多远?愿景还能否实现?

收入、归属净利润双下滑

和市场预期的那样,三只松鼠三季报业绩并未改善。

据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约53.33亿元,同比下降24.5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9349.96万元,同比下降78.86%;报告期内的扣非后净利润更是降逾九成。单季度来看,三只松鼠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2.19亿元,同比下降32.63%;归属净利润约1136.53万元,同比下降87.43%。

对于归属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三只松鼠表示”主要系公司战略转型阶段性收入和毛利波动,同时加大坚果品类宣传力度增加费用所致”。

据了解,三只松鼠于2019年7月12日上市,是一家覆盖全渠道,以坚果为核心,基于健康化、数字化的多品牌公司,包含聚焦坚果的主品牌“三只松鼠”、聚焦婴童食品的子品牌“小鹿蓝蓝”。

收入规模来看,三只松鼠上市即巅峰,2019年收入突破百亿元,此后三只松鼠的收入“开倒车”。2020年、2021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分别为97.94亿元、97.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72%、0.24%。

上市之初,三只松鼠狂拉十个涨停板的盛况还历历在目,最高点曾达到91.59元/股,巅峰时期的市值达360亿元。时至今日,三只松鼠的最新股价为17.37元/股,市值不足70亿元。

业绩不给力的三只松鼠,还频频遭股东减持。诸如,今年7月29日,三只松鼠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5764.4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4.38%),该股东计划在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在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钛媒体APP通过翻阅历次减持公告,股东减持的原因多为自身资金需求。但在外界看来,股东频频减持套现,是不看好公司发展的行为。

线上线下渠道双失利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源曾先后工作于海螺集团及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在食品行业拥有近十年的从业经历,并曾有多年职业经理人经验。2012年,章燎源紧紧抓住电商行业发展契机,在芜湖创建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B2C平台进行坚果在线销售,借助互联网渠道创建全国性的坚果品牌。

三只松鼠起源于电商,也收割过一波电商红利。2019年三只松鼠收入规模破百亿元,当年97%的收入来自为第三方电商平台。

随着线上渠道流量进一步去中心化,2020年短视频平台、生活分享平台、直播平台的兴起,带来流量的重新分配。三只松鼠也加速拓展线下业务,布局直营投食店、联盟小店、新分销等线下渠道。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相较于良品铺子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三只松鼠的“硬伤”在于其没有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发展,三只松鼠对线上渠道依赖较大。

诚然,目前三只松鼠的收入依旧依靠电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为30.13亿元,占总营收的73.25%。朱丹蓬告诉钛媒体APP,“近两年线上渠道红利逐渐减弱,获客成本逐年走高,这使得三只松鼠的护城河逐渐消失。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消费者线上购物比例大增,但三只松鼠仍出现营收下滑,可见其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在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看来,电商流量时代已经过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受到很多内容电商分流,这对于依赖线上电商平台的零食电商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三只松鼠来自天猫和京东两大渠道的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天猫系营业收入为11.97亿元,同比下滑25.56%;京东系营业收入为11.19亿元,同比下滑21.64%。

成于电商却又受困于电商的三只松鼠,线下的业务也同样不理想。中报显示,2022年初“投食店”的门店数量为140家,至2022年上半年门店数量降至85家。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投食店”仅新开1家,而闭店56家,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联盟店新开37家,闭店182家,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新分销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

三只松鼠称,疫情和SKU缩减对门店客流与产品丰富度带来影响。基于转型战略下对门店策略由过去的规模化、粗放型扩张转向优质店铺的可持续经营,对现有经营情况欠佳的门店进行主动优化。半年报对利润变动原因,三只松鼠还谈到关闭部分门店带来押金折损及装修摊销、拆铺等费用。

后疫情时代三只松鼠的面临哪些考验?如何应对线上红利的衰退?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钛媒体APP,三只松鼠面临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是品牌需要持续的创新。最初这个品牌无论是IP的形象,还是产品的特色品质颇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现在在相应的领域当中,其他的同行实际上发展越来越快,各种创新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它必须要进一步的增强科技研发的力量,用更加有特色的超越竞争对手的产品来占据制高点,否则竞争优势在弱化。第二个就是线下不宜开过多的实体零售店,线下更多的应该展示品牌形象、文化特色,让消费者接触品牌,认知品牌,了解品牌的旗舰店,店铺过多形成成本过高,变成企业的包袱,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针对公司相关问题,钛媒体APP致电三只松鼠进行采访,对方电话未有人接听。

频曝食安问题,代工模式现弊病

业绩下滑、线上线下双失利的三只松鼠还频频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继脱氧剂泄露致孕妇误食后,前不久三只松鼠被曝疑似吃出油炸壁虎再度登上热搜。 据爆料网友讲述,自己5月份为家人网购了一份三只松鼠的零食大礼包,9月14日家人打开了其中一包“多味花生”吃,吃后立刻用包装袋上的封条封住,9月16日有亲友到家拜访,家人将其倒在盘子里,发现一只看起来像被油炸过的壁虎。

对此,三只松鼠分别于9月19日、9月20日晚间通过微博发文回应。在最新回应中,三只松鼠表示,已第一时间与消费者联系核实该产品购买及消费情况,并对该产品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核检,同时对产品安全监测流程环节等进行核查,推断结论为该产品中不可能出现该异物。9月19日,公司已向公安部门报警,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对于该事件目前尚未有最新动态。

频频屡陷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暴露三只松鼠运营模式的短板。朱丹蓬告诉钛媒体APP,依靠“代工+品牌”的运营模式,三只松鼠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但采用OEM代工模式的三只松鼠,不仅无法掌控下游生产链的定价权,也将“食品安全”控制权让给他人。朱丹蓬指出 “三只松鼠的经营思维,是用轻资产运营来规避重资产的经营风险,但代工厂模式是存在高风险的,因为企业无法盯住每个代工厂的每个环节。”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食品企业的痛,依靠OEM代工生产模式只是一味求快,规模增长快、但难形成长期核心竞争力。

北京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宇轩认为,“如果说三只松鼠前一阶段的成功主要来自于渠道创新,流量革命,那么后一阶段三只松鼠就必须依赖于产品本身。”

事实上,三只松鼠也在求变。三只松鼠的第一座工厂以每日坚果为试点,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每日坚果工厂首批规划的两条产线已于2022年7月进入试运营,并于8月正式投产。三只松鼠表示,首座示范工厂的建成是三只松鼠探索二产制造的第一步,未来公司将持续打造“示范工厂”。

在朱丹蓬看来,全产业链的布局是必然的。未来企业的竞争在于全产业链的完整度。虽然三只松鼠在整体的发展有所改善,但是具体效果怎么样?有待进一步的观察。自建工厂难免会占用一定资金,对目前自身造血能力和外部输血能力都不强的三只松鼠而言,考验着其资金链。(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龙大美食涨停收盘,收盘价11.02元。该股于9点46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5605.56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47%。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104.8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169.6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食品安全,大农业,预制菜概念热股,当日食品安全概念上涨3.17%,大农业概念上涨3.01%,预制菜概念上涨2.31%。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金健米业涨停收盘,收盘价9.42元。该股于9点25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9527.15万元,占其流通市值1.58%。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469.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900.5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国企改革,湖南国企改革,食品安全概念热股,当日国企改革概念上涨2.25%,湖南国企改革概念上涨1.98%,食品安全概念上涨1.48%。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https://www.haizuanshi.com

上一篇:二胎概念股(二胎概念股大全)

下一篇:深港通概念股有哪些(深港通概念板块)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